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螢光色的大男孩 | 尤洞豆設計專訪
設計師尤洞豆反戴著球帽,坐在咖啡店的沙發椅上,露出韓星般黃金比例的笑容,十足陽光大男孩的形象,好像有一種「叛逆」能被輕易原諒,或是被鼓勵的魔力,就像他奇怪的筆名,有點可愛、有點搗蛋。
一談到2016年「青少年戲劇營」的主視覺設計,他自信、專業又善於表達,流暢地介紹作品發想的歷程,希望透過文宣傳達一股狂野、跳Tone的感覺,營造比較設計感,甚至有點怪的意象。
其實,這已經是洞豆和衛武營合作的第三年,2011年,他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原本是個網頁設計師,後來跨足平面設計、動畫、T恤等多種領域,2013年末,他決定搬回高雄成立設計公司。他說,他一直喜歡這裡,雖然南北設計品項仍有落差,但無分好壞,只期待能為這裏帶來一點貢獻。所以尤洞豆常常為朋友的劇團製作設計,用自己的力量協助他們發展。正巧因為一個劇團朋友的推薦,2014年起,洞豆就參與月訊的第一次改版,直到現在,他為不同主題的需求,嘗試各種風格迥異的設計。
今年洞豆和衛武營討論「青少年戲劇營」的主視覺設計,「他們希望在表現上能夠有所不同,用色可以強烈、鮮豔,甚至有點特異獨行。」他畫了一個藍色螢光線條的年輕人,前方有一個粉紅色手持的望遠鏡,左腦還有一抹黃色的雲,佈滿網點。他刻意讓望遠鏡和青少年間保持一段合適的距離,像是自己手拿,也像是藉由別人協助,看得更遠。「青少年的眼界因此開闊起來,呼應這些年輕人過去沒有嘴巴,不能也不敢自由發聲的形象。」他說
不自覺我就畫出可愛的圖
一般來說,洞豆第一次提案會準備三款截然不同的選擇,有比較保守,也有比較創新,他讓客戶從中討論,再由一個主要的版本延伸。這一次他嘗試拼貼、插畫,或純粹用線條表現,當風格確定後,就在類似的提案中抓取每個顏色,直接進到電腦裡調整,算是建構型的設計師。「他們要顛覆外界對傳統官方宣傳品的印象」,如同活動主題「讓青少年自由發聲,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文宣內還有一顆頭,上面爬了一隻尼斯湖水怪?」
「對對對!我放了一些無俚頭的圖,或是自己改寫文案,加入『超棒der』這種年輕人用語,更符合整個感覺,衛武營懂,也沒有問原因,創作者的自由度很高。」
洞豆喜歡不同嘗試,設計和插畫都一樣,「但不自覺我就會畫出可愛的圖,甚至是標準字也是,雖然自己很喜歡,也常被稱讚可愛,不過,我本身有點想跳脫。」他說,「好矛盾,其實我希望可以成熟一點啦!」洞豆露出招牌笑容說。
*全文同步刊載於衛武營9月月訊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2024臺灣舞蹈平台】開始跳舞與繼續跳舞的人們
從花蓮遠道而來的TAI身體劇場,其舞作《啪啪喀》選在半戶外場地――衛武營樹冠大廳東側露台演出。身處其中,雖然身體依然被水泥盒子包圍,但能看見天色變化,縮著身體感受冬季寒風,聽見吱吱喳喳鳥叫聲。在人造物與自然這兩組關鍵字的相互迴盪間,舞者們敲著分解開的太魯閣族木琴琴鍵,現身繞行場中。
勇於跨越的新時代假聲男高音
在漫長的古典音樂史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其中一個話題莫過於「閹歌手」(castrato)其人其聲。而比利時導演柯比奧(Gérard Corbiau)於1994年推出的電影《絕代艷姬》,因聚焦十八世紀閹歌手巨星法里內利(Farinelli,本名Carlo Broschi),成為許多愛樂者認識此一現象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