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芭蕾劇場: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二部曲
成長就像周遊列國
經典童話回望成長的繽紛與挫折
你的聖誕儀式感是什麼呢?
誕生於1892年的《胡桃鉗》,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經典芭蕾舞劇,在往後兩百年間流傳至歐洲大陸各個國家,被不同的劇院、舞團改編成「自己的」版本,由各地的芭蕾舞者演出。當故事裡的午夜鐘聲響起,彷彿召喚節慶的儀式,應景的冬季雪景與奇幻舞會帶來濃濃的耶誕感,成為歐陸歷久不衰的耶誕舞劇,更是許多家庭冬日團聚的溫馨傳統。2023年,衛武營找來編舞家葉名樺與周書毅,將《胡桃鉗》的傳統帶進南高雄,扛下改編與編舞重任的,正是出身自高雄的臺灣女性編舞者與舞者葉名樺。
葉名樺汲取《胡桃鉗》童話的精髓——夢想,勇氣,融入典型臺灣孩子的成長經歷。在2023年的首部曲中,女主角小女孩一如臺灣同齡女孩,在學校會遇到挫折、學習也會遭遇困難,但也有同儕與老師的陪伴,一幕幕與經典胡桃鉗故事交織,代入場內所有觀眾的童年回憶。她相信,「芭蕾舞劇就應該是一個從8歲到80歲都可以同感與享受的藝術。」
延續首部曲的學校成長歷程,二部曲以「成長就像周遊列國」為主題,小女孩要開始面臨學科大考驗,挫折與困難再提升,友情與夢想更繽紛。於是反派製造的磨難有了朋友現身陪伴,學習面對的挫折讓她生出克服的毅力,寫實的女孩成長經歷,化為從雪花王國出發的每一段異國旅程,繽紛熱情一如《胡桃鉗》初始舞作的設定,貼近大眾的各角色則輪番在女孩的人生中現身,陪伴她、引導她,也改變著她。儘管沒有台詞,但跟著女孩的舞步與遭遇,觀眾得以從一齣90分鐘的舞劇感受主角的生命與情緒,也能在關鍵時刻一起遁入充滿節慶感的夢幻場景中徜徉。
用一齣與自己成長有共鳴的臺灣版《胡桃鉗》,讓進劇院看芭蕾舞劇,成為全家大小一起相聚過節的美好理由;也讓身在亞熱帶的我們,得以遁入劇場的時空,感受臺灣沒有的冰雪王國與童話嘉年華。(文/蔡瑞伶)
演前導聆
12/21(六)19:00 音樂廳三樓大廳
12/22(日)14:00 音樂廳三樓大廳
文章閱讀
周邊活動
11/3(日) 演講廳
曲目資訊
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劇《胡桃鉗》,作品71(羅納德.柯恩費爾編曲)
序曲
第1景 - 聖誕樹
第2景 - 進行曲
第4景 - 舞蹈以及卓塞邁爾到來
第5景 - 場景以及祖父之舞
第6景 - 魔法咒語
第7景 - 胡桃鉗決戰鼠王
第8景 - 雪夜松林(穿越雪地的旅程)
第9景 - 雪花圓舞曲
第10景 - 魔法城堡
第11景 - 克拉拉與王子
第12景 - 間奏,巧克力 - 西班牙舞
第12景 - 間奏,咖啡 - 阿拉伯舞
第12景 - 間奏,茶 - 中國舞
第12景 - 間奏,特雷帕克舞
第14景 - 大雙人舞 - 王子與糖梅仙子之舞
第14景 - 變奏I - 塔蘭泰拉
第14景 - 變奏II - 糖梅仙子之舞
第14景 - 尾聲
第15景 - 最後的圓舞曲與獻神曲
演出暨製作團隊
製作顧問|周書毅
編舞、編劇|葉名樺
藝術顧問、服裝製作顧問|林璟如
指揮|張尹芳
舞台設計|陳威光
燈光設計|郭建豪
服裝設計與製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
芭蕾教師|陳俐穎、鍾長宏
鋼琴排練|曹銘倉
排練助理|鍾長宏、鄭紫彤
舞者|李庭瑜、沈沛茵、卓廷佳、林家均、唐婉瑜、徐雯暄、徐詩晴、許芷嫣、黃彥霖、黃渝棉、蔡宜岑、鄭紫彤、薛人愷
*服裝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合作之「芭蕾舞衣設計與製作計畫」設計製作
關於《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真實世界的困難和美好都在夢境中如鏡面反射般出現。有的更美好、卻也有更邪惡的,一切都成了故事裡的角色和情節。成長之路就像《胡桃鉗》的故事,由「勇氣」和「幻想」組成,過程中的人事物都讓長大的旅途中增添了不同色彩。
