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提供英/中逐步口譯,報到時請攜帶身份證件領取口譯設備。
●官網報名→選擇欲參加場次→繳交報名費→檢視官網報名狀況→完成報名,報到方式與集合地點另行通知,請密切留意電子郵件訊息。
●報名後,請於繳費期限內完成繳費;逾期未繳費者,系統將自動釋出名額。報名後如需退費,將收取10%手續費,請於9/3前來電或來信申請退費,逾期恕不受理。
●講座與工作坊可單獨報名亦可複選報名,付費前請注意報名場次與金額。如因人為因素誤選,將依上述退費機制進行。
●聯絡方式請洽 07-2626666/service@npac-weiwuying.org 信件主旨請註明【2019當代音樂平台-音樂創意與實踐計畫】報名
●主辦單位保留本活動變更權利。
【衛武營當代音樂平台】音樂創意與實踐計畫講座暨工作坊
報名資格與方式 │ 講座議程 │ 講座主題 │ 工作坊-聲響繪畫 │ 講師介紹
音樂與社會:探討藝術創作靈感的追尋
由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與林維亞共同規劃主持、奧地利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支持的「創造性的(誤)理解—靈感的方法論」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 - Methodologies of Inspiration計畫,以印度、亞洲、非洲等不同文化的音樂、舞蹈、表演藝術系統為研究對象,為歐洲首見結合科技、音樂學學術研究、當代音樂創作、舞台表演的研究計畫。Johannes KRETZ帶領包含音樂學學者、作曲家、演奏家成員的研究團隊,在本計畫獲得奧地利國科會支持之前,已對臺灣原住民音樂投入多年實地採集、研究和再創。2019年該研究團隊將再度前往蘭嶼進行年度採集,故邀請該團隊以深厚的研究基礎與成果,進行為期三天的密集講座與工作坊,帶領臺灣藝術家與研究者,在臺灣多元的音樂文化裡,爬梳屬於當代的實踐方法。
報名資格:歡迎音樂家、演奏家、藝文工作者、相關科系學生、喜愛藝文民眾及教育工作者參與。
費用與名額:講座與工作坊請分別報名,額滿為止。
- 講座9/6(五)-9/7(六)|NT$1,000,上限50名,額滿為止。
- 聲響繪畫工作坊A 9/7(六)|NT$500,上限30名,額滿為止。
- 聲響繪畫工作坊B 9/8(日|NT$500,上限30名,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點擊左側立即報名按鈕→選擇欲參加場次→繳交報名費→完成報名。
活動地點:1192排練室(活動開始前30分鐘開放入場,請從衛武營東側1樓演職員入口處完成報到)
教師研習時數:
講座|發予9.5小時。
9/7(六)聲響繪畫工作坊|發予2小時。
9/8(日)聲響繪畫工作坊|發予2小時。
時間 | 講座主題 | 講師 | |
9/6 | 10:00-12:00 | 藝術研究計畫—創造性的(誤)理解 | ●約翰尼斯.克涅茲 ●林維亞 ●王蓂 ●葉慧 ●薩姆.格里魯斯 |
12:00-13:30 | 休息 | ||
13:30-15:00 | 絲竹音樂對西洋當代音樂的影響 | ●王蓂 | |
15:00-15:30 | 休息 | ||
15:30-17:00 | 魚罐頭工廠—蘭嶼音樂研究與知識的應用 | ●約翰尼斯.克涅茲 ●林維亞 | |
9/7 (六) | 09:30-11:00 | 多元創作與表演 | ●薩姆.格里魯斯 |
11:00-11:30 | 休息 | ||
11:30-13:00 | 學院制度裡的作曲學習與現況 | ●約翰尼斯.克涅茲 | |
13:00-14:30 | 休息 | ||
14:30-16:00 | 寧靜的暴力 | ●葉慧 |
工作坊 ※講座與工作坊請分別報名。
時間 | 課程內容 | 講師 | |
9/7 (六) | 16:30-18:30 | 聲響繪畫 | ●薩姆.格里魯斯 |
9/8 (日) | 10:00-12:00 | 聲響繪畫 | ●薩姆.格里魯斯 |
座談|藝術研究計畫—創造性的(誤)理解
講師|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林維亞、王蓂、葉慧、薩姆.格里魯斯(Samu GRYLLUS)
「創作性的(誤)理解」藝術研究計畫旨在透過將當代音樂創作、即興創作、民族音樂學和社會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發展跨文化的靈感與方法。我們鼓勵從研究與藝術實踐之間的互動,以及歐洲藝術音樂、民間與非西方風格,特別是臺灣原住民族等少數民族之間的互動中產生創造性(誤)理解。理解與不理解都會產生新的研究問題與創新的藝術創作,並為非西方區域的後續應用帶來的無法預知的意外收穫與靈感。
