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臺灣舞蹈平台】蒂摩爾古薪舞集X林文中《去排灣》選粹
《去排灣》展演於部落內外,對比傳統樂舞,《去排灣》不僅打開劇場空間、打開觀眾,更是打開身體。——表演藝術評論台/紀慧玲
《去排灣》非僅為一齣可看、可跳、可拍、可參與的作品,更是藉由欣賞舞蹈劇場的行為過程來回應觀演關係與當代原住民族創作的身體空間。——表演藝術評論台/楊智翔
這份「傲然」的姿態,或可便稱為此作的基調。看似「親民」的表面,卻是最大成功的地方!蒂摩爾古薪長年的舞者訓練和舞團一貫的昂然風格,也是此「貴族」氣的因素之一吧。——ARTALKS/鄒之牧
我們大聲唱排灣族古謠,與大家遙想部落的過去
我們用盡全力呼吸,用生命跳出排灣族可能的未來
蒂摩爾古薪舞集在2020年時,首度邀請客席編舞家林文中的創作《去排灣》,開創排灣族當代劇場的可能性。這次是作品在高雄首次演出,挑戰衛武營榕樹廣場的公共空間,創造一次不同過往的聲響視覺經驗。
在《去排灣》中,表演者們的聲音就是音樂,由聲線發展出表演者們獨立及群體的身體發展,在排灣族傳統古謠與肢體中,交織出獨一無二的排灣族當代語彙,於非典型劇場的演出模式。
《去排灣》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參訪部落的作品;也是一個試圖「去除」關於原住民舞蹈刻版印象的全新當代排灣樂舞創作,是專為國內外的實驗或特定空間設計的舞蹈節目。駐團藝術家林文中盼望大家看到貼近生活的、沒有裝扮的、去風情化的排灣樂舞,也順帶提出「傳統樂舞的辨別/定義」、「欣賞異文化的距離/心態」、「原民樂舞與社會/政權的關係」等等問題跟大家討論。誠如他在排練時,常叮嚀舞者:「要跟觀眾在一起!」,《去排灣》是個平易近人的當代排灣樂舞創作,也是一個表演者與觀眾一起完成的互動作品。我們由衷希望看完這個作品,你離排灣的距離更近了、關係也更親密了,即是創作這個作品最大的意義。
本作品獲選參與2022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演出。
演出暨製作團隊
團長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
舞蹈總監|巴魯.瑪迪霖
駐團編舞家|林文中
排練指導暨演出者|楊淨皓、舞祖.達卜拉旮茲
演出者|江聖祥、賈西亞、康書瑄、王秋茹
服裝設計|林文中
劇照攝影|巴卅席
團務經理|邱書婷
藝術家介紹
蒂摩爾古薪舞集
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是臺灣第一支以排灣族當代為主體的職業舞團,2006年由團長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Ljuzem Madiljin)創立,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擔任舞蹈總監暨編舞家,舞團堅持以古謠的律動舞出當代,以歌入舞、以舞引歌,展現專屬排灣的身體符號,成為臺灣獨樹一格的當代舞團。
創團15年來,蒂摩爾每年舉辦駐館計畫、部落巡演、校園巡演及劇場演出,累積至今國內正式演出119場、海外演出126場、推廣演出300場,持續開啟臺灣藝術傳播的可能性,同時在部落舉辦「蒂摩爾藝術生活節」,引領國際藝術家走進部落,對蒂摩爾而言,表演藝術不再只限於舞台,藝術同時在部落裡,在生活裡。
駐團編舞家-林文中
曾擔任過國內外許多舞團舞者,包括世界著名的比爾提.瓊斯舞團。紐約村聲週報讚譽為「超級舞者」,美國舞蹈雜誌稱其「無比的力量與控制能力」,2008年創立林文中舞團,發表「小」、「南管」與「流體」等系列作品,並帶領舞團前進許多重要國際性藝術節,台北時報稱其「擁有頂尖編舞家所具備的才華,其舞作與舞團更為台灣其它的小型表演團隊,提昇了標竿」。作品《長河》榮獲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作品,並於2015年獲選為臺灣表演藝術雜誌年度人物,稱其「從『小』到『大』,理性前進,務實不華,冷然獨特」。譯作有〈舞蹈意象與身體訓練〉、〈伸展解剖〉,現為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攝影|巴卅席
了解更多
