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2020臺灣舞蹈平台-「舞蹈書寫工作坊」觀察報告
文|蔡瑞伶 Stella TSAI(2020臺灣舞蹈平台觀察員)
繼上一屆舞蹈書寫工作坊直截了當切入書寫本身,這次的工作坊展開更多元面向的接觸,讓這些來自相關/非相關領域的一般大眾,能有如此機會去接觸舞蹈的不同面向。
撇除我沒參加到的舞蹈影像(私以為在這影音掛帥年代,舞蹈影像是最不能忽略的舞蹈藝術觀看視角,能有這樣的工作坊,對於觀看本身是很重要的幫助),9月19日的三場書寫分享,從舞蹈基本知識、觀看方式、到駐地的書寫模式分享,正好由淺而深的讓學員明瞭兩件事:1. 書寫的意義:透過這個舉動能深入了解一項藝術的始源、培養觀察力與分析力;還能針對與演出相關的場域、創作者思考脈絡、討論的議題、美學的堆疊結構等,做出進一步的觀察與討論,而書寫正是延續這層討論最直接又具深度的方式。2. 看表演的意義:透過魏琬容老師的簡易分析,就能探知一場芭蕾演出蘊含多少層次的美學和意涵的表達,回扣至曾經看過的表演,是否有什麼細節容易在當下錯過?下次是不是要多注意什麼?是對觀看表演藝術最直接又顯著的深化。
9月27日的兩堂課又更直探舞蹈核心,透過編舞者直截的身體帶動、舞評透過影片範例帶動書寫的思考討論,挖出這群學員深藏心裡的疑問和感受,且事實證明他們不僅樂意打開心胸、解放肢體,更願意分享內心確定/不確定的想像,並接受在表演藝術世界裡有著沒有對錯的廣泛可能性。有趣的是,在最後一堂書寫課時,終於有人提出關鍵問題「為什麼要書寫?」「如果我就是金魚腦,看完就忘了,書寫又有什麼用?」我想這些提問將本次工作坊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這些問題正如同所有以書寫回應編舞家的舞評、心得撰寫者;編舞家透過舞蹈(藝術)表達想討論的議題,藉由評論或媒體的文字帶來議題的討論、藉由電子或紙張讓議題與觀看者進行更深一步的對話和互動,進而讓議題在這樣綿延反覆的交流和對話中,被流傳與討論下去。(一如傳說的誕生。)所以當有人對「為什麼要書寫?」拋出疑問,其實就對舞蹈書寫本身拋出了對話的題材了,這個舉動就跟書寫這個舉動一樣,對表演藝術拋出對話的題材,邀請大家進入這場關於議題、美和藝術的對話,別具意義。
曾有人說:「今天宣告向紙道別,就如同人類學會寫字,而隨便挑選一天決定不說話一樣。」如同這位學員也對書寫的疑問,因為書寫太過理所當然,而容易流於文字的堆砌或任務的完成。但因為書寫工作坊的舉辦,讓各種不同領域、背景、喜好的人類齊聚,而能回頭省思書寫的本意,進而呼應觀看表演藝術的本意—這不只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美學震撼,而是一場對於創作內容的議題,或創作者想拋出的討論,所進行的關注和討論,也因而揭示了「想法交換」是一件多麼珍貴與重要的舉動。透過表演藝術,帶動了人與人的想法交換,再透過書寫、討論,延續這場對話與思想交流。透過工作坊激發這20餘人的想像開發和思考刺激,就有機會帶動另外20餘人(或更多)的對話,從而印證了這檔工作坊舉辦的意義。從這個觀點來看,其實書寫本身並非重點,刺激思考、打開想像、給予更多元與領域的觀點(甚至擴及其他藝術領域),才會帶來更多元有趣的書寫觀點,讓舞蹈作品的內涵討論更廣、更大面向地被流傳下去。
蔡瑞伶
高雄人,自由寫手、偶爾編輯。做過雜誌、待過影展,鍾情電影和旅行,習慣用書寫緩解資訊焦慮,藉旅行安撫枯萎的心靈。現任衛武營《本事》雜誌主編,曾任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十年馬戲夢》專刊主編,以及衛武營臺灣舞蹈平台、台北電影節、臺中動畫影展等節目專刊文字編輯。專長藝文、設計與表演藝術領域的書寫,文字作品散見於各大紙本刊物與線上誌。
閱讀更多:
推薦閱讀
【2024臺灣舞蹈平台】如何越界,怎樣親密
在舞作《圓》的開頭,既是編舞也是獨舞舞者的Olé KHAMCHANLA(奧萊・康詹拉)於黑暗中現身,手勢在空氣中如魚般游動著,還不確定一切將發展成什麼。漸漸的,有些可供辨識的動作元素逐漸上身,例如上身的手指、手腕和手軸彎折的角度,下身的腳踝勾起,以及身體朝雙側撐開的張力等,都能讓人聯想起寮國或泰國著名的傳統舞蹈身法。
觀看阿喀郎.汗《吉賽兒》的五種方法
阿喀郎·汗原籍孟加拉,1974年生於英國,7歲學習印度卡達克古典舞。14歲演出彼得·布魯克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 ,融合卡達克與現代舞肢體,融合敏捷與沈穩、東方與西方,是上世紀末英國力推的舞蹈金童,也是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的舞蹈總監,與臺灣關係密切,作品曾經八度來臺,還幫雲門舞集編創了《迷失之影》,與許芳宜合作《靈知》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