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目全長約110分鐘,含中場休息20分鐘。
●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衛武營實聯登記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防疫措施,您可於演出前三日填寫衛武營實聯登記,於演出當日進場時,出示電子信件確認信給現場工作人員,以便您進場,謝謝。
《世紀交會》
巴赫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及雙小提琴協奏曲,是巴赫眾多作品中知名且深受喜愛,有別於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平易與清新,雙小提琴協奏曲則是兩把份量均等的小提琴,以豐富的層次,堆疊出屬於巴洛克時期的精緻。分屬不同世代的小提琴家胡乃元、陳銳、魏靖儀,偶聚於音樂舞台,將在韋瓦第給三把小提琴協奏曲優雅如歌的旋律中,展現三人獨樹的風格。
1946年,斯特拉溫斯基為巴塞爾室內管弦樂團譜寫D調絃樂協奏曲,全曲三樂章,精巧短小,聲響新穎且充滿動能,時有動聽旋律湧現,被視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絕佳作品。
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承襲海頓、莫札特等人的古典技法,第一樂章和莫札特第41號交響曲相似。同時做了新嘗試,如:讓和聲基礎的低音聲部演奏主題旋律,一改以高音聲部為主的作法,既轉換樂曲氛圍,拓展樂器演奏的可能性,同時讓聽覺效果豐富。
演前導聆
9月26日 (六) 18:50-19:10 音樂廳三樓大廳
演出曲目
巴赫| E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2
巴赫|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BWV 1043
韋瓦第| F大調協奏曲,給三把小提琴,RV 551
------
斯特拉溫斯基|D調絃樂協奏曲
貝多芬|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 ,作品21
演出者
指揮|呂紹嘉
領奏與小提琴|胡乃元
小提琴|陳銳、魏靖儀
演出者介紹
指揮|呂紹嘉
出身臺灣,為享譽國際樂壇的旅歐名指揮家。自鋼琴啟蒙,後隨陳秋盛研習指揮,繼而赴美印第安那大學及維也納國立音樂院深造。在贏得法國貝桑頌、義大利佩卓地和荷蘭孔德拉辛三大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後,展開了他在歐洲的指揮生涯。
旅居德國期間先後擔任柏林喜歌劇院首席駐團指揮(1995-1998)、德國柯布倫茲市立歌劇院音樂總監(1998-2001)、德國國家萊茵愛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98-2004)、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2001-2006),並於2004年5月獲文化部長頒贈象徵該省文化最高榮譽的Peter Cornelius獎章。
在歌劇的領域中,曾於英國國家歌劇院、雪梨歌劇院等客席登台指揮。歌劇外,呂紹嘉在交響樂指揮的表現也同樣耀眼。近年來合作的交響樂團有:柏林、巴伐利亞廣播、荷蘭皇家音樂大會堂管絃樂團等。在亞洲,與香港管弦樂團、NHK、首爾愛樂,及北京、上海等地的代表性樂團合作演出。自2010年8月起接任NSO 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並於2014-2017兼任南丹麥愛樂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領奏與小提琴|胡乃元
小提琴家胡乃元,自贏得1985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首獎後,就經常在世界級的音樂廳演出。
BBC音樂雜誌對他演奏的出神入化,曾描述「來自臺灣的小提琴家胡乃元,是ㄧ位全方位的演奏者,他怡然自得的演奏技巧,對音樂富有才智的詮釋,毫不猶疑的神韻與活力,使他能與今日絃樂界的大師們並列。」
胡乃元曾受邀和許多知名樂團一起演出,如倫敦皇家愛樂、多倫多交響樂團、西雅圖交響樂團、荷蘭羅特丹愛樂、法國Lille國家交響樂團、奧匈海頓室內樂團、東京愛樂、東京大都會交響樂團、台灣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和香港愛樂等。胡乃元的演奏遍及世界各重要的音樂廳,其中包括紐約林肯中心David Geffen Hall和Alice Tully Hall、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巴黎的Cité de la Musique、東京的Suntory Hall等。