【2022臺灣舞蹈平台】蒂摩爾古薪舞集X林文中《去排灣》選粹
《去排灣》展演於部落內外,對比傳統樂舞,《去排灣》不僅打開劇場空間、打開觀眾,更是打開身體。——表演藝術評論台/紀慧玲
《去排灣》非僅為一齣可看、可跳、可拍、可參與的作品,更是藉由欣賞舞蹈劇場的行為過程來回應觀演關係與當代原住民族創作的身體空間。——表演藝術評論台/楊智翔
這份「傲然」的姿態,或可便稱為此作的基調。看似「親民」的表面,卻是最大成功的地方!蒂摩爾古薪長年的舞者訓練和舞團一貫的昂然風格,也是此「貴族」氣的因素之一吧。——ARTALKS/鄒之牧
我們大聲唱排灣族古謠,與大家遙想部落的過去
我們用盡全力呼吸,用生命跳出排灣族可能的未來
蒂摩爾古薪舞集在2020年時,首度邀請客席編舞家林文中的創作《去排灣》,開創排灣族當代劇場的可能性。這次是作品在高雄首次演出,挑戰衛武營榕樹廣場的公共空間,創造一次不同過往的聲響視覺經驗。
在《去排灣》中,表演者們的聲音就是音樂,由聲線發展出表演者們獨立及群體的身體發展,在排灣族傳統古謠與肢體中,交織出獨一無二的排灣族當代語彙,於非典型劇場的演出模式。
《去排灣》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參訪部落的作品;也是一個試圖「去除」關於原住民舞蹈刻版印象的全新當代排灣樂舞創作,是專為國內外的實驗或特定空間設計的舞蹈節目。駐團藝術家林文中盼望大家看到貼近生活的、沒有裝扮的、去風情化的排灣樂舞,也順帶提出「傳統樂舞的辨別/定義」、「欣賞異文化的距離/心態」、「原民樂舞與社會/政權的關係」等等問題跟大家討論。誠如他在排練時,常叮嚀舞者:「要跟觀眾在一起!」,《去排灣》是個平易近人的當代排灣樂舞創作,也是一個表演者與觀眾一起完成的互動作品。我們由衷希望看完這個作品,你離排灣的距離更近了、關係也更親密了,即是創作這個作品最大的意義。
本作品獲選參與2022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演出。
演出暨製作團隊
團長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
舞蹈總監|巴魯.瑪迪霖
駐團編舞家|林文中
排練指導暨演出者|楊淨皓、舞祖.達卜拉旮茲
演出者|江聖祥、賈西亞、康書瑄、王秋茹
服裝設計|林文中
劇照攝影|巴卅席
團務經理|邱書婷
藝術家介紹
蒂摩爾古薪舞集
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是臺灣第一支以排灣族當代為主體的職業舞團,2006年由團長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Ljuzem Madiljin)創立,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擔任舞蹈總監暨編舞家,舞團堅持以古謠的律動舞出當代,以歌入舞、以舞引歌,展現專屬排灣的身體符號,成為臺灣獨樹一格的當代舞團。
創團15年來,蒂摩爾每年舉辦駐館計畫、部落巡演、校園巡演及劇場演出,累積至今國內正式演出119場、海外演出126場、推廣演出300場,持續開啟臺灣藝術傳播的可能性,同時在部落舉辦「蒂摩爾藝術生活節」,引領國際藝術家走進部落,對蒂摩爾而言,表演藝術不再只限於舞台,藝術同時在部落裡,在生活裡。
駐團編舞家-林文中
曾擔任過國內外許多舞團舞者,包括世界著名的比爾提.瓊斯舞團。紐約村聲週報讚譽為「超級舞者」,美國舞蹈雜誌稱其「無比的力量與控制能力」,2008年創立林文中舞團,發表「小」、「南管」與「流體」等系列作品,並帶領舞團前進許多重要國際性藝術節,台北時報稱其「擁有頂尖編舞家所具備的才華,其舞作與舞團更為台灣其它的小型表演團隊,提昇了標竿」。作品《長河》榮獲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作品,並於2015年獲選為臺灣表演藝術雜誌年度人物,稱其「從『小』到『大』,理性前進,務實不華,冷然獨特」。譯作有〈舞蹈意象與身體訓練〉、〈伸展解剖〉,現為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攝影|巴卅席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