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為何必看《唐卡洛》?(下)
文|焦元溥
在上篇,我們知道《唐卡洛》是威爾第應巴黎歌劇院之邀,以席勒劇本改寫而成的西班牙宮廷歷史歌劇,目前以法語五幕版和義語四幕版風行於世。但如果要知道威爾第的真正用心,以及《唐卡洛》的真正魅力,我們就必須了解它的創作形式,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大歌劇」。
法式大歌劇:世間最豪華的娛樂
大歌劇(Grand opera)主要指以巴黎歌劇院為中心,盛行於1830至1860年代的歌劇類型,可謂人類娛樂產業所出現過最豪華炫目的成果,能和今日好萊塢的億萬美金電影製作相提並論。大歌劇有幾項特色,首先就是規模龐大。(《唐卡洛》是威爾第最長的歌劇)在那沒有電視與網路的時代,看部劇即能消磨一晚,豈不快哉?也因如此,它必然是豪華的總和,才能撐持長大篇幅。就聲樂來說,大歌劇常有性格不同的雙女主角,以及各類唱功吃重的男聲角色。《唐卡洛》的女高音王后伊麗莎白,次女高音貴族艾波莉,戲份勢均力敵。卡洛王子、大臣羅德利果、國王菲利浦二世,皆是男高、中、低音的經典角色。男低音大審判長與國王的二重唱,既是罕見的雙男低音鬥法,也是歌劇世界中最令人膽顫心驚的段落,堪稱一絕。
絢爛舞台:滿足音樂所賦予的期待
聽覺要豪華,視覺亦然。大歌劇要有芭蕾場景,更要有壯麗場面與舞台奇觀。《唐卡洛》不是機關最多、場景變化最大的歌劇,但也要呈現西班牙宮廷的富麗堂皇,以及火刑台場景的陰暗驚悚。威爾第確實給予此劇不凡氣勢,如果舞台設計也恢弘氣派,自然相得益彰。此次衛武營跨國合作,原裝進口場景道具,正是為了符合大歌劇的要求。雖說現今歌劇製作百花齊放,不一定要絢爛鋪張,但能親眼看一次實現大歌劇氣派的舞台,必是人生樂事。
貴為皇室,仍然身不由己
但《唐卡洛》並不只是投巴黎人所好而已。此時威爾第已是老練作曲家,在燦爛華麗中看出這個類型歌劇能有的深刻——大歌劇的劇情,多是「歷史事件中的個人感情掙扎」。史實是真,而且一定要是大歷史事件,但歌劇討論的,是角色身不由己的痛苦。以《唐卡洛》為例,西班牙和法國兩國交戰,西班牙王子和法國公主卻暗地相戀。好不容易要以聯姻和解,公主嫁的卻是國王,情人頓成繼子,著實痛苦至極。但劇裡受折磨的又豈止這對「母子」?國王與艾波麗,皆有不被愛的怨嘆,羅德利果與大審判長,又各有謀略心機。親情與政權衝撞,政權又與神權鬥爭,威爾第將各聲種特色發揮至極,獨唱與重唱皆寫得劇力萬鈞。《唐卡洛》不只是威爾第經典,或許,也是最偉大的大歌劇。
義語四幕版:威爾第的決定版
義大利指揮巨匠慕提(Riccardo Muti),論及《唐卡洛》,認為威爾第最後欽定義語四幕版,在於情緒統一。「幕啟,一切即在宿命籠罩之中。」期待衛武營將帶來的義語四幕版首演,也願《唐卡洛》在台灣得到知音,早日再演。
照片版權|2020年比利時列日皇家歌劇院首演劇照
閱讀更多:
節目資訊:
推薦閱讀
「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座談側記
曉劇場劇作《魚.貓》將於10月12、13日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後簡稱衛武營)演出,戲劇改編自臺灣國寶級文學作家黃春明的《莎喲娜拉!再見》之短篇故事〈魚〉及〈溺死一隻老貓〉,由鍾伯淵編導以共融劇場形式,邀請聾人及劇場演員共同演出。在8月31日下午,衛武營特別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後簡稱臺文館)跨界合作,特別邀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影響‧新劇場團長與藝術總監呂毅新,以及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三人共同以「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為題進行前導討論。
他的名字,我們的回憶!
不論古典或是流行音樂界,在每個年代幾乎都會有一位作曲家或是他的作品,成為所有人共同的回憶。只要是走過民國60、70年代的愛樂朋友,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之一,絕對少不了「李泰祥」這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