除了演出之外,胡乃元也多次受邀國際大賽評審,其中包括執牛耳的比利時伊莉莎白國際音樂大賽和韓國首爾國際小提琴比賽。
小提琴|陳銳
身為伊莉莎白女王大賽(2009年)和曼紐因大賽(2008年)的冠軍,陳銳已名列當今引人注目的年輕小提琴名將之榜。他積極透過教育和社群媒體的管道,擴大古典音樂的影響範圍。
2017 年,陳銳與Decca古典簽訂新錄音合約,開啟多媒體合作夥伴關係。在這之前,陳銳已發行三張備受好評的索尼專輯,其中包括《炫技》,收錄巴哈、塔悌尼、法朗克和維尼奧夫斯基等作曲家作品,以及與瑞典廣播樂團、丹尼爾.哈丁的孟德爾頌與柴科夫斯基協奏曲,更榮獲著名的 ECHO Klassik 大獎殊榮。更被《史特拉德》(Strad)與《留聲機》雜誌均譽為是「值得一顧」的音樂家,富比世雜誌則評選他為「30位3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亞洲人」之一。
陳銳已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樂團合作,其中包括倫敦愛樂、洛杉磯愛樂、舊金山交響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更與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及嘉提(Daniele Gatti)一起參加巴黎電視節目「巴士底日間音樂會」,收看觀眾超過八十萬人;並曾以最年輕獨奏家的身份在諾貝爾獎電視音樂會上為獲獎者及瑞典王室演奏。
陳銳希望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吸引年輕族群,藉此拓展古典音樂的觀眾,他在社群平台如Youtube、Instagram皆有眾多追蹤者,SoundCloud追蹤者更超過200萬人。其自製的一系列幽默且具教育意義的俏皮線上影片,更證明了這個做法的效果。他甚至是第一個以巡演獨奏家身份被義大利最大的出版社「RCS媒體集團」邀請定期撰寫部落格的古典音樂家。致力於突破古典音樂、時尚與流行文化的他亦獲得Armani的支持,並曾獲選為Vogue的精選人物。
生於臺灣,長於澳洲,15 歲進入寇帝斯音樂院就讀,師事亞倫.羅桑(Aaron Rosand),並得到青年音樂藝術家機構的贊助支持。他使用的是由日本音樂基金會出借的1715年「姚阿幸」史特拉第瓦里小提琴。這把樂器曾由著名匈牙利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 , 1831-1907)所持有。
小提琴|魏靖儀
「第一樂章便成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第二樂章更是完整呈現所有可能性......
魏靖儀在音樂中燃燒他的熱情與率性直到樂曲完結。」──比利時時報《夜晚》
魏靖儀,2015 年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桂冠優勝。
2013 年,魏靖儀始於國際舞台展露頭角,一舉奪得「庫柏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Thomas and Evon Coope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並與指揮家林望傑和美國五大樂團之一克里夫蘭管絃樂團在賽佛倫斯音樂廳(Severance Hall)演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2015 年與 Marin Alsop 所指揮的比利時國家管絃樂團在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 賽決賽時演出蕭斯塔高維契小提琴協奏曲,獨特的音色、精湛且極具表現力的演奏摘下桂冠殊榮,更獲得樂壇一致好評; 除了《比利時時報》的盛譽以外, 魏靖儀傑出的樂感更受到《紐約音樂會評論》大力推崇:「演出者在 E 絃的能量 與精準度都達到相當高的境界。」自此,魏靖儀展開其個人的世界巡迴演奏生涯。