透過童話故事的陪伴,神奇魔幻的力量也會轉到現實中,陪我們一步步學習繼續往前。在充滿幻想的冬季,我們都是遇見胡桃鉗的女孩,讓故事帶給我們無限的勇氣。」 ——葉名樺
關於柴科夫斯基與莫里斯·珀蒂帕的《胡桃鉗》
1891年柴科夫斯基以霍夫曼《胡桃鉗與鼠王》的故事寫下了《胡桃鉗》芭蕾舞劇的音樂,而編舞家莫里斯·珀蒂帕所編創的舞劇成為了現代廣為人知的版本,溫馨且富童趣。
《胡桃鉗》的故事發生在希望充滿的聖誕節,女主角克拉拉(Clara)收到了一份非常喜愛的禮物-胡桃鉗娃娃;在大家都入睡之後的夜晚,胡桃鉗變成了王子,與克拉拉經歷了與老鼠軍團的打鬥、擊退鼠王,並在雪之國、糖梅國經歷奇幻旅程…,在盛宴與歡樂中,克拉拉也逐漸醒來,原來,是一場夢。
《胡桃鉗》故事陪伴了人們200多年,真摯情感敲盪童心且蘊含神秘色彩,猶如一把金鑰,打開了人們無遠弗屆的想像世界。
團隊介紹
製作顧問|周書毅
從身體出發,用舞蹈作為與世界溝通的語言,關注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過往的創作及行動中,善用跨界力量的特性,強烈表現在藝術公共性上的著墨。編創聚焦叩問生命的價值,反映個人或群體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的狀態,提出「屬於亞洲的身體語彙」,並以劇場、非傳統劇場、舞蹈錄像等形式呈現,持續以移地移居創作的方式遊走各地。自2020年起受邀擔任衛武營駐地藝術家,移居南方,並被聘為2022年暨2024年臺灣舞蹈平台策展人。
編舞、編劇|葉名樺
臺灣編舞家及舞者,1983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創作以身體、感官詮釋來思考時間與空間,並以多媒材、跨領域的演出實踐回應敘事與事件。2019-2020年受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四國駐地交流計畫」發表實驗型公共場域創作。2020年受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牆後的院宅》,並獲得第19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肯定。2022年衛武營「臺灣舞蹈平台」創作開幕演出《跳芭蕾》。
藝術顧問、服裝製作顧問|林璟如
臺灣資深劇場服裝設計,三十多年來合作對象遍及國內外各知名團體,參與演出設計作品多達三百餘齣,橫跨現代戲劇、傳統戲曲、歌劇、舞蹈、偶劇、兒童劇、跨界展演等,展現高度創意,近年致力於技術劇場新生代人才培訓工作,並積極講學分享創作生命經驗。1992年獲傅爾伯萊特獎學金及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赴紐約遊學一年,參與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及紐約市立歌劇院五十週年演出之服裝工作。2006年獲頒第十屆國家文藝獎。
指揮|張尹芳
以細膩、層次豐富的指揮風格受到國內外樂壇的喜愛。2006至2022年於NSO國家交響樂團先後擔任助理指揮及駐團指揮,期間曾與金曲流行樂團蘇打綠、與國際樂壇知名組合「音樂駭客Igudesman & Joo」多次合作,並分別與張艾嘉、王耀慶攜手製作演出《仲夏夜之夢》、《皮爾金》等。近年受臺中國家歌劇院之邀,指揮NSO歌劇音樂會《風流寡婦》、音樂劇場《複眼人》,以及改編暨指揮室內樂版歌劇《唐懷瑟》,均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合作包括日本金澤管絃樂團、香港城市室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並受邀參與總統府音樂會、臺南國際藝術節及日本金澤音樂祭演出。
舞台設計|陳威光
