《瘋迷24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的歌樂藝術─講座音樂會】
節目策劃|焦元溥
柴可夫斯基的歌曲與歌劇,涵蓋他最初與最終的創作,展現其非凡的旋律天分以及文學造詣。就其103首歌曲來說,本場與【精選聲樂場】所挑的作品,將共同呈現柴可夫斯基所有歌曲集的作品編號,具體而微介紹他的此類創作。就歌劇而言,本場專注於他最晚期的《黑桃皇后》與《尤蘭塔》,帶領大家一探他愈發巧妙的組織手法與佈局功力。這場解說音樂會將介紹柴可夫斯基如何為聲樂作品設計情境,如何思考文本,討論他所譜曲的俄國著名文學家,以及他自己創作的詩歌,最後則聚焦在他對音樂戲劇的譜曲心得,包括如何用動機與調性來塑造角色。歡迎愛樂者和我們一起探索柴可夫斯基,在歌聲裡傾聽他的悲喜與創見。
場次時間
2025/2/22(六) 21:00-22:00
節目全長約60分鐘
地點:表演廳
演出曲目
〈別離開我〉,作品 27,第三首
〈非常時刻〉,作品 28,第六首
〈傳說〉,作品 54,第五首
〈金黃原野〉,作品 57,第二首
〈夜鶯〉,作品 60,第四首
〈小夜曲〉,作品 65,第一首
雷內王的詠嘆調〈主啊,若我有罪〉,選自《尤蘭塔》,作品 69
麗莎的詠嘆調〈已近半夜〉,選自《黑桃皇后》,作品 68
場景與托姆斯基的敘事曲,選自《黑桃皇后》,作品 68
演出團隊
節目策劃、講師|焦元溥
女高音|林慈音
男中音|趙方豪
男低音|羅俊穎
鋼琴|徐嘉琪
團隊介紹
節目策劃、講師|焦元溥
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著有《樂之本事》、《聽見蕭邦》與《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中、日文版)等專書十餘種。近期製作並主講SAT. Knowledge/ 聯經「故事、聆賞、生活—焦元溥的37堂古典音樂課」。曾獲臺灣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廣播節目獎(2013),並以《樂讀普希金》獲金曲獎傳統藝術類最佳專輯製作人(2022)。
女高音|林慈音
英國皇家音樂院特優演唱文憑,英國皇家音樂院音樂學士學位,國立藝專音樂科畢業。歸國後活躍於國內外歌劇、神劇、藝術歌曲等演唱領域,最近演出包括歌劇《法斯塔夫》、巴赫:B小調彌撒、韓德爾《彌賽亞》、獨唱會《歌人》、新創混種歌劇《天中殺》,歌劇《唐懷瑟》,以及馬勒第四號交響曲與第二號交響曲、輕歌劇《風流寡婦》等等。2016年獲選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2022年獲頒英國皇家音樂院副院士。參與作家焦元溥製作出版的CD書《樂讀普希金》並巡迴演出主題音樂會。
男中音|趙方豪
男中音,德國威瑪李斯特音樂學院最高演奏家演唱文憑。目前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歌劇演出經驗豐富,近幾年歌劇演出為:2022年台中國家歌劇院夏日放/FUN時光—洪伯定克歌劇《糖果屋》、遇見巨人—莫札特歌劇《魔笛》。2023年參與衛武營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高雄春天藝術節KSAF歌劇製作《愛情靈藥》、衛武營與北市交共製歌劇《魔彈射手》以及臺中歌劇院遇見巨人系列歌劇製作《灰姑娘》;2024年參與衛武營《費黛里歐》歌劇音樂會、高雄春天藝術節KSAF歌劇製作《托斯卡》、衛武營旗艦製作-普契尼歌劇《瑪儂.雷斯考》以及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波希米亞人》。
男低音|羅俊穎
臺灣男低音演唱家。曾獲日本「歌劇詠嘆調大賽」首獎,活躍於國內外表演舞台。他的聲樂技巧精湛、角色塑造鮮活,曾獲樂評盛讚「深沉濃郁的歌聲及超群的存在感」。他能嫻熟演唱義、法、德、俄、日、中、英等多國語文,曾於三十多部歌劇中擔綱演出,也曾受邀與臺灣國家交響樂團、日本東京都交響樂團等國內外知名樂團合作,聲譽卓著。現為日本藤原歌劇團團員,並任教於臺灣東吳大學。出版作品有俄文藝術歌曲演唱專輯《醉入拉赫曼尼諾夫》,並參與錄製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焦元溥所製作的《樂讀普希金》CD書。深受樂迷肯定與喜愛。
鋼琴|徐嘉琪
以歌劇作品的細膩詮釋及音樂掌握,擔任多部歌劇製作的聲樂指導:臺中國家歌劇院《塞維亞理髮師》、《唐懷瑟》、《魔笛》、《灰姑娘》、《法斯塔夫》、《微笑之國》;高雄春天藝術節《卡門》、《波希米亞人》、《蝴蝶夫人》、《愛情靈藥》、《托斯卡》;創世歌劇團《卡門》;奔放樂集《碧廬冤孽》等歌劇。
從小接受臺灣音樂班教育,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國琵琶第音樂院鋼琴演奏學士與碩士。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實踐大學音樂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