以家鄉臺灣作為巡迴起點,接續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南市立交響樂團、台灣絃樂團、世宗獨奏家樂團(Sejong Soloists)、Mainzer Virtuosi、比利時國家管絃樂團......等世界各地交響樂團合作多首協奏曲演出。 期間亦與多位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合作,如吉爾.夏漢、Marin Alsop、Brian Suits、胡乃元、林昭亮、Orion Weiss, Marc Danel, Sungwon Yang 以及 Ronald Feldman 等等。
作為炙手可熱的小提琴家,魏靖儀亦受邀在多個音樂節與音樂廳演出,如卡內基音樂廳、紐約林肯中心、Alice Tully Hall 音樂廳、紐澤西四絃音樂節、佛 蒙特綠山音樂節、義大利 Casalmaggiore 音樂節、比利時公牛音樂廳(le Boeuf)、首爾藝術中心、義大利史特拉底瓦里博物館(Museo del Violino)與台灣的國家音樂廳。
甫於 2018 年獲得 Salon de Virtuosi 贊助獎金,魏靖儀在音樂上的成就更受到著名的《紐約時報》以及 Robert Sherman 讚賞,後者更邀請魏靖儀在美國電台 WQXR 節目上演出。
1994 年生於臺灣台南,五歲由鍾佳妙老師啓蒙學習小提琴,先後師事許恕藍、吳孟平與陳鈺雯老師; 亦曾於大師班接受胡乃元大師指導。十六歲的魏靖儀遠赴茱莉亞音樂院就讀,爾後獲得學校 Jerome L. Greene 基金會獎學金以及奇美基金會藝術獎學金,師事 Hyo Kang 教授。
魏靖儀目前於德國柏林 Hanns Eisler 藝術學院,師從前柏林愛樂首席 Kolјa Blacher 門下。提琴贊助由奇美基金會提供的 1761 年Balestrieri名琴
國家交響樂團
於1986年為建立一個指標級交響樂團而投下的希望,2005年起成為駐國家音樂廳團隊,2014年4月起改隸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目前已成為頂尖的亞洲樂團。
樂團歷任音樂總監 ∕ 藝術顧問包括許常惠、張大勝、林望傑、簡文彬以及赫比希,自2010年8月起,由呂紹嘉接任音樂總監。近30年來與NSO合作過的知名指揮家有馬捷爾、巴夏、潘德瑞茨基、史瓦茲、羅斯楚波維奇、柯米希奧納、史拉特金、馬利納爵士等。除了精緻音樂會,NSO也製作大型歌劇,更以各種推廣講座音樂會、節慶或戶外音樂會,使NSO的節目成為愛樂大眾樂於參與的活動,形成華人地區古典音樂的新風貌。
共同主辦
《世紀交會》
巴赫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及雙小提琴協奏曲,是巴赫眾多作品中知名且深受喜愛,有別於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平易與清新,雙小提琴協奏曲則是兩把份量均等的小提琴,以豐富的層次,堆疊出屬於巴洛克時期的精緻。分屬不同世代的小提琴家胡乃元、陳銳、魏靖儀,偶聚於音樂舞台,將在韋瓦第給三把小提琴協奏曲優雅如歌的旋律中,展現三人獨樹的風格。
1946年,斯特拉溫斯基為巴塞爾室內管弦樂團譜寫D調絃樂協奏曲,全曲三樂章,精巧短小,聲響新穎且充滿動能,時有動聽旋律湧現,被視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絕佳作品。
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承襲海頓、莫札特等人的古典技法,第一樂章和莫札特第41號交響曲相似。同時做了新嘗試,如:讓和聲基礎的低音聲部演奏主題旋律,一改以高音聲部為主的作法,既轉換樂曲氛圍,拓展樂器演奏的可能性,同時讓聽覺效果豐富。
演前導聆
9月26日 (六) 18:50-19:10 音樂廳三樓大廳
演出曲目
巴赫| E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2
巴赫|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BWV 1043
韋瓦第| F大調協奏曲,給三把小提琴,RV 551
------
斯特拉溫斯基|D調絃樂協奏曲
貝多芬|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 ,作品21
演出者
指揮|呂紹嘉
領奏與小提琴|胡乃元
小提琴|陳銳、魏靖儀
演出者介紹
指揮|呂紹嘉
出身臺灣,為享譽國際樂壇的旅歐名指揮家。自鋼琴啟蒙,後隨陳秋盛研習指揮,繼而赴美印第安那大學及維也納國立音樂院深造。在贏得法國貝桑頌、義大利佩卓地和荷蘭孔德拉辛三大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後,展開了他在歐洲的指揮生涯。