臺南人,畢業於臺大戲劇系,於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碩士班修得M.F.A. (藝術碩士)。專精領域為劇場舞台設計,畢業後為自由設計工作者多年,作品曾入圍台新藝術獎及獲頒韓國劇場設計競賽銅牌,2017年以《時空抽屜》之舞美設計,入圍世界劇場競賽W.S.D.(World Stage Design)。2018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擔任舞台專員至今,並參與多起自製節目及戶外演出的幕後設計及技術規劃。
燈光設計|郭建豪
現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燈光技術組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畢業。曾服務於國家兩廳院演出技術部,負責TIFA燈光技術指導與自製節目燈光設計,近期燈光設計作品有兩廳院 《夏日爵士音樂派對》、《歌劇工作坊─ 頑童與魔法、睡美人、糖果屋、灰姑娘變奏曲》; TEDxTaipei 《The Future is now》;高雄春天藝術節《茶花女》、《少年靈界偵察組》; 2017-2022 總統府音樂會《最南方‧ 思 想起》、《吾鄉風光》、《晨曦‧高雄》、《北回曙光》、《風湧新竹》;衛武營輕歌劇《憨第德》、《被遺忘的瑪麗亞》;國家交響樂團 《風流寡婦》、《蝴蝶夫人》、《音樂的魔法共遊》。高雄雄厲害系列《魂顛記-台灣在地魔幻事件》。歌劇作品《茶花女》及舞蹈作品《Identity》分別入選2017及2022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WSD) 燈光設計專業組。
更多
藝玩伴計畫 ART-FUN-PLAY
爸媽看戲、孩子玩戲
發現很想看衛武營的節目,但沒有人幫您陪伴孩子嗎?
衛武營特別推出『藝玩伴計畫』,在您欣賞演出節目的同時,規劃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在等待父母看戲的同時,與您在平行時空同步接收演出節目的精彩內容...
音樂芭蕾劇場: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二部曲
成長就像周遊列國
經典童話回望成長的繽紛與挫折
你的聖誕儀式感是什麼呢?
誕生於1892年的《胡桃鉗》,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經典芭蕾舞劇,在往後兩百年間流傳至歐洲大陸各個國家,被不同的劇院、舞團改編成「自己的」版本,由各地的芭蕾舞者演出。當故事裡的午夜鐘聲響起,彷彿召喚節慶的儀式,應景的冬季雪景與奇幻舞會帶來濃濃的耶誕感,成為歐陸歷久不衰的耶誕舞劇,更是許多家庭冬日團聚的溫馨傳統。2023年,衛武營找來編舞家葉名樺與周書毅,將《胡桃鉗》的傳統帶進南高雄,扛下改編與編舞重任的,正是出身自高雄的臺灣女性編舞者與舞者葉名樺。
葉名樺汲取《胡桃鉗》童話的精髓——夢想,勇氣,融入典型臺灣孩子的成長經歷。在2023年的首部曲中,女主角小女孩一如臺灣同齡女孩,在學校會遇到挫折、學習也會遭遇困難,但也有同儕與老師的陪伴,一幕幕與經典胡桃鉗故事交織,代入場內所有觀眾的童年回憶。她相信,「芭蕾舞劇就應該是一個從8歲到80歲都可以同感與享受的藝術。」
延續首部曲的學校成長歷程,二部曲以「成長就像周遊列國」為主題,小女孩要開始面臨學科大考驗,挫折與困難再提升,友情與夢想更繽紛。於是反派製造的磨難有了朋友現身陪伴,學習面對的挫折讓她生出克服的毅力,寫實的女孩成長經歷,化為從雪花王國出發的每一段異國旅程,繽紛熱情一如《胡桃鉗》初始舞作的設定,貼近大眾的各角色則輪番在女孩的人生中現身,陪伴她、引導她,也改變著她。儘管沒有台詞,但跟著女孩的舞步與遭遇,觀眾得以從一齣90分鐘的舞劇感受主角的生命與情緒,也能在關鍵時刻一起遁入充滿節慶感的夢幻場景中徜徉。
用一齣與自己成長有共鳴的臺灣版《胡桃鉗》,讓進劇院看芭蕾舞劇,成為全家大小一起相聚過節的美好理由;也讓身在亞熱帶的我們,得以遁入劇場的時空,感受臺灣沒有的冰雪王國與童話嘉年華。(文/蔡瑞伶)
演前導聆
12/21(六)19:00 音樂廳三樓大廳
