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雲門50 鄭宗龍《波》-潛行冷酷異境
我很少在觀看舞蹈節目前先做功課,通常都是直球對決,不喜歡的過一陣子也記不得了,奉行達爾文「物競天擇」之說,也不佔記憶體。
舞者將每一吋肌肉、每一個關節,都化成了波。——雲門50 鄭宗龍《波》看舞筆記
作爲一個偏食的觀眾,我絲毫不在乎作品用了哪些科技手法,那是創作者的功課,我只關注眼前看到的即可,如同饕客,我儘管享受大廚端出的美食,吃下肚,然後滿足。而身為雲門資深觀眾,我總是將舞團的一切視為一條長河,而非僅是眼前的短短波動。
踩在黑暗之中,不再畏懼深淵: 丞舞製作團隊十週年鉅獻《深深》
若說丞舞製作團隊的第一支舞《浮花》,是生者凝視死亡的光輝,溫暖而深刻倒映在世間的舞作;那麽他們十週年的最新作品《深深》,或可視為一張鏡子,與《浮花》對視,從死亡回看生者,展現黑暗的力量與震動。
【武營來開槓】|講座側記5、6月
說是舞蹈,但更多是身體的探索心得。5、6月【武營來開槓】分別找來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從人體的206塊骨骼逐步探問肢體與感官的連結,拆解編舞脈絡,也帶領大家理解人類如何透過舞蹈打開身體的無限可能。而驫舞劇場編舞家蘇威嘉則從年紀切入,探究生命經驗如何積累出豐富的身心狀態,以及看不懂舞蹈的人,又為什麼該暫時放下排斥,試著親身體會看看?
《千禧之龍》—寫給千禧世代及疫後眾生的情書
有別於西方傳說中邪惡的龍,龍在東亞文化圈中,是尊貴的帝王化身,還是吉祥的兆頭。若新生兒生肖為龍,更是載滿祝福與期許降落凡間。
從亞洲躍向世界的舞蹈風景
走過疫情下的這三年,12部舞蹈電影短片在此誕生。透過跨國共製的方式,用舞蹈影像的創作持續展演的動能,從亞洲向世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