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The Second Woman: 24小時內的百態人生
文|莊增榮 (現任職澳洲Yirramboi藝術節)
The Second Woman創作團隊改編美國名導約翰.卡薩維蒂,1977年的知名電影作品《首演之夜》的其中一幕, 講述主角身位女性又是一名女性舞台劇演員,因為自覺年華老去而人氣大減,在排練《The Second Woman》舞台劇的紐約首演時崩潰了,電影裡女人追問著男人對她的想法如何?金鐘影后朱芷瑩將化身為她,瘋狂地在24小時內,沒日沒夜,一連追問了100位男人。
舞台上,一座透著粉紅色光的房間,女子等著一名男子的來訪,房間右側是及地等高投影幕,同步上映著鏡頭內的另一種視野。
一位位輪番登場的男主角,觀眾對他們一無所知,女主角與每一位走進場的男士,角力著兩人在感情裡的權力關係,劇中似曾相識的口角對話,刺人難耐的靜默片刻,甚至是素人演員的真情流露,都映照著我們個人曾經歷過的情愛時光。
下一個男人是什麼樣的模樣,和女主角的化學反應又會如何,是觀看The Second Woman令人上癮的秘密,只因為它太真實了,根本不能單純地只稱它是一齣戲。
節目文案提及借鏡行為藝術的精神,讓兩人在眾目注視之下,進行十分鐘的情感交流。別於約翰˙卡薩維蒂的電影,從編劇、執導到製作都由男性主導,The Second Woman作品融合行為藝術、劇場及電影元素,原創團隊及執行成員全是女性,由二名女性攝影師來補捉主角和每一位神情,同步投影在銀幕上;同一現場,觀眾關注的舞台演出才是核心重點,每一個人都變成了窺探者,近距離地觀察女主角如何微調她的表演,同時看著每一個男主角如何應變及決定他的詮釋方式。身為觀眾,我們一來擔心她,二來又打量著他們。或許,你以為看的是金鐘影后朱芷瑩的舞台表現,但另一面勾引出的卻是在男人主導的世界裡,男人和女人的權力關係,透過不斷反覆的情節,一一看見各種男人的樣貌。
而我個人甚為期待的是,亞洲版本的The Second Woman中的臺灣男人們,究竟都會是像傅恆大人般的暖男,還是像腹黑乾隆帝呢?
The Second Woman從11月2日晚上7點開始,場內不清場,觀眾隨時停留觀看或離場,每兩小時女主角得以休息15分鐘。只要你是生理男性或是酷兒男性,你都有機會上台用你的方式詮釋男主角Marty (報名後台入口走這邊);你也可推坑你親朋好友,然後搬板凳台下坐。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捨下古典樂苦練手風琴,吳詠隆靠執著走出探戈音樂一片天
吳詠隆是臺灣極少數專業班多鈕手風琴演奏家暨探戈音樂家。原本主修長笛,大學畢業時意外聽到班多鈕(Bandoneon)多變且情感豐沛的音色,立刻愛上,捨下熟悉的古典樂器,隻身飛往阿根廷全心學習班多鈕,不但成為亞洲第一位奪下德國克林根塔爾手風琴大賽冠軍的演奏者,還前往日、韓、港、中、馬來西亞等多地演出,是台灣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探戈演奏者之一。
妳敢不敢,不愛任何人——蔡佾玲的《海妲.蓋柏樂》
在進入戲劇系之前,蔡佾玲從未真正思考過「外貌」這件事。過去在女校長大,沒有異性的對照,也不覺得需要特別打扮,一切相對自然。然而十八歲進了戲劇系、開始接觸角色分,她才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長相會成為很多事情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