這項研究計畫分為四個階段:田野調查、臺灣原住民部落與族群的互動—聚焦於蘭嶼的達悟族、維也納的協同工作坊—為藝術研究和培訓階段、邀請臺灣原住民文化專家至維也納進行共同研究與討論,最後反饋至臺灣本地田野。在所有這些階段中,作曲家、演奏者、學者和原住民族專家之間的交流和協調,不僅必須呈現創作過程,同時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和支持創作與社會之間的深度互動,與原住民部落的再互動以及廣大民眾的參與,將有助於提高藝術成果的社會關聯性。
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MDW)為本藝術研究計畫的主持機構,以計劃設計與主持人Johannes KRETZ和高級研究員林維亞博士兩位專家為首的團隊,由七位作曲家、十位來自臺灣的協同研究夥伴以及六位在相關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藝術與學術顧問組成。
講座一|絲竹音樂對西洋當代音樂的影響
講師|王蓂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正值改革開放,中國新生代的作曲家在經過十年文革的文化饑荒後,接觸到西方的前衛音樂,以極度的狂熱,嘗試用現代樂的技法和觀念來再創造中國傳統音樂的素材。這些作曲家日後到了西方,不僅在音樂界獲得了極高的聲望,同時也把優美的中國音樂素材和樂器,介紹到西方,引起追求新音響,新題材的西方作曲家關注。到了八零年代,中,臺兩地優秀演奏家渴望讓絲竹樂器和國際接軌,開創全新局面,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產生許多令人驚艷的傑作。擁有國樂演奏背景、長年旅居奧地利的作曲家王蓂,將從回顧這四十年中國音樂和樂器對現代樂造成的影響,進而探討在當代音樂光譜中,絲竹音樂未來的展望。
講座二|魚罐頭工廠—蘭嶼音樂研究與知識的應用
講師|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林維亞
一個魚罐頭工廠裡會有什麼內容?電子聲音組合項目和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共同點是什麼?藝術項目和學術研究能否在社會和政治的實踐中發揮作用?
Tao(達悟),也被稱為Yami(雅美),是臺灣十六個原住民族中的一個,他們生活在“pongso no tao”,亦即達悟語言「人之島」的意思。由於島上遍佈美麗的蘭花,臺灣人遂將這個島命名為蘭嶼(Lanany)。達悟族的傳統音樂主要為歌曲,這些歌曲傳遞他們的歷史和經歷,表達他們的情感,並允許與人類和他們的環境(指非人類的部分)進行交流。
在本講座中,將介紹本工作坊講師群們自2005年以來進行的工程,從民族音樂學和藝術研究開始,乃至各種項目,並最終促進對少數族群問題的政治討論。這個過程還推動了一個跨學科的教學模式—「混淆的靈感」—開啟了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MDW)的研究人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空間。
講座三|多元創作與表演(Teaching multidisciplinary performance)
講師|薩姆.格里魯斯(Samu GRYLLUS)
具有作曲家、劇場藝術工作者、表演者與教師等多重身份的Samu GRYLLUS,將透過自身的創作、表演與教學經驗,介紹跨學科的美學呈現與技術方法,帶領學員進入跨領域的多元創作與表演。本講座將為不同表演藝術學科的學員,對學科之間的互動運用提供新的見解。
講座四|學院制度裡的作曲學習與現況
講師|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
以音樂之都著稱的維也納,兩度成為推動音樂歷史新篇章的城市,歷史悠久的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更是培育出薈萃人文的藝術重鎮,現任該校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與作曲家的Johannes KRETZ將介紹該校作曲家教育與訓練課程內容與特色,以及具代表性的作品。
講座五|寧靜的暴力
講師|葉慧
眾所週知,聲音發聲自物體的震動與物質的傳播,對這種似乎是簡單的物理現象,進行有序的組合與建構,則成為了音樂—人類對不同聲響的組織和運用,讓聲音/音樂成為了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一種構造於流動的時間之上的載體。它承載記憶,承載情感。它承載個人的私密,也承載集體的共鳴。
在人類的文明史上,聲音/音樂一直也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
但是,只有少部分人會關注到,聲音/音樂一直以來也被人類或隱晦、或直白鮮明地利用於政治領域,甚至於戰場上,成為能摧毀人意志而不見鮮血的利器。
