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諮詢服務: 報名期間9/14(二)17:00起至9/18(六)中午12:00止,線上免費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樹冠露臺沉浸式聲音裝置:自由入場,免費參與
巴黎市立劇院x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諮詢日》
一位詩人為你讀詩
一位舞者為你舞蹈
一位演員為你演出
透過一對一的諮詢方式,為你帶來身心平衡的力量。
融合文學、劇場、舞蹈、繪畫,由藝術家創作專屬於你的即興作品。
2021年9月19日為法國的國際諮詢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onsultations),衛武營的國際合作夥伴—巴黎市立劇院—將在巴黎市中心尼爾森曼德拉花園進行大規模的藝術諮詢活動。衛武營相信「藝術療癒」的力量,也積極響應,成為本活動唯一的亞洲夥伴場館。當天同步舉辦《藝術諮詢日》,邀請表演者擔任「藝術諮詢師」,將衛武營三樓樹冠大廳及西側樹冠露臺轉化成花草系療癒空間,在表演者與觀眾的簡短問候對話後,由表演者來為觀眾挑選詩詞為之朗誦,或樂曲彈奏,甚至即興表演一段戲曲或舞蹈;又或進入樹冠露臺聆聽由臺灣詩人與巴黎市立劇院演員帶來的中文、臺語、法文詩詞朗誦。歡迎報名參與,讓藝術滋養心靈。
計畫緣起
2020年3月,正當疫情而封城之際,衛武營國際合作夥伴—巴黎市立劇院發起《Poetic Consultation by Phone | 為你朗讀 CALL-IN詩選》計畫,透過詩歌慰藉大眾心靈,得到正面回饋。2021年5月,歐美逐漸解封,計畫遂發展為公共空間實體活動,周末於巴黎市內花園、廣場等地舉辦,內容也擴大為音樂、舞蹈以及科學諮詢。經巴黎市立劇院的積極推動,再加上國際合作場館的熱情響應,原以詩歌朗讀作為基礎的諮詢活動,已發展出各式各樣不同藝術表演形式的國際串聯計畫。
諮詢梯次表
梯次表 | 諮詢梯次 | 藝術家 |
1 | 11:10-11:30 | 陳宜君、童謹利、林娣蒂(中文/印尼語) |
2 | 11:40-12:00 | 陳宜君、童謹利、林娣蒂(中文/印尼語) |
3 | 13:10-13:30 | 陳宜君、童謹利、劉麗娜(中文/印尼語) |
4 | 13:40-14:00 | 陳宜君、童謹利、劉麗娜(中文/印尼語) |
5 | 14:10-14:30 | 劉建華、林瑋萱(手語) 、王國仁(中文/臺語) |
6 | 14:40-15:00 | 劉建華、林瑋萱(手語) 、王國仁(中文/臺語) |
7 | 15:10-15:30 | 劉建華、林瑋萱(手語) 、王國仁(中文/臺語) |
8 | 15:40-16:00 | 劉建華、林瑋萱(手語) 、王國仁(中文/臺語) |
9 | 16:10-16:30 | 周書毅 、王榆鈞 |
10 | 16:40-17:00 | 周書毅 、王榆鈞 |
11 | 17:10-17:30 | 周書毅 、王榆鈞 |
12 | 17:40-18:00 | 周書毅 、王榆鈞 |
※林瑋萱(手語)為大耳朵保留場。
參與方式
- 藝術諮詢服務: 報名期間9/14(二)17:00起至9/18(六)中午12:00止,線上免費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樹冠露臺沉浸式聲音裝置:自由入場,免費參與
注意事項
- 每次諮詢約20分鐘,每梯次限1位觀眾參與諮詢。(親子或家族成員可共同參與)。
- 每人限報名1梯次,經報名登記後不能變更。
- 報名成功者,請提早於現場報到;每梯次將於活動開始前10分鐘前開放報到;如活動開始前5分鐘尚未報到者,名額將釋出提供現場民眾候補。
- 本活動內容涉及個人隱私,請斟酌參與。