12/22(日)14:00 音樂廳三樓大廳
文章閱讀
周邊活動
11/3(日) 演講廳
曲目資訊
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劇《胡桃鉗》,作品71(羅納德.柯恩費爾編曲)
序曲
第1景 - 聖誕樹
第2景 - 進行曲
第4景 - 舞蹈以及卓塞邁爾到來
第5景 - 場景以及祖父之舞
第6景 - 魔法咒語
第7景 - 胡桃鉗決戰鼠王
第8景 - 雪夜松林(穿越雪地的旅程)
第9景 - 雪花圓舞曲
第10景 - 魔法城堡
第11景 - 克拉拉與王子
第12景 - 間奏,巧克力 - 西班牙舞
第12景 - 間奏,咖啡 - 阿拉伯舞
第12景 - 間奏,茶 - 中國舞
第12景 - 間奏,特雷帕克舞
第14景 - 大雙人舞 - 王子與糖梅仙子之舞
第14景 - 變奏I - 塔蘭泰拉
第14景 - 變奏II - 糖梅仙子之舞
第14景 - 尾聲
第15景 - 最後的圓舞曲與獻神曲
演出暨製作團隊
製作顧問|周書毅
編舞、編劇|葉名樺
藝術顧問、服裝製作顧問|林璟如
指揮|張尹芳
舞台設計|陳威光
燈光設計|郭建豪
服裝設計與製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
芭蕾教師|陳俐穎、鍾長宏
鋼琴排練|曹銘倉
排練助理|鍾長宏、鄭紫彤
舞者|李庭瑜、沈沛茵、卓廷佳、林家均、唐婉瑜、徐雯暄、徐詩晴、許芷嫣、黃彥霖、黃渝棉、蔡宜岑、鄭紫彤、薛人愷
*服裝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合作之「芭蕾舞衣設計與製作計畫」設計製作
關於《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真實世界的困難和美好都在夢境中如鏡面反射般出現。有的更美好、卻也有更邪惡的,一切都成了故事裡的角色和情節。成長之路就像《胡桃鉗》的故事,由「勇氣」和「幻想」組成,過程中的人事物都讓長大的旅途中增添了不同色彩。
透過童話故事的陪伴,神奇魔幻的力量也會轉到現實中,陪我們一步步學習繼續往前。在充滿幻想的冬季,我們都是遇見胡桃鉗的女孩,讓故事帶給我們無限的勇氣。」 ——葉名樺
關於柴科夫斯基與莫里斯·珀蒂帕的《胡桃鉗》
1891年柴科夫斯基以霍夫曼《胡桃鉗與鼠王》的故事寫下了《胡桃鉗》芭蕾舞劇的音樂,而編舞家莫里斯·珀蒂帕所編創的舞劇成為了現代廣為人知的版本,溫馨且富童趣。
《胡桃鉗》的故事發生在希望充滿的聖誕節,女主角克拉拉(Clara)收到了一份非常喜愛的禮物-胡桃鉗娃娃;在大家都入睡之後的夜晚,胡桃鉗變成了王子,與克拉拉經歷了與老鼠軍團的打鬥、擊退鼠王,並在雪之國、糖梅國經歷奇幻旅程…,在盛宴與歡樂中,克拉拉也逐漸醒來,原來,是一場夢。
《胡桃鉗》故事陪伴了人們200多年,真摯情感敲盪童心且蘊含神秘色彩,猶如一把金鑰,打開了人們無遠弗屆的想像世界。
團隊介紹
製作顧問|周書毅
從身體出發,用舞蹈作為與世界溝通的語言,關注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過往的創作及行動中,善用跨界力量的特性,強烈表現在藝術公共性上的著墨。編創聚焦叩問生命的價值,反映個人或群體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的狀態,提出「屬於亞洲的身體語彙」,並以劇場、非傳統劇場、舞蹈錄像等形式呈現,持續以移地移居創作的方式遊走各地。自2020年起受邀擔任衛武營駐地藝術家,移居南方,並被聘為2022年暨2024年臺灣舞蹈平台策展人。
編舞、編劇|葉名樺
臺灣編舞家及舞者,1983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創作以身體、感官詮釋來思考時間與空間,並以多媒材、跨領域的演出實踐回應敘事與事件。2019-2020年受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四國駐地交流計畫」發表實驗型公共場域創作。2020年受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製作《牆後的院宅》,並獲得第19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肯定。2022年衛武營「臺灣舞蹈平台」創作開幕演出《跳芭蕾》。