本講座將由歷史和當代中,各國政權利用聲音/音樂作為政治手段的例子入手,闡述作為藝術與文化載體的音樂如何成為政治鬥爭中最為獨特的策略之一。以及在現代軍事技術中,武器開發部門如何以其物理特性,使聲音成為既「文明」又「有效」的新式武器。
工作坊|聲響繪畫—連結多領域、多學科與文化參與者的工具
講師|薩姆.格里魯斯(Samu GRYLLUS)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姿勢和手勢來表達或強調我們的思緒、語意和願望。 40年前,美國作曲家沃爾特·湯普森(Walter THOMPSON)開始使用手勢來創作實時作品。 他創作的語言可以很容易地用於跨文化藝術對話,因為幾乎任何人—任何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年齡和國籍—都可以通過聲音手勢沒有困難地理解和創建自己的作品。
※參與者需穿著可以輕鬆移動的衣服,可以演奏方便攜帶的樂器,想要以唱歌方式參加工作坊的人,建議在工作坊開始之前完成發聲和熱身。
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
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
1968年生於維也納,後進入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追隨F. Burt 與 M. Jarrell 學習作曲和教育學,並於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Vienna)研讀數學。1992~1993年於法國巴黎IRCAM進 修,隨Marco STROPPA與Brian FERNEYHOUGH學習。克列茲為NewTon Ensemble Vienna、國際作曲家組織PRISMA、ikultur.com 、iKultLab音樂藝術夏令營和aNOther festival Vienna等組織的共同創辦者。現於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教授電腦音樂、音樂學及作曲,並擔任創新音樂科技中心(ZiMT, center for innovative music technology)主任,同時亦為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教學之餘,演出足跡遍及奧、德、法、波蘭、捷克、土耳其、立陶宛、阿根廷、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臺灣及中國。克列茲亦為奧地利及德國電台節目常客。曾獲許多著名場館、團隊及音樂家委託作曲,包含:維也納音樂廳(Konzerthaus Wien)、Klangforum Wien、Ensemble On Line、維也納魔笛樂團(Vienna Flautists)、quartett22、Internationale Lemgoer Orgeltage、Haller Bachtage、崔頓長號四重奏 (Triton Trombone Quartett)、Wiener Kammerchor等,並曾獲無數獎助金及各式獎項。
林維亞
民族音樂學博士、中提琴演奏家、跨領域表演藝術工作者
1981年生於臺北,為少有集演奏、作曲、學術研究於一身的音樂家。1997年前往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深造,追隨著名演奏家Wolfgang KLOS學習中提琴,同時與Axel SEIDELMANN學習作曲,Johannes MEISSL學習室內樂。身為活躍的演奏家,林維亞曾為Hibiki絃樂四重奏成員。此優秀組合曾於2006年獲頒卡拉揚中心獎學金,於同年奧地利 Gradus ad Parnassum 全國比賽得到弦樂四重奏獎項,並於 2007年義大利 Gaetano Zinetti 國際室內樂比賽,同時獲得二等獎 Luoghi di Confine 及特別獎 Villa Verità Fraccaroli。林維亞現為德國搖滾樂團Neuschnee、英國即興樂團2pm in the forest成員。林氏熱衷實驗音樂,與作曲家 Johannes KRETZ每年舉辦跨界及具顛覆意味的 aNOther Festival Vienna藝術節及音樂藝術啓發iKultLab藝術夏令營,在音樂之都掀起話題。
自2005年她投身研究蘭嶼古謠和達悟當下的音樂表現,師從名民族音樂學家Ursula HEMETEK與Svanibor PETTAN教授,2015年以此取得民族音樂學博士論文。目前,林氏於母校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擔任博士後專案研究員及兼任講師,也是ICTM應用民族音樂學的秘書長,其研究項目擴及原住民音樂,新移民音樂,弱勢社群音樂,應用民族音樂學,與學術藝術跨領域研究。因其傑出之學術研究成果,已獲多項獎學金並參加世界各地的會議講座。