- 本活動將進行現場平面攝影及動態錄影紀錄,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本場館進行拍攝、製作及公開播送本活動影片,因此登記觀眾須簽署於「肖像授權書」同意肖像權露出相關事宜。在不涉及隱私的情況下,本影像紀錄以藝文推廣或非營利性之目的。
- 主辦單位保留本活動變更權利,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佈之。
本活動與巴黎市立劇院共同合作。
特別感謝:
藝術家介紹
陳宜君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跨戲劇、舞蹈、肢體、行為、即興演出,在劇場、野台、環境與場域間探索身體存在的價值。2015年與音樂家大恭成立<野漫空間>,共同耕耘一塊渴望自在生活、獨立、自由的創作野地並持續經驗、實驗及流浪演出。近年多以舞蹈即興方式嘗試與場域及跨界對話,在當下的鍛鍊中,如實覺察與選擇,在無常的信任裡創造與湧現。
「舞蹈,一直是我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身體則是最好的介質,學習回到自己,好好做人,好好生活與土地緊緊連結,生命就像河流一樣,會帶領我去到該去的地方,而我能做的就是讓身體自由。」
童謹利
2003年習舞,自此踏入劇場的黑盒子魔力中,2013年成為專職演員迄今。長期與南部地區大小劇團合作,擁有演員與舞者雙重身分,善用肢體表達情感,常將二者交織於表演之中,近年開始邁入編導的領域,期許成為更多元的表演創作者。
林娣蒂
來自印尼中爪哇,定居臺灣約17年,現居高雄市,目前為高苑科技大學外籍學生輔導員。
劉麗娜
漂洋過海嫁來臺灣20年的印尼媳婦,熱心助人的她在漁民服務中心、漁業署、移民局...等單位,擔任印尼翻譯人員,同時,也在高雄廣播電臺、漁業廣播電臺當印尼主持人。
「我叫娜娜來自印尼,嫁到臺灣20年,公公和老公長年出海,留下我和婆婆一起生活,我婆婆不識字,只會說臺語,我也只會用印尼話溝通,因為語言的障礙造成生活不適應,讓我內心感受到非常孤單、想家。 後我開始報名參加外籍配偶生活適應班,除了學習語言也結交了許多朋友,讓我開始對在臺灣的生活感到希望。我也慢慢去上課臺灣城府開的課程給新住民比例母語教學培訓,通譯課程,廣播等等讓我學習很多,現在我在臺灣的生活很精彩,除了當母語教學介紹我們母國的文化,我也當廣播員印尼節目,還有幾個單位需要印尼通譯他們打電話給我。現在的我在臺灣不孤單了,我也感謝上帝和我身邊的人鼓勵我,幫我加油打氣讓我現在更愛臺灣了。」
劉建華
臺灣豫劇團當家小生,高雄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出生戲曲世家,自幼熱愛傳統戲曲,就學高雄女中期間創辦豫劇社;2001年考入楊麗花歌仔戲團第三期藝生,師承楊麗花女士。2005年考入臺灣豫劇團,以優異的表現逐漸嶄露頭角――2007年挑樑於年度大戲《慈禧與珍妃》飾演光緒一角,初鳴驚人;其後擔綱青春版《秦少游與蘇小妹》、《杜蘭朵》、《唐伯虎點秋香》等,受到廣大年輕觀眾喜愛,將其號為「豫劇王子」。近年於臺灣豫劇團主演戲碼包括:豫莎劇《約束》、《量·度》、《天問》;傳統經典《梅龍鎮》、《一樹紅梅》;新編豫劇《蘭若寺》、《觀音》等。支援主演奇巧劇團跨界作品《Roseman玫瑰俠》、《我可能不會度化你》、《未來處方簽》、《鞍馬天狗》等演出,皆有傑出表現。
林瑋萱
是為聽障創作者,創作卻是十分音樂性。用對比強烈的色塊在畫布上恣意拼湊,形成一幅幅具有詩意與節奏感的圖像,是最擅長的風格。在作品當中經常出現不經意的點、線與圓,主要都是來自於生活中各種物件的簡化形象,甚至是抽離形象的。
王國仁
不同於多數中生代的藝術家多傳承自學院系統的美學教育,王國仁的藝術養成接近素人式的自我學習探索、突破預設格局、基礎框架的包袱,從街頭噴漆塗鴉回到筆刷繪畫,身兼藝術家、靈感應、心靈導師三位一體的角色;創作中時常在畫面中留下的符號、代號(線索),也將藝術帶進社區,用創作與熱情持續感動大家。
