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專訪《波麗露在高雄》:「還有觀眾沒看過,舞作就是新的」
採訪及文字整理|自由寫手 Mavis YUE
總監篇:衛武營首次帶著表演藝術出走
波麗露在高雄呈現是一個必然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說:「從周書毅答應南移到高雄當駐地藝術家那天起,我們就知道有一天波麗露要在高雄,成為街頭最漂亮的風景!」因為衛武營格外重視藝術開放及文化平權,這樣的精神透過簡總監的理念體現在各樣計畫中,公眾鋼琴就是最好的例子,人人都能成為一秒藝術家。而透過周書毅的作品《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很多人都能一秒成為舞蹈觀眾,前一秒還在刷捷運卡走著下意識反應的日常路徑,下一秒被介入空間的波麗露音樂吸住,波麗露因此成為很多民眾人生中的第一支舞,具體有多少人?我們無從計算,但當舞蹈隨著周書毅不斷的努力推進,成為一股力量。
舞蹈開始走入觀眾心中
簡總監說:疫情真的對表演藝術觀賞造成了極大衝擊,當時我們手上的project 就只有「武營來跳舞」因為原來就以線上形式發展完全不受疫情影響,能夠繼續推動,也堆疊出一個我們覺得該是波麗露走出去的時機了。自身熟稔音樂,而戲劇有耿一偉、舞蹈推廣找來周書毅,這是簡總監對舞蹈的心意,透過極具推廣概念的周書毅來推展,跟波麗露因為不斷反覆前進的周書毅,過往手持皮箱帶著舞者們上街頭舞蹈旅行,於是主動創造了舞蹈觀眾,高雄也需要這樣的能量。
衛武營首次帶著表演藝術出走
談起衛武營曾響應2021年底高雄市100週年,以馬戲節目參與其中,算是衛武營帶著表演藝術參與了盛會。簡總監分享到:「從頭到尾主辦戶外演出這次真的是頭一遭!周書毅為了知道每個場域能夠呈現舞蹈的可執行度,整天都摩托車騎著到處跑。」駐地藝術家,而非駐館藝術家,意義上和實質影響滲透的區域有極大的不同,得深入在地場域空間探訪、找到波麗露即將面對觀眾28場的舞台,一步一腳印走出來,從他的舞蹈專業出發做出選擇。簡總監回到音樂上的啟發分享到:「波麗露音樂的奧妙,在於主旋律不斷地反覆,每反覆一次就有不同的樂器家族疊加上來,不斷循環,其實很像我們在做的藝術推廣,不斷地擾動,創造新火花、堆疊能量,這次當然也期待連續9個週末演出下來,最後,每一場的觀眾再來到衛武營戶外場,也是這次波麗露在高雄的最終場,來個全體大集合,感受走過14區28場的能量總和。」
創造屬於高雄的波麗露
即將在高雄呈現的波麗露,音樂不變、舞作核心不變,徵選了高雄在地舞者及邀約左營高中舞蹈班,由編舞家周書毅帶領訓練,再共同演出走遍高雄公共空間去和觀眾遇見!「這個夏天之後,波麗露是不是能成為衛武營出走的代名詞?」會不會有機會變成2.0版,繼續去到今年尚未安排的地區,值得期待!「只要人到得了的地方,我們都可以去!」簡總監說。
來看舞吧!用你最輕鬆的心情,也同時拜訪高雄。
(本文於2022/3/4採訪撰稿完成)
駐地藝術家篇:若每個作品都有一個大使命,波麗露就是要遇見新觀眾!