王蓂
作曲家、教師
出生於臺灣臺北,1986年自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畢業後,隨錢南章教授學習作曲,1989年考入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 (Universitaet fue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隨Claus GANTER、Karl Heinz FUESSEL等知名教授學習音樂理論及作曲。,之後隨Dieter KAUFMANN 教授專攻現代作曲法及電子音樂,1997年以該校最高榮譽「全體評審一致贊成的最優異成績」畢業,取得作曲家文憑及碩士學位並繼續隨Dieter KAUFMANN教授進修電子作曲,於2003年以同樣成績畢業。
旅奧期間經常透過演奏、演講,向歐洲樂壇人士介紹中國傳統音樂之美,講座遍及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大學音樂學系、藝術協會等場地。2004年任教於維也納大學及慕尼黑大學音樂學系,講授中國傳統音樂。並曾受邀在許多知名音樂廳和音樂節演奏,例如Wiener Konzerthaus、Wiener Musikverein (奧地利)、Kunst- und Ausstellungshall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波昂,德國). Tonhalle(蘇黎世,瑞士) 、Kingsplace(倫敦,英國)、 Wien Modern 、Carinthischer Sommer (奧地利)、Sori Festival (韓國),並為許多中外作曲家發表作品首演,以及參與各類跨界及即興演出。
薩姆.格里魯斯(Samu GRYLLUS)
作曲家、劇場藝術工作者與教師
Samu GRYLLUS是一位多元發展的創作者與藝術家。作為一名作曲家,他經常與來自不同音樂與社會背景的音樂家合作。他主要關注的領域為表演藝術的多學科性,除此之外,他在視覺藝術和學術教學方面同時也具備豐富的歷練。他的作品曾在多個藝術節上演出,亦包括為柏林Sophiensaele、維也納劇院,PeterEötvös當代音樂基金會以及匈牙利國家歌劇院所委託創作的室內歌劇。此外,他的裝置創作亦在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布達佩斯的路德維希博物館、建築畫廊等地展出。他於布達佩斯戲劇暨電影藝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2013年起任教於維也納音樂研究所,並在匈牙利基爾大學教授當代室內樂。Samu GRYLLUS從15歲開始便持續性地為戲劇和電影創作音樂。自2010年起,他成為一位「聲響繪畫」(Soundpainting)—一種用於教育和表演藝術的語法—的專家。作為「透明之聲音樂節」的策展人,他也透過積極參與觀眾的研討會,成為推廣創作理念的先驅。
葉慧
作曲家、跨界藝術藝術家
葉慧畢業於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作曲與電子電腦音樂作曲系,2010年進入維也納國立應用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s Vienna)數位藝術系(Digital Arts)深造,之後於該校取得跨界藝術系(Trans Arts)取得碩士學位。葉慧的藝術作品包括了影像、聲音和影像裝置、現場聲音表演、器樂與電子音樂作曲等。同時身為視覺藝術家和作曲家的她,專注於視覺與音響同步發生的屬性,以及人類對其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知覺。而對視覺和聲音概念中的可互換性,也是經常出現在葉慧作品中的研究焦點。作為長年旅居於歐洲的中國藝術家,近年來葉慧在她的作品中開始更多關注個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會身份問題,跨文化社會環境下的個人體驗和觀察,逐漸成為她在作品中思考的另一個主要命題。葉慧曾獲得多個獎項,如奧地利Theodor-Körner藝術類獎助金、奧地利青年藝術家啟動獎學金Start-Scholarship by Bmukk-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rts and Culture Austria、奧地利藝術家國家獎學金、第20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提名與維也納藝術廳大獎(Kunsthalle Wien Prize 2018)。她也曾為韓國光州Barim藝術空間、上海斯沃其和平飯店藝術中心與廣州時代美術館等之駐地藝術家。