周書毅
從身體出發,用舞蹈作為與世界溝通的語言,關注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過往的創作及行動中,善用跨界力量的特性,強烈表現在藝術公共性上的著墨。編創聚焦叩問生命的價值,反映個人或群體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的狀態,提出「屬於亞洲的身體語彙」,並以劇場、非傳統劇場、舞蹈錄像等形式呈現,持續以移地移居創作的方式遊走各地。2020年,受邀擔任衛武營首位駐地藝術家,移居南方。
王榆鈞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現為音樂創作者,藝術家、電影及劇場配樂家、歌者。持續走在邊界,喜歡觀察存在於生活周遭的事物,讓日常的片刻轉化成音樂裡各種表情。近年特別關注實驗聲響與身體的對話、影像共同創造出的內在聽覺空間,在詩句縫隙間的音樂風景。探究時間軸線裡往未來未知的聲音,同時也向著古老大地的呼喚。期待能繼續在世界不同角落創作,紀錄當下空氣裡的振動,以及生活的氣息;在詩與歌的脈絡裡找到一種文化對話的方式。
已出版音樂作品有《凹》EP、《沙灘上的腳印》概念專輯、生命幻想曲之《初生》《長大的那一天》《消失》劇場音樂繪本專輯、王榆鈞與時間樂隊《頹圮花園》、王榆鈞與時間樂隊《原始的嚮往》專輯、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同名展覽音樂專輯等。近期配樂作品有電影《訪客》、《野雀之詩》, VR《留給未來的殘影》,短片《須菩提的眼淚》、《肇事者逃逸》、《謎絲》,《Break and Break !無用之地》周書毅身體錄像展演,吳耿禎《穿牆術》、劇場作品《阿忠與我》等。
巴黎市立劇院x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諮詢日》
一位詩人為你讀詩
一位舞者為你舞蹈
一位演員為你演出
透過一對一的諮詢方式,為你帶來身心平衡的力量。
融合文學、劇場、舞蹈、繪畫,由藝術家創作專屬於你的即興作品。
2021年9月19日為法國的國際諮詢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onsultations),衛武營的國際合作夥伴—巴黎市立劇院—將在巴黎市中心尼爾森曼德拉花園進行大規模的藝術諮詢活動。衛武營相信「藝術療癒」的力量,也積極響應,成為本活動唯一的亞洲夥伴場館。當天同步舉辦《藝術諮詢日》,邀請表演者擔任「藝術諮詢師」,將衛武營三樓樹冠大廳及西側樹冠露臺轉化成花草系療癒空間,在表演者與觀眾的簡短問候對話後,由表演者來為觀眾挑選詩詞為之朗誦,或樂曲彈奏,甚至即興表演一段戲曲或舞蹈;又或進入樹冠露臺聆聽由臺灣詩人與巴黎市立劇院演員帶來的中文、臺語、法文詩詞朗誦。歡迎報名參與,讓藝術滋養心靈。
計畫緣起
2020年3月,正當疫情而封城之際,衛武營國際合作夥伴—巴黎市立劇院發起《Poetic Consultation by Phone | 為你朗讀 CALL-IN詩選》計畫,透過詩歌慰藉大眾心靈,得到正面回饋。2021年5月,歐美逐漸解封,計畫遂發展為公共空間實體活動,周末於巴黎市內花園、廣場等地舉辦,內容也擴大為音樂、舞蹈以及科學諮詢。經巴黎市立劇院的積極推動,再加上國際合作場館的熱情響應,原以詩歌朗讀作為基礎的諮詢活動,已發展出各式各樣不同藝術表演形式的國際串聯計畫。
諮詢梯次表
梯次表 | 諮詢梯次 | 藝術家 |
1 | 11:10-11:30 | 陳宜君、童謹利、林娣蒂(中文/印尼語) |
2 | 11:40-12:00 | 陳宜君、童謹利、林娣蒂(中文/印尼語) |