作品經歷16年重返高雄
社群媒體上「波麗露時光機」分享,喚醒了很多人的記憶,曾經是北部剝皮寮、中部埔里孔子廟、東部鐵花村舞蹈旅行的觀眾,紛紛期待著今年夏天要前往高雄看波麗露,也是波麗露首次要在高雄14區連演28場的盛大規模!但深究舞作的歷史才驚訝發現,其實這個作品早在2006年創作,而且就是在高雄當時的亞洲青年編舞營,所以對周書毅而言,這次的重返高雄意義非凡。
波麗露屬於每一個人
「我們小心,一切Enjoy!」這是每回上場前,周書毅會對舞者們說的話,因為戶外場地的不可控性,團隊演出前會注意清理場域中的碎石、潑水降溫、也碰過音響在演出時停擺。與舞者一步之遙但仍保留劇場式的完整觀舞感受,其中在舞者面向和隊伍上的編排都是巧思。「希望你們能跳遍全台灣!」這是紀錄片中觀眾說的,而周書毅也分享到,多年來波麗露這個作品在他心中佔了很特殊的位置,因為去過14座城市,包括跨海去了港澳,直接上街去面對群眾一切是很真實的,從觀眾的反饋可以知道舞蹈啟發觀眾的想像是無邊際的,能有這樣的交會,這個舞的意義就被放到最大。「當我們說要推廣舞蹈,行動上能做什麼?在2010年那個時候,表演介入公共空間還在實驗階段,甚至很多地方都沒有一個窗口可以讓舞團去申請演出,有很多的在地溝通要做。」事實上,為了帶波麗露出走,過去曾經試過募資、多方連結資源找旅行中的排練空間,為這件事的付出力度極高,只為一個最純粹的初衷。
周書毅創作中的最繽紛,沒有之一
「如果第一次看舞,就看無用之地可能不行吧!」周書毅自我調侃地說,於是編舞家在創作中也想兼顧社會議題關注、也試著背負開發新觀眾的使命,波麗露的青春和繽紛,正是有機會讓第一次接觸舞蹈的人看見美麗色彩、聽見經典樂曲、感受極具張力的情緒、肢體豐富且多層次感官刺激的一個作品,在不同空間上演時氛圍都有細微的變化,讓人想要跟著每一場去感受。「波麗露是舊作嗎?」在周書毅心中不是,因為只要還有地方沒去過,還有觀眾沒看過,舞作就是新的,都還有空間創造不期而遇的、新的美好。
新舊交替的高雄
談到《波麗露在高雄》時,周書毅常常提起「新與舊」,事實上,作品呈現之初並沒有設計新的服裝,是周書毅翻開媽媽衣櫃選到的豔色洋裝和套裝,這些色彩乘載著舊時代的純粹與生命的鮮活,對應作品中有歡笑、有極度憤怒、有哭泣,正如人生每個階段的份量。而談起空間,現代人總是追著哪個空間?哪間餐廳是新的?而舊空間承載過人們以往的生活,也是華麗片段,再次回憶更有一層回味的美。這個車站因為以前的交通方式曾經繁華,那個圖書館或許是兒時記憶中的重要一環,希望透過駐地的拜訪、場地認識與選擇,帶領大家再去看一看一些有意思的空間,也從波麗露的上演開啟新的意義。過去波麗露去過14座城市,在高雄即將拜訪14區,這一趟即將啟動的9個週末連演,也是作品再一次的新舊交替。
了解更多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即興,管風琴也可以— 提耶里.艾斯卡許
很多人以為即興演奏只能在爵士樂中聽到,其實數百年前,管風琴師就是最擅長此道的行家。10月將在衛武營音樂廳演出的法國管風琴大師艾斯卡許(Thierry ESCAICH),正是當今極少數的管風琴即興高手。長久以來,管風琴主要存在於教堂,因應禮拜儀式的繁雜流程,琴師需具備高度的靈活性與應變能力,我們熟悉的巴赫與韓德爾,就是巴洛克時代最優秀的即興大師。
不一樣的拉圖,不一樣的BRSO
2023/24樂季起,拉圖爵士成為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接任楊頌斯逝世後,懸缺已久的位置。他在接受「慕尼黑藝術文化中心」(Gasteig)專訪時,說明了他與BRSO的關係:「一方面,我可以感受到庫貝利克(R. KUBELÍK)在這個樂團中留下的精神……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與團員緊密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