【衛武營當代音樂平台】音樂創意與實踐計畫講座暨工作坊
報名資格與方式 │ 講座議程 │ 講座主題 │ 工作坊-聲響繪畫 │ 講師介紹
音樂與社會:探討藝術創作靈感的追尋
由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與林維亞共同規劃主持、奧地利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支持的「創造性的(誤)理解—靈感的方法論」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 - Methodologies of Inspiration計畫,以印度、亞洲、非洲等不同文化的音樂、舞蹈、表演藝術系統為研究對象,為歐洲首見結合科技、音樂學學術研究、當代音樂創作、舞台表演的研究計畫。Johannes KRETZ帶領包含音樂學學者、作曲家、演奏家成員的研究團隊,在本計畫獲得奧地利國科會支持之前,已對臺灣原住民音樂投入多年實地採集、研究和再創。2019年該研究團隊將再度前往蘭嶼進行年度採集,故邀請該團隊以深厚的研究基礎與成果,進行為期三天的密集講座與工作坊,帶領臺灣藝術家與研究者,在臺灣多元的音樂文化裡,爬梳屬於當代的實踐方法。
報名資格:歡迎音樂家、演奏家、藝文工作者、相關科系學生、喜愛藝文民眾及教育工作者參與。
費用與名額:講座與工作坊請分別報名,額滿為止。
- 講座9/6(五)-9/7(六)|NT$1,000,上限50名,額滿為止。
- 聲響繪畫工作坊A 9/7(六)|NT$500,上限30名,額滿為止。
- 聲響繪畫工作坊B 9/8(日|NT$500,上限30名,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點擊左側立即報名按鈕→選擇欲參加場次→繳交報名費→完成報名。
活動地點:1192排練室(活動開始前30分鐘開放入場,請從衛武營東側1樓演職員入口處完成報到)
教師研習時數:
講座|發予9.5小時。
9/7(六)聲響繪畫工作坊|發予2小時。
9/8(日)聲響繪畫工作坊|發予2小時。
時間 | 講座主題 | 講師 | |
9/6 | 10:00-12:00 | 藝術研究計畫—創造性的(誤)理解 | ●約翰尼斯.克涅茲 ●林維亞 ●王蓂 ●葉慧 ●薩姆.格里魯斯 |
12:00-13:30 | 休息 | ||
13:30-15:00 | 絲竹音樂對西洋當代音樂的影響 | ●王蓂 | |
15:00-15:30 | 休息 | ||
15:30-17:00 | 魚罐頭工廠—蘭嶼音樂研究與知識的應用 | ●約翰尼斯.克涅茲 ●林維亞 | |
9/7 (六) | 09:30-11:00 | 多元創作與表演 | ●薩姆.格里魯斯 |
11:00-11:30 | 休息 | ||
11:30-13:00 | 學院制度裡的作曲學習與現況 | ●約翰尼斯.克涅茲 | |
13:00-14:30 | 休息 | ||
14:30-16:00 | 寧靜的暴力 | ●葉慧 |
工作坊 ※講座與工作坊請分別報名。
時間 | 課程內容 | 講師 | |
9/7 (六) | 16:30-18:30 | 聲響繪畫 | ●薩姆.格里魯斯 |
9/8 (日) | 10:00-12:00 | 聲響繪畫 | ●薩姆.格里魯斯 |
座談|藝術研究計畫—創造性的(誤)理解
講師|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林維亞、王蓂、葉慧、薩姆.格里魯斯(Samu GRYLLUS)
「創作性的(誤)理解」藝術研究計畫旨在透過將當代音樂創作、即興創作、民族音樂學和社會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發展跨文化的靈感與方法。我們鼓勵從研究與藝術實踐之間的互動,以及歐洲藝術音樂、民間與非西方風格,特別是臺灣原住民族等少數民族之間的互動中產生創造性(誤)理解。理解與不理解都會產生新的研究問題與創新的藝術創作,並為非西方區域的後續應用帶來的無法預知的意外收穫與靈感。
這項研究計畫分為四個階段:田野調查、臺灣原住民部落與族群的互動—聚焦於蘭嶼的達悟族、維也納的協同工作坊—為藝術研究和培訓階段、邀請臺灣原住民文化專家至維也納進行共同研究與討論,最後反饋至臺灣本地田野。在所有這些階段中,作曲家、演奏者、學者和原住民族專家之間的交流和協調,不僅必須呈現創作過程,同時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和支持創作與社會之間的深度互動,與原住民部落的再互動以及廣大民眾的參與,將有助於提高藝術成果的社會關聯性。
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MDW)為本藝術研究計畫的主持機構,以計劃設計與主持人Johannes KRETZ和高級研究員林維亞博士兩位專家為首的團隊,由七位作曲家、十位來自臺灣的協同研究夥伴以及六位在相關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藝術與學術顧問組成。