3 | 13:10-13:30 | 陳宜君、童謹利、劉麗娜(中文/印尼語) |
4 | 13:40-14:00 | 陳宜君、童謹利、劉麗娜(中文/印尼語) |
5 | 14:10-14:30 | 劉建華、林瑋萱(手語) 、王國仁(中文/臺語) |
6 | 14:40-15:00 | 劉建華、林瑋萱(手語) 、王國仁(中文/臺語) |
7 | 15:10-15:30 | 劉建華、林瑋萱(手語) 、王國仁(中文/臺語) |
8 | 15:40-16:00 | 劉建華、林瑋萱(手語) 、王國仁(中文/臺語) |
9 | 16:10-16:30 | 周書毅 、王榆鈞 |
10 | 16:40-17:00 | 周書毅 、王榆鈞 |
11 | 17:10-17:30 | 周書毅 、王榆鈞 |
12 | 17:40-18:00 | 周書毅 、王榆鈞 |
※林瑋萱(手語)為大耳朵保留場。
參與方式
- 藝術諮詢服務: 報名期間9/14(二)17:00起至9/18(六)中午12:00止,線上免費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樹冠露臺沉浸式聲音裝置:自由入場,免費參與
注意事項
- 每次諮詢約20分鐘,每梯次限1位觀眾參與諮詢。(親子或家族成員可共同參與)。
- 每人限報名1梯次,經報名登記後不能變更。
- 報名成功者,請提早於現場報到;每梯次將於活動開始前10分鐘前開放報到;如活動開始前5分鐘尚未報到者,名額將釋出提供現場民眾候補。
- 本活動內容涉及個人隱私,請斟酌參與。
- 本活動將進行現場平面攝影及動態錄影紀錄,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本場館進行拍攝、製作及公開播送本活動影片,因此登記觀眾須簽署於「肖像授權書」同意肖像權露出相關事宜。在不涉及隱私的情況下,本影像紀錄以藝文推廣或非營利性之目的。
- 主辦單位保留本活動變更權利,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佈之。
本活動與巴黎市立劇院共同合作。
特別感謝:
藝術家介紹
陳宜君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跨戲劇、舞蹈、肢體、行為、即興演出,在劇場、野台、環境與場域間探索身體存在的價值。2015年與音樂家大恭成立<野漫空間>,共同耕耘一塊渴望自在生活、獨立、自由的創作野地並持續經驗、實驗及流浪演出。近年多以舞蹈即興方式嘗試與場域及跨界對話,在當下的鍛鍊中,如實覺察與選擇,在無常的信任裡創造與湧現。
「舞蹈,一直是我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身體則是最好的介質,學習回到自己,好好做人,好好生活與土地緊緊連結,生命就像河流一樣,會帶領我去到該去的地方,而我能做的就是讓身體自由。」
童謹利
2003年習舞,自此踏入劇場的黑盒子魔力中,2013年成為專職演員迄今。長期與南部地區大小劇團合作,擁有演員與舞者雙重身分,善用肢體表達情感,常將二者交織於表演之中,近年開始邁入編導的領域,期許成為更多元的表演創作者。
林娣蒂
來自印尼中爪哇,定居臺灣約17年,現居高雄市,目前為高苑科技大學外籍學生輔導員。
劉麗娜
漂洋過海嫁來臺灣20年的印尼媳婦,熱心助人的她在漁民服務中心、漁業署、移民局...等單位,擔任印尼翻譯人員,同時,也在高雄廣播電臺、漁業廣播電臺當印尼主持人。
「我叫娜娜來自印尼,嫁到臺灣20年,公公和老公長年出海,留下我和婆婆一起生活,我婆婆不識字,只會說臺語,我也只會用印尼話溝通,因為語言的障礙造成生活不適應,讓我內心感受到非常孤單、想家。 後我開始報名參加外籍配偶生活適應班,除了學習語言也結交了許多朋友,讓我開始對在臺灣的生活感到希望。我也慢慢去上課臺灣城府開的課程給新住民比例母語教學培訓,通譯課程,廣播等等讓我學習很多,現在我在臺灣的生活很精彩,除了當母語教學介紹我們母國的文化,我也當廣播員印尼節目,還有幾個單位需要印尼通譯他們打電話給我。現在的我在臺灣不孤單了,我也感謝上帝和我身邊的人鼓勵我,幫我加油打氣讓我現在更愛臺灣了。」