旅居德國期間先後擔任柏林喜歌劇院首席駐團指揮(1995-1998)、德國柯布倫茲市立歌劇院音樂總監(1998-2001)、德國國家萊茵愛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98-2004)、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2001-2006),並於2004年5月獲文化部長頒贈象徵該省文化最高榮譽的Peter Cornelius獎章。
在歌劇的領域中,曾於英國國家歌劇院、雪梨歌劇院等客席登台指揮。歌劇外,呂紹嘉在交響樂指揮的表現也同樣耀眼。近年來合作的交響樂團有:柏林、巴伐利亞廣播、荷蘭皇家音樂大會堂管絃樂團等。在亞洲,與香港管弦樂團、NHK、首爾愛樂,及北京、上海等地的代表性樂團合作演出。自2010年8月起接任NSO 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並於2014-2017兼任南丹麥愛樂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領奏與小提琴|胡乃元
小提琴家胡乃元,自贏得1985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首獎後,就經常在世界級的音樂廳演出。
BBC音樂雜誌對他演奏的出神入化,曾描述「來自臺灣的小提琴家胡乃元,是ㄧ位全方位的演奏者,他怡然自得的演奏技巧,對音樂富有才智的詮釋,毫不猶疑的神韻與活力,使他能與今日絃樂界的大師們並列。」
胡乃元曾受邀和許多知名樂團一起演出,如倫敦皇家愛樂、多倫多交響樂團、西雅圖交響樂團、荷蘭羅特丹愛樂、法國Lille國家交響樂團、奧匈海頓室內樂團、東京愛樂、東京大都會交響樂團、台灣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和香港愛樂等。胡乃元的演奏遍及世界各重要的音樂廳,其中包括紐約林肯中心David Geffen Hall和Alice Tully Hall、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巴黎的Cité de la Musique、東京的Suntory Hall等。
除了演出之外,胡乃元也多次受邀國際大賽評審,其中包括執牛耳的比利時伊莉莎白國際音樂大賽和韓國首爾國際小提琴比賽。
小提琴|陳銳
身為伊莉莎白女王大賽(2009年)和曼紐因大賽(2008年)的冠軍,陳銳已名列當今引人注目的年輕小提琴名將之榜。他積極透過教育和社群媒體的管道,擴大古典音樂的影響範圍。
2017 年,陳銳與Decca古典簽訂新錄音合約,開啟多媒體合作夥伴關係。在這之前,陳銳已發行三張備受好評的索尼專輯,其中包括《炫技》,收錄巴哈、塔悌尼、法朗克和維尼奧夫斯基等作曲家作品,以及與瑞典廣播樂團、丹尼爾.哈丁的孟德爾頌與柴科夫斯基協奏曲,更榮獲著名的 ECHO Klassik 大獎殊榮。更被《史特拉德》(Strad)與《留聲機》雜誌均譽為是「值得一顧」的音樂家,富比世雜誌則評選他為「30位3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亞洲人」之一。
陳銳已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樂團合作,其中包括倫敦愛樂、洛杉磯愛樂、舊金山交響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更與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及嘉提(Daniele Gatti)一起參加巴黎電視節目「巴士底日間音樂會」,收看觀眾超過八十萬人;並曾以最年輕獨奏家的身份在諾貝爾獎電視音樂會上為獲獎者及瑞典王室演奏。
陳銳希望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吸引年輕族群,藉此拓展古典音樂的觀眾,他在社群平台如Youtube、Instagram皆有眾多追蹤者,SoundCloud追蹤者更超過200萬人。其自製的一系列幽默且具教育意義的俏皮線上影片,更證明了這個做法的效果。他甚至是第一個以巡演獨奏家身份被義大利最大的出版社「RCS媒體集團」邀請定期撰寫部落格的古典音樂家。致力於突破古典音樂、時尚與流行文化的他亦獲得Armani的支持,並曾獲選為Vogue的精選人物。
生於臺灣,長於澳洲,15 歲進入寇帝斯音樂院就讀,師事亞倫.羅桑(Aaron Rosand),並得到青年音樂藝術家機構的贊助支持。他使用的是由日本音樂基金會出借的1715年「姚阿幸」史特拉第瓦里小提琴。這把樂器曾由著名匈牙利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 , 1831-1907)所持有。
小提琴|魏靖儀
「第一樂章便成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第二樂章更是完整呈現所有可能性......