講座一|絲竹音樂對西洋當代音樂的影響
講師|王蓂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正值改革開放,中國新生代的作曲家在經過十年文革的文化饑荒後,接觸到西方的前衛音樂,以極度的狂熱,嘗試用現代樂的技法和觀念來再創造中國傳統音樂的素材。這些作曲家日後到了西方,不僅在音樂界獲得了極高的聲望,同時也把優美的中國音樂素材和樂器,介紹到西方,引起追求新音響,新題材的西方作曲家關注。到了八零年代,中,臺兩地優秀演奏家渴望讓絲竹樂器和國際接軌,開創全新局面,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產生許多令人驚艷的傑作。擁有國樂演奏背景、長年旅居奧地利的作曲家王蓂,將從回顧這四十年中國音樂和樂器對現代樂造成的影響,進而探討在當代音樂光譜中,絲竹音樂未來的展望。
講座二|魚罐頭工廠—蘭嶼音樂研究與知識的應用
講師|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林維亞
一個魚罐頭工廠裡會有什麼內容?電子聲音組合項目和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共同點是什麼?藝術項目和學術研究能否在社會和政治的實踐中發揮作用?
Tao(達悟),也被稱為Yami(雅美),是臺灣十六個原住民族中的一個,他們生活在“pongso no tao”,亦即達悟語言「人之島」的意思。由於島上遍佈美麗的蘭花,臺灣人遂將這個島命名為蘭嶼(Lanany)。達悟族的傳統音樂主要為歌曲,這些歌曲傳遞他們的歷史和經歷,表達他們的情感,並允許與人類和他們的環境(指非人類的部分)進行交流。
在本講座中,將介紹本工作坊講師群們自2005年以來進行的工程,從民族音樂學和藝術研究開始,乃至各種項目,並最終促進對少數族群問題的政治討論。這個過程還推動了一個跨學科的教學模式—「混淆的靈感」—開啟了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MDW)的研究人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空間。
講座三|多元創作與表演(Teaching multidisciplinary performance)
講師|薩姆.格里魯斯(Samu GRYLLUS)
具有作曲家、劇場藝術工作者、表演者與教師等多重身份的Samu GRYLLUS,將透過自身的創作、表演與教學經驗,介紹跨學科的美學呈現與技術方法,帶領學員進入跨領域的多元創作與表演。本講座將為不同表演藝術學科的學員,對學科之間的互動運用提供新的見解。
講座四|學院制度裡的作曲學習與現況
講師|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
以音樂之都著稱的維也納,兩度成為推動音樂歷史新篇章的城市,歷史悠久的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更是培育出薈萃人文的藝術重鎮,現任該校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與作曲家的Johannes KRETZ將介紹該校作曲家教育與訓練課程內容與特色,以及具代表性的作品。
講座五|寧靜的暴力
講師|葉慧
眾所週知,聲音發聲自物體的震動與物質的傳播,對這種似乎是簡單的物理現象,進行有序的組合與建構,則成為了音樂—人類對不同聲響的組織和運用,讓聲音/音樂成為了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一種構造於流動的時間之上的載體。它承載記憶,承載情感。它承載個人的私密,也承載集體的共鳴。
在人類的文明史上,聲音/音樂一直也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
但是,只有少部分人會關注到,聲音/音樂一直以來也被人類或隱晦、或直白鮮明地利用於政治領域,甚至於戰場上,成為能摧毀人意志而不見鮮血的利器。
本講座將由歷史和當代中,各國政權利用聲音/音樂作為政治手段的例子入手,闡述作為藝術與文化載體的音樂如何成為政治鬥爭中最為獨特的策略之一。以及在現代軍事技術中,武器開發部門如何以其物理特性,使聲音成為既「文明」又「有效」的新式武器。
工作坊|聲響繪畫—連結多領域、多學科與文化參與者的工具
講師|薩姆.格里魯斯(Samu GRYLLUS)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姿勢和手勢來表達或強調我們的思緒、語意和願望。 40年前,美國作曲家沃爾特·湯普森(Walter THOMPSON)開始使用手勢來創作實時作品。 他創作的語言可以很容易地用於跨文化藝術對話,因為幾乎任何人—任何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年齡和國籍—都可以通過聲音手勢沒有困難地理解和創建自己的作品。
