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馬汀‧薛雷夫 21世紀芭蕾藝術先鋒
『他的舞編擺盪在嚴肅與諷刺漫畫,憂鬱沈重與輕快飛揚之間,肆無忌憚、創意十足的手法令人瞠目。 不管呈現在舞台上的是青蛙亂蹦、烏鴉、火鳥亂飛,還是不討喜的深沈之作, 他的舞團都發火發熱』 (註1),這是德國3sat文化電視台對現任萊茵河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 am Rhein)舞蹈藝術總監馬汀‧薛雷夫(Martin Schläpfer) 的簡潔介紹。
近幾年,來自瑞士的薛雷夫(Martin Schläpfer) 在德國舞界疾速竄紅, 聲望可與當代荷蘭編舞老前輩漢斯‧馮‧麥那斯( Hans von Mannes)並駕齊驅。這位儼然已是重量級的編舞家,出生在沒有任何藝術背景的務農家庭,從小的志願其實是當溜冰選手,根本未曾想過要跳舞。在一次溜冰受訓中,正巧一位舞蹈老師經過看到他,為之驚艷,便「誘拐」他去上芭蕾舞課,他就這樣陰錯陽差地走上這條「不歸路」。薛雷夫真有過人的天賦,雖然15歲才開始受舞蹈訓練,短短兩年就在『Prix de Lausanne』國際舞蹈比賽中嶄露頭角,獲獎學金到倫敦皇家芭蕾舞學院繼續進修。回國後,受到編舞家Heinz Spoerli的賞識,被延攬到巴賽爾芭蕾舞團當獨舞舞者。
不隨波逐流的編舞家
1999年他從獨舞明星一下子晉身為美茵茲國家劇院(Staatstheater Mainz GmbH)的芭蕾總監與首席編舞家,一待就是十年。在他的帶領下,原本面臨存亡邊緣的舞團,不但起死回生,更躍升為具有國際水準的一流舞團。薛雷夫在美茵茲小城的苦心經營與成功,漸漸受到矚目。2009年被委以萊茵河德意志歌劇院舞蹈藝術總監的重任,同時負責杜塞道夫與杜依斯堡兩個城市近50位成員之多的舞團。當大家還在懷疑他是否有能耐一人帶領這兩大舞團之時,他推出詮釋盧托斯瓦夫斯基第三交響曲的『Sinfonien』舞作,獲2009年度浮士德戲劇獎中的編舞獎項,這張漂亮的成績單,使一切疑慮頓時煙消雲散。去年多位歐洲資深舞評家受柏林舞蹈雜誌(Tanz)之邀票選『年度編舞家』,薛雷夫因其『不斷尋找與改變創作風格的不妥協態度』,被認為『是無法估量、 不隨波逐流的編舞家』,而雀屏中選,對年屆知命之年的他實是一大肯定。
薛雷夫有典型瑞士人的特質,說話慢條斯理,做事不急不慍。外柔內剛的他, 是個出了名的完美主義者,雖對自我與舞團成員要求嚴竣,但從不擺架子。之所以能在麥茲小城,打出一片自己的天空,除了辛勤耕耘外,還可歸因於他所堅持的「三不」原則: 不墨守成規,不迎合觀眾,不拘泥於形式。這不僅體現在藝術創作上,在經營舞團上亦如是。
他認為古典芭蕾若要生存,就必須跟著時代走。帶的雖是芭蕾舞團,卻一如碧娜鮑許、莎夏瓦茲等人的舞團,擁有跨文化特色,成員來自世界各地20餘國, 從19到40歲的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齡、體格特質與舞蹈訓練經驗,匯集在一起,使舞團充滿旺盛活力。
此外,他意識到,要提高舞團的魅力與知名度,不但要有高水準的演出,還要多產。當大部份歌劇院的舞蹈總監每季推出三部新作時,薛雷夫比別人更加倍努力,每季推出四、五部個人新作,並不時搭配年輕客席編舞家的插花小品,與當代頗有名氣的前衛舞編如Lightfoot/León,Regian van Berkel,Teresa Rotemberg等人的作品。如此一來,節目頓時變得豐富多元,不再局限於一成不變的傳統舞碼如『天鵝湖』、『胡桃鉗』, 頻頻吸引媒體的關注,許多原本不常進劇院的麥茲民眾也都成了忠實舞迷。尤其是2004/2005那季,他一口氣推出六齣新作,部部都展現高度精湛的舞蹈技巧與多面向的創作風格,舞評家為之傾倒,觀眾為之驚歎。電視台競相報導播放,歐陸各大藝術節邀函接踵而至。
靈活擷取各派音樂入舞
薛雷夫很少作敘事性的芭蕾舞劇,抽象的舞蹈語言承襲新派古典芭蕾(neoclassical Ballett)的始祖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及當代荷蘭編舞大師漢斯‧馮‧麥那斯。在他許多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這兩人經典大作的影子。儘管如此,薛雷夫並不拘泥於新派古典芭蕾的形式,現代舞、舞蹈劇場,以及其他的舞蹈風格,都廣為吸納。