魏靖儀在音樂中燃燒他的熱情與率性直到樂曲完結。」──比利時時報《夜晚》
魏靖儀,2015 年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桂冠優勝。
2013 年,魏靖儀始於國際舞台展露頭角,一舉奪得「庫柏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Thomas and Evon Coope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並與指揮家林望傑和美國五大樂團之一克里夫蘭管絃樂團在賽佛倫斯音樂廳(Severance Hall)演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2015 年與 Marin Alsop 所指揮的比利時國家管絃樂團在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 賽決賽時演出蕭斯塔高維契小提琴協奏曲,獨特的音色、精湛且極具表現力的演奏摘下桂冠殊榮,更獲得樂壇一致好評; 除了《比利時時報》的盛譽以外, 魏靖儀傑出的樂感更受到《紐約音樂會評論》大力推崇:「演出者在 E 絃的能量 與精準度都達到相當高的境界。」自此,魏靖儀展開其個人的世界巡迴演奏生涯。
以家鄉臺灣作為巡迴起點,接續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南市立交響樂團、台灣絃樂團、世宗獨奏家樂團(Sejong Soloists)、Mainzer Virtuosi、比利時國家管絃樂團......等世界各地交響樂團合作多首協奏曲演出。 期間亦與多位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合作,如吉爾.夏漢、Marin Alsop、Brian Suits、胡乃元、林昭亮、Orion Weiss, Marc Danel, Sungwon Yang 以及 Ronald Feldman 等等。
作為炙手可熱的小提琴家,魏靖儀亦受邀在多個音樂節與音樂廳演出,如卡內基音樂廳、紐約林肯中心、Alice Tully Hall 音樂廳、紐澤西四絃音樂節、佛 蒙特綠山音樂節、義大利 Casalmaggiore 音樂節、比利時公牛音樂廳(le Boeuf)、首爾藝術中心、義大利史特拉底瓦里博物館(Museo del Violino)與台灣的國家音樂廳。
甫於 2018 年獲得 Salon de Virtuosi 贊助獎金,魏靖儀在音樂上的成就更受到著名的《紐約時報》以及 Robert Sherman 讚賞,後者更邀請魏靖儀在美國電台 WQXR 節目上演出。
1994 年生於臺灣台南,五歲由鍾佳妙老師啓蒙學習小提琴,先後師事許恕藍、吳孟平與陳鈺雯老師; 亦曾於大師班接受胡乃元大師指導。十六歲的魏靖儀遠赴茱莉亞音樂院就讀,爾後獲得學校 Jerome L. Greene 基金會獎學金以及奇美基金會藝術獎學金,師事 Hyo Kang 教授。
魏靖儀目前於德國柏林 Hanns Eisler 藝術學院,師從前柏林愛樂首席 Kolјa Blacher 門下。提琴贊助由奇美基金會提供的 1761 年Balestrieri名琴
國家交響樂團
於1986年為建立一個指標級交響樂團而投下的希望,2005年起成為駐國家音樂廳團隊,2014年4月起改隸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目前已成為頂尖的亞洲樂團。
樂團歷任音樂總監 ∕ 藝術顧問包括許常惠、張大勝、林望傑、簡文彬以及赫比希,自2010年8月起,由呂紹嘉接任音樂總監。近30年來與NSO合作過的知名指揮家有馬捷爾、巴夏、潘德瑞茨基、史瓦茲、羅斯楚波維奇、柯米希奧納、史拉特金、馬利納爵士等。除了精緻音樂會,NSO也製作大型歌劇,更以各種推廣講座音樂會、節慶或戶外音樂會,使NSO的節目成為愛樂大眾樂於參與的活動,形成華人地區古典音樂的新風貌。
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