※參與者需穿著可以輕鬆移動的衣服,可以演奏方便攜帶的樂器,想要以唱歌方式參加工作坊的人,建議在工作坊開始之前完成發聲和熱身。
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
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
1968年生於維也納,後進入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追隨F. Burt 與 M. Jarrell 學習作曲和教育學,並於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Vienna)研讀數學。1992~1993年於法國巴黎IRCAM進 修,隨Marco STROPPA與Brian FERNEYHOUGH學習。克列茲為NewTon Ensemble Vienna、國際作曲家組織PRISMA、ikultur.com 、iKultLab音樂藝術夏令營和aNOther festival Vienna等組織的共同創辦者。現於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教授電腦音樂、音樂學及作曲,並擔任創新音樂科技中心(ZiMT, center for innovative music technology)主任,同時亦為電子電腦音樂暨作曲系系主任。教學之餘,演出足跡遍及奧、德、法、波蘭、捷克、土耳其、立陶宛、阿根廷、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臺灣及中國。克列茲亦為奧地利及德國電台節目常客。曾獲許多著名場館、團隊及音樂家委託作曲,包含:維也納音樂廳(Konzerthaus Wien)、Klangforum Wien、Ensemble On Line、維也納魔笛樂團(Vienna Flautists)、quartett22、Internationale Lemgoer Orgeltage、Haller Bachtage、崔頓長號四重奏 (Triton Trombone Quartett)、Wiener Kammerchor等,並曾獲無數獎助金及各式獎項。
林維亞
民族音樂學博士、中提琴演奏家、跨領域表演藝術工作者
1981年生於臺北,為少有集演奏、作曲、學術研究於一身的音樂家。1997年前往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深造,追隨著名演奏家Wolfgang KLOS學習中提琴,同時與Axel SEIDELMANN學習作曲,Johannes MEISSL學習室內樂。身為活躍的演奏家,林維亞曾為Hibiki絃樂四重奏成員。此優秀組合曾於2006年獲頒卡拉揚中心獎學金,於同年奧地利 Gradus ad Parnassum 全國比賽得到弦樂四重奏獎項,並於 2007年義大利 Gaetano Zinetti 國際室內樂比賽,同時獲得二等獎 Luoghi di Confine 及特別獎 Villa Verità Fraccaroli。林維亞現為德國搖滾樂團Neuschnee、英國即興樂團2pm in the forest成員。林氏熱衷實驗音樂,與作曲家 Johannes KRETZ每年舉辦跨界及具顛覆意味的 aNOther Festival Vienna藝術節及音樂藝術啓發iKultLab藝術夏令營,在音樂之都掀起話題。
自2005年她投身研究蘭嶼古謠和達悟當下的音樂表現,師從名民族音樂學家Ursula HEMETEK與Svanibor PETTAN教授,2015年以此取得民族音樂學博士論文。目前,林氏於母校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擔任博士後專案研究員及兼任講師,也是ICTM應用民族音樂學的秘書長,其研究項目擴及原住民音樂,新移民音樂,弱勢社群音樂,應用民族音樂學,與學術藝術跨領域研究。因其傑出之學術研究成果,已獲多項獎學金並參加世界各地的會議講座。
王蓂
作曲家、教師
出生於臺灣臺北,1986年自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畢業後,隨錢南章教授學習作曲,1989年考入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 (Universitaet fue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隨Claus GANTER、Karl Heinz FUESSEL等知名教授學習音樂理論及作曲。,之後隨Dieter KAUFMANN 教授專攻現代作曲法及電子音樂,1997年以該校最高榮譽「全體評審一致贊成的最優異成績」畢業,取得作曲家文憑及碩士學位並繼續隨Dieter KAUFMANN教授進修電子作曲,於2003年以同樣成績畢業。