劉建華
臺灣豫劇團當家小生,高雄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出生戲曲世家,自幼熱愛傳統戲曲,就學高雄女中期間創辦豫劇社;2001年考入楊麗花歌仔戲團第三期藝生,師承楊麗花女士。2005年考入臺灣豫劇團,以優異的表現逐漸嶄露頭角――2007年挑樑於年度大戲《慈禧與珍妃》飾演光緒一角,初鳴驚人;其後擔綱青春版《秦少游與蘇小妹》、《杜蘭朵》、《唐伯虎點秋香》等,受到廣大年輕觀眾喜愛,將其號為「豫劇王子」。近年於臺灣豫劇團主演戲碼包括:豫莎劇《約束》、《量·度》、《天問》;傳統經典《梅龍鎮》、《一樹紅梅》;新編豫劇《蘭若寺》、《觀音》等。支援主演奇巧劇團跨界作品《Roseman玫瑰俠》、《我可能不會度化你》、《未來處方簽》、《鞍馬天狗》等演出,皆有傑出表現。
林瑋萱
是為聽障創作者,創作卻是十分音樂性。用對比強烈的色塊在畫布上恣意拼湊,形成一幅幅具有詩意與節奏感的圖像,是最擅長的風格。在作品當中經常出現不經意的點、線與圓,主要都是來自於生活中各種物件的簡化形象,甚至是抽離形象的。
王國仁
不同於多數中生代的藝術家多傳承自學院系統的美學教育,王國仁的藝術養成接近素人式的自我學習探索、突破預設格局、基礎框架的包袱,從街頭噴漆塗鴉回到筆刷繪畫,身兼藝術家、靈感應、心靈導師三位一體的角色;創作中時常在畫面中留下的符號、代號(線索),也將藝術帶進社區,用創作與熱情持續感動大家。
周書毅
從身體出發,用舞蹈作為與世界溝通的語言,關注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過往的創作及行動中,善用跨界力量的特性,強烈表現在藝術公共性上的著墨。編創聚焦叩問生命的價值,反映個人或群體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的狀態,提出「屬於亞洲的身體語彙」,並以劇場、非傳統劇場、舞蹈錄像等形式呈現,持續以移地移居創作的方式遊走各地。2020年,受邀擔任衛武營首位駐地藝術家,移居南方。
王榆鈞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現為音樂創作者,藝術家、電影及劇場配樂家、歌者。持續走在邊界,喜歡觀察存在於生活周遭的事物,讓日常的片刻轉化成音樂裡各種表情。近年特別關注實驗聲響與身體的對話、影像共同創造出的內在聽覺空間,在詩句縫隙間的音樂風景。探究時間軸線裡往未來未知的聲音,同時也向著古老大地的呼喚。期待能繼續在世界不同角落創作,紀錄當下空氣裡的振動,以及生活的氣息;在詩與歌的脈絡裡找到一種文化對話的方式。
已出版音樂作品有《凹》EP、《沙灘上的腳印》概念專輯、生命幻想曲之《初生》《長大的那一天》《消失》劇場音樂繪本專輯、王榆鈞與時間樂隊《頹圮花園》、王榆鈞與時間樂隊《原始的嚮往》專輯、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同名展覽音樂專輯等。近期配樂作品有電影《訪客》、《野雀之詩》, VR《留給未來的殘影》,短片《須菩提的眼淚》、《肇事者逃逸》、《謎絲》,《Break and Break !無用之地》周書毅身體錄像展演,吳耿禎《穿牆術》、劇場作品《阿忠與我》等。
- 藝術諮詢服務: 報名期間9/14(二)17:00起至9/18(六)中午12:00止,線上免費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樹冠露臺沉浸式聲音裝置:自由入場,免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