藝術顧問、服裝製作顧問|林璟如
臺灣資深劇場服裝設計,三十多年來合作對象遍及國內外各知名團體,參與演出設計作品多達三百餘齣,橫跨現代戲劇、傳統戲曲、歌劇、舞蹈、偶劇、兒童劇、跨界展演等,展現高度創意,近年致力於技術劇場新生代人才培訓工作,並積極講學分享創作生命經驗。1992年獲傅爾伯萊特獎學金及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赴紐約遊學一年,參與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及紐約市立歌劇院五十週年演出之服裝工作。2006年獲頒第十屆國家文藝獎。
指揮|張尹芳
以細膩、層次豐富的指揮風格受到國內外樂壇的喜愛。2006至2022年於NSO國家交響樂團先後擔任助理指揮及駐團指揮,期間曾與金曲流行樂團蘇打綠、與國際樂壇知名組合「音樂駭客Igudesman & Joo」多次合作,並分別與張艾嘉、王耀慶攜手製作演出《仲夏夜之夢》、《皮爾金》等。近年受臺中國家歌劇院之邀,指揮NSO歌劇音樂會《風流寡婦》、音樂劇場《複眼人》,以及改編暨指揮室內樂版歌劇《唐懷瑟》,均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合作包括日本金澤管絃樂團、香港城市室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並受邀參與總統府音樂會、臺南國際藝術節及日本金澤音樂祭演出。
舞台設計|陳威光
臺南人,畢業於臺大戲劇系,於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碩士班修得M.F.A. (藝術碩士)。專精領域為劇場舞台設計,畢業後為自由設計工作者多年,作品曾入圍台新藝術獎及獲頒韓國劇場設計競賽銅牌,2017年以《時空抽屜》之舞美設計,入圍世界劇場競賽W.S.D.(World Stage Design)。2018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擔任舞台專員至今,並參與多起自製節目及戶外演出的幕後設計及技術規劃。
燈光設計|郭建豪
現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燈光技術組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畢業。曾服務於國家兩廳院演出技術部,負責TIFA燈光技術指導與自製節目燈光設計,近期燈光設計作品有兩廳院 《夏日爵士音樂派對》、《歌劇工作坊─ 頑童與魔法、睡美人、糖果屋、灰姑娘變奏曲》; TEDxTaipei 《The Future is now》;高雄春天藝術節《茶花女》、《少年靈界偵察組》; 2017-2022 總統府音樂會《最南方‧ 思 想起》、《吾鄉風光》、《晨曦‧高雄》、《北回曙光》、《風湧新竹》;衛武營輕歌劇《憨第德》、《被遺忘的瑪麗亞》;國家交響樂團 《風流寡婦》、《蝴蝶夫人》、《音樂的魔法共遊》。高雄雄厲害系列《魂顛記-台灣在地魔幻事件》。歌劇作品《茶花女》及舞蹈作品《Identity》分別入選2017及2022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WSD) 燈光設計專業組。
更多
藝玩伴計畫 ART-FUN-PLAY
爸媽看戲、孩子玩戲
發現很想看衛武營的節目,但沒有人幫您陪伴孩子嗎?
衛武營特別推出『藝玩伴計畫』,在您欣賞演出節目的同時,規劃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在等待父母看戲的同時,與您在平行時空同步接收演出節目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