旅奧期間經常透過演奏、演講,向歐洲樂壇人士介紹中國傳統音樂之美,講座遍及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大學音樂學系、藝術協會等場地。2004年任教於維也納大學及慕尼黑大學音樂學系,講授中國傳統音樂。並曾受邀在許多知名音樂廳和音樂節演奏,例如Wiener Konzerthaus、Wiener Musikverein (奧地利)、Kunst- und Ausstellungshall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波昂,德國). Tonhalle(蘇黎世,瑞士) 、Kingsplace(倫敦,英國)、 Wien Modern 、Carinthischer Sommer (奧地利)、Sori Festival (韓國),並為許多中外作曲家發表作品首演,以及參與各類跨界及即興演出。
薩姆.格里魯斯(Samu GRYLLUS)
作曲家、劇場藝術工作者與教師
Samu GRYLLUS是一位多元發展的創作者與藝術家。作為一名作曲家,他經常與來自不同音樂與社會背景的音樂家合作。他主要關注的領域為表演藝術的多學科性,除此之外,他在視覺藝術和學術教學方面同時也具備豐富的歷練。他的作品曾在多個藝術節上演出,亦包括為柏林Sophiensaele、維也納劇院,PeterEötvös當代音樂基金會以及匈牙利國家歌劇院所委託創作的室內歌劇。此外,他的裝置創作亦在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布達佩斯的路德維希博物館、建築畫廊等地展出。他於布達佩斯戲劇暨電影藝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2013年起任教於維也納音樂研究所,並在匈牙利基爾大學教授當代室內樂。Samu GRYLLUS從15歲開始便持續性地為戲劇和電影創作音樂。自2010年起,他成為一位「聲響繪畫」(Soundpainting)—一種用於教育和表演藝術的語法—的專家。作為「透明之聲音樂節」的策展人,他也透過積極參與觀眾的研討會,成為推廣創作理念的先驅。
葉慧
作曲家、跨界藝術藝術家
葉慧畢業於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作曲與電子電腦音樂作曲系,2010年進入維也納國立應用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s Vienna)數位藝術系(Digital Arts)深造,之後於該校取得跨界藝術系(Trans Arts)取得碩士學位。葉慧的藝術作品包括了影像、聲音和影像裝置、現場聲音表演、器樂與電子音樂作曲等。同時身為視覺藝術家和作曲家的她,專注於視覺與音響同步發生的屬性,以及人類對其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知覺。而對視覺和聲音概念中的可互換性,也是經常出現在葉慧作品中的研究焦點。作為長年旅居於歐洲的中國藝術家,近年來葉慧在她的作品中開始更多關注個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會身份問題,跨文化社會環境下的個人體驗和觀察,逐漸成為她在作品中思考的另一個主要命題。葉慧曾獲得多個獎項,如奧地利Theodor-Körner藝術類獎助金、奧地利青年藝術家啟動獎學金Start-Scholarship by Bmukk-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rts and Culture Austria、奧地利藝術家國家獎學金、第20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提名與維也納藝術廳大獎(Kunsthalle Wien Prize 2018)。她也曾為韓國光州Barim藝術空間、上海斯沃其和平飯店藝術中心與廣州時代美術館等之駐地藝術家。
●現場提供英/中逐步口譯,報到時請攜帶身份證件領取口譯設備。
●官網報名→選擇欲參加場次→繳交報名費→檢視官網報名狀況→完成報名,報到方式與集合地點另行通知,請密切留意電子郵件訊息。
●報名後,請於繳費期限內完成繳費;逾期未繳費者,系統將自動釋出名額。報名後如需退費,將收取10%手續費,請於9/3前來電或來信申請退費,逾期恕不受理。
●講座與工作坊可單獨報名亦可複選報名,付費前請注意報名場次與金額。如因人為因素誤選,將依上述退費機制進行。
●聯絡方式請洽 07-2626666/service@npac-weiwuying.org 信件主旨請註明【2019當代音樂平台-音樂創意與實踐計畫】報名
●主辦單位保留本活動變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