激發他創作靈感的泉源,主要來自於音樂。學過小提琴的他,對音樂有高度的敏銳感受,不管是哪個時期,哪個流派的音樂,薛雷夫都能深入肌理結構,掌握其中精髓,汲取韻律給與的動力,將舞者的身體,或化為音符,或和音樂相呼應,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音樂不再只是營造舞台氣氛的背景陪襯,而與舞蹈結合地絲絲入扣,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他用巴哈未完成的傑作『賦格的藝術』(Die Kunst der Fuge)所編的同名舞作,受到普遍的肯定,已位列芭蕾舞卡農,可說是經典之作。雖然,也用舒伯特、門德爾松(Mendelssohn)等古典、或浪漫派的音樂,然而,有別於其他古典芭蕾出身的舞者或編舞家,他喜歡像個探險家,四處逛唱片行尋找音樂的新大陸,並大膽地採用現代樂作曲家的前衛曲目。如波蘭作曲家維托爾德•盧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 1913-1994) 以運用多種的現代音樂技巧如序列音樂技法、自創的「機遇音樂」等著稱,也許正因曲子結構複雜,儘管受到廣泛喜愛,卻從未被拿來編舞過。薛雷夫詮釋其『弦樂四重奏』(Streichquartet),這驚人之舉,讓人錯愕在先,嘆服在後。此作,不但獲莫斯科波秀爾劇院(Bolschoi Theater) 的『Prix Benois de la Danse』 舞蹈獎 ,還被荷蘭國家芭蕾舞團列入該劇院的固定舞碼。
又如古典音樂前衛派代表作曲家吉爾及•利格提(György Ligeti, 匈牙利人 1923-2006)綿密又透澈的旋律;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 (Alfred Schnittke猶裔俄國作曲家,1934-1998)深入現代人內心精神衝突的極端尖銳音效,阿沃•帕特(Arvo Pärt愛沙尼亞作曲家, 1935-) 超凡脫俗的性靈聖樂,都是他的創作素材,舞風隨著音樂的脈動而呈現不同的深度與風貌,新意得以層出不窮,每每給觀眾意想不到的驚奇 ,更讓舞評家著實傷透腦筋,不知該如何將他定位才好。
尋求內外結合的舞蹈語言
風格不定與多樣化是薛雷夫的獨特之處,這不單單歸因於,他從不為一時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視原地踏步走為禁忌的創作態度,更是他想向開創新派古典芭蕾的大師巴蘭欽看齊,打造21世紀的芭蕾舞藝術。為此,他不斷地嘗試與找尋貼合現代精神的舞蹈表現形式。
他曾坦言:『我想找尋的,非中庸之道,而是一種新的、強烈至極的舞蹈語言,它必須是內在與外在的同時結合-情感深入內心,身體則極度外放。』 (註2) 正因對內在情感與外在身體「極致」表現的渴望,不論是甚麼樣的題材,都要求舞者充分發揮高超的舞蹈技藝, 讓人目不暇給,歎為觀止。 他認為,唯有用精湛的舞技才能創造出有距離的美感,也才能感動觀眾。
儘管如此,他的舞作卻不流於馬戲團的雜耍伎倆,在眩目耀眼的表象背後,總隱含著一絲哀愁,即使在對生命歡樂稍縱即逝的哀嘆中,也依然能莞爾一笑。如此擺盪在輕快與深沈之間,嚴肅與逗趣之間,愁中帶點樂,喜中含點憂,一如他好思冥想卻不失幽默的性格。是否薛雷夫能如願以償,成為開啟新紀元芭蕾舞蹈藝術的大師,著實讓人拭目以待。
註1 資料引述自 http://www.munzinger.de/search/portrait/Martin+Schläpfer/0/26198.html
註2 資料引述自 http://www.goethe.de/kue/tut/tre/de6823426.htm
本文出自PAR表演藝術雜誌219期,2011年參月號,作者林冠吾。
推薦閱讀
雖然高雄不下雪,但我們有學姊-《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1987年,有一隻死去的藍鯨被海浪沖上加拿大的岸邊,人們決定原地把鯨魚埋起來,二十年後再挖出來,以求一副完整鯨魚骨骸。 「20年?埋上20年?」我心想「這太驚人了,人們要對環境的穩定多有信念,才會做出這種橫跨20年的決定」
從《瑪儂.雷斯考》到《法斯塔夫》—你所不知道的精彩巧合
最近這兩個月,高雄衛武營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分別要上演19世紀末的兩齣經典義大利歌劇-普契尼的《瑪儂.雷斯考》以及威爾第的《法斯塔夫》。這兩齣歌劇乍看之下沒有什麼關聯,但事實上這兩部歌劇從創作初始到首演安排都出現了一些有趣的巧合。直到這次在臺灣兩地上演,似乎也在冥冥中重演著這樣的巧合。這究竟是怎回事呢?請聽我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