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揭開巴洛克古樂的典雅面紗
文|原聲巴洛克樂團 音樂總監 簡志賢
『巴洛克音樂』
相對於古典與浪漫時期的音樂,巴洛克音樂給人的一般印象較多為盛大華麗的宮廷典禮,或是莊嚴隆重的教會聖樂。除了這些較為熟悉的風格之外,巴洛克音樂其實還有著更多不同的面向。
在巴洛克時期的繪畫及建築藝術美學中,對於豐富的色彩變化、明亮與陰暗的光影對比,以及雕塑的裝飾細節展示上,都有著鮮明的表現。這些美學氛圍透過作曲家們的巧思,呈現出了氣度不凡與華麗風格的音樂,而音樂家們淋漓盡致的展現音樂中的細膩思維與多變的裝飾手法,更創造出當時的音樂潮流。
除此之外,巴洛克音樂在追求自然、和諧及平衡之間也有其獨特的發展與詮釋,就像是"巴洛克"一詞,雖源自於古葡萄牙中形狀不規則的珍珠,但在實際表現上則更傾向於藝術的多變性以及各自的獨特性。
『巴洛克樂器』
在詮釋巴洛克音樂時,原聲巴洛克樂團使用的皆是復刻或原製巴洛克樂器,而這些巴洛克樂器在外觀上與現代樂器多有不同之處。以弦樂器為例,樂器在調音方面皆不使用微調器,全以琴栓來調音;持琴方式上,小提琴與中提琴皆不使用肩墊與腮托來夾琴;而大提琴也不使用尾針。這樣的演奏方式除了能夠自然的展現音色之外,更能表達出音樂優美線條。而其最大特點為使用了共鳴細膩的羊腸弦,以及長度略短,且弓頭有如天鵝嘴喙般的巴洛克弓。因著如此的整體搭配,讓弦樂的音色溫暖動人,且在力度運用上更富有生命力。
管樂方面,不同於以貴金屬所製作的現代長笛,木製且有著獨特樂器奏法的巴洛克長笛,因著醇厚溫暖的音色性質,以及如同歌唱般的音樂表現,深受當時皇室貴族們的喜愛。
在巴洛克音樂特有的數字低音(和弦聲部)中,除了大提琴以及低音大提琴之外,同屬於撥弦樂器的大鍵琴以及低音魯特琴(Theorbo,又稱泰奧伯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大鍵琴的音色表現較為直接且音色豐沛,而魯特琴則更加溫和同時層次豐富,皆於和弦聲部兩種樂器相輔相成,交織著上聲部的旋律結構,展現出的令人耳目不暇的巴洛克音樂!
『樂遊國境—音符聆國界』
由於近年疫情導致出國旅遊有所難度,樂團特別將選曲焦點鎖定於巴洛克作曲家們對於各國間的遊歷與感受。他們將各國的音樂元素以自己的作曲風格彙整成曲,透過音樂帶領聽眾來感受不同地域氛圍與異國音樂色彩,讓聽眾隨著作曲家一同周遊列國。
了解更多:
2022/10/28(五)19:30 衛武營音樂廳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當現代變成永恆─談馬勒:《少年魔號》及李蓋悌:室內協奏曲
2023年,當衛武營國際音樂節邁向第二屆,再度邀請陳銀淑操刀。這一次,她的策展概念展現出更大的視野,特別兩場為指揮家鮑爾及衛武營當代樂團所設計的節目—《從馬勒到希爾博格》及《李蓋悌100》,讓我們看到陳銀淑豐富的歷史縱深,也激發我們對音樂中的「現代」與「當代」有更多不同的體悟。
比青春更遠的是⋯⋯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Courville)是有「劇場魔法師」之稱的魁北克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的劇場新作。勒帕吉一向以其高原創性與高難度的舞台技術為觀眾所熟知,但他的作品首先以其豪華炫目引人入勝,看似天馬行空,卻注入了各種他欲分享的思索,在形式玩耍與翻轉間,啟用看待人生與世界的多重視角,引入全然新鮮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