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
圖 / 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將分別於開、閉幕演出瑞典作曲家安德斯.希爾博格(Anders HILLBORG)《熔岩》、《孔雀傳說》。(© Mats Lundqvist)
\n\n\n\n
當然陳銀淑沒有略去溯源,在音樂節中我們還會聽見前行者西貝流士,如何從德奧美學出走。像是他從青年時期開始鑽研芬蘭史詩《卡勒瓦拉》,進而寫出〈圖奈拉之天鵝〉,樂曲以分割成十三聲部的絃樂織度和英國管獨奏表現,創造出透著幽暗光線與死亡氣息的音畫。代表作小提琴協奏曲,則成功拓展出「讓樂思有機生長」的鋪陳手法,使簡潔音符與音程動機,在冷冽的背景中不著痕跡發展,最終醞釀出旺盛的生命力。
\n\n\n\n
國際交流的新身影
\n\n音樂節除了樂曲風格彼此扣合,陳銀淑在安排演奏家時,也清一色選擇了新生代與中生代佼佼者,讓國人聽見正在全球樂壇流動的新聲。包括大賽出身、卻以彈奏毫不炫技的舒伯特走紅的鋼琴家皮耶蒙特西(Francesco PIEMONTESI),他的音樂傾向在自然中加入適量智性(intelligence),是現今眾聲喧嘩裡的清新身影。長笛家金宇彬(Yubeen KIM)為日內瓦、慕尼黑大賽得主,他不僅是出色的獨奏者,更善於啟發夥伴營造緊密的室內樂氛圍,這次搭配風格靈動的鋼琴家林易,相當讓人期待。閉幕擔綱獨奏的小提琴家魏靖儀,其音色高雅、情感真摯,最可貴的,是他總能把作品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將聽眾帶到遠方。
\n\n
圖 / 被《泰唔士報》評為「有趣、自信、智性」的瑞士鋼琴家皮耶蒙特西,近年以詮釋莫札特和早期浪漫派作品備受樂壇讚賞。 (© Marco Borggreve)
\n\n\n\n
至於本次來臺的兩位女高音也各有風華。俄羅斯女高音/次女高音列茲尼娃(Julia LEZHNEVA)年僅三十三歲,聲音甜而不膩、扎實卻也靈活,處理起各種巴洛克裝飾與花腔,讓人彷彿能看見彩色寶石閃爍。演唱《少年魔號》的哥瑞齊(Nika GORIČ)出生斯洛維尼亞,她先後在奧地利與英國接受完整訓練,對德文咬字和民謠風格的掌握別有心得,由她來詮釋馬勒歌曲中的語境,相信會有非常地道、深刻的呈現。
\n\n圖左 / 紐約時報讚譽擁有「天使歌聲」的俄羅斯女高音朱莉婭・列茲妮娃(Julia LEZHNEVA)將來臺獻唱。有著寬廣音域的列茲妮娃以既圓潤又細膩的嗓音征服全球聽眾。(©Ksenia Zasetskaya)
\n\n\n\n
\n\n
\n\n
圖右 / 來自斯洛維尼亞的女高音妮卡・哥瑞齊(Nika GORIČ)將演唱詮釋作曲家馬勒以19世紀初編纂發行的《少年魔號》詩集為靈感創作的藝術歌曲。(©Gaja L Kutnjak)
\n\n\n\n
\n\n
主題音樂會拓寬你我想像
\n\n最後,音樂節也以主題音樂會帶給國人新想像。陳銀淑在音樂節中特別安排了紀念恩師李蓋悌百歲冥誕的演出,曲目主打作曲家晚期代表作《室內協奏曲》。這部作品由十三位樂手共同合作,從頭至尾不分主從,每一聲部都戮力重新定義著何謂音樂的點(節奏)、線(旋律)、面(和聲)。還有繼去年首次在台灣搬演芝加哥交響樂團製作之「音樂揭秘」(Beyond the Score®)系列音樂會後,今年再度安排另一部以後設方式呈現的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舞台上會出現說書人、華格納、威森東克夫人與女高音,連同指揮與樂團輪流敘說這部歌劇的背景與細節,搭配燈光、投影輔助,無疑是認識華格納的絕佳機會。
\n\n\n\n
陳銀淑在策劃首屆音樂節時曾表示:「衛武營國際音樂節是一個發現與創新的嶄新平台。」融合著新作品、新形式、新角度的音樂節,在這恰好的2023時間點,擺脫疫期沉寂牽起大眾之手,讓「聽見」不只是「聽見」,更成為新生的預言。
\n\n\n\n
【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
\n\n→ 詳細更多節目介紹
\n\n\n\n
\n',date:"2023.01.31",description:"繼去年第一屆衛武營國際音樂節,以現代音樂為主體,透過經典對照、多媒體運用、新作徵選等方式,打開活動最廣面向。第二屆相對而言,像是反過來從外而內,以多方角度指向核心,展現策展人陳銀淑的內在視野。",image:"113064ce7d2fd34781c707e6beebd2eb",title:"聽見融雪後的新生/聲——發現2023衛武營國際音樂節",tags:["5af194b4938eab0005e98841"],programs:[]},recommendReadings:[{_id:"650939289492b0000701cadf",date:"2023.09.19",introduction:"若說丞舞製作團隊的第一支舞《浮花》,是生者凝視死亡的光輝,溫暖而深刻倒映在世間的舞作;那麽他們十週年的最新作品《深深》,或可視為一張鏡子,與《浮花》對視,從死亡回看生者,展現黑暗的力量與震動。\n",image:"e13527a54085ec14143bc91d29131867",title:"踩在黑暗之中,不再畏懼深淵: 丞舞製作團隊十週年鉅獻《深深》"},{_id:"64db4cc91771c4000af0b6ed",date:"2023.08.15",introduction:"韋伯(C.M.Weber, 1786-1826)可說是古典音樂史上十分獨特的存在。他出生於德國北部的奧伊廷(Eutin),在那個日耳曼地區仍被視為文化偏鄉、獨尊維也納與巴黎為全歐音樂中心的年代,他在日耳曼境內卻早已享有盛名。在他的作品中處處可見來自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底蘊,在國族主義方興未艾的德意志人們心中撒下啟蒙種子,因此若要將韋伯視為19世紀國民樂派的先驅似乎也不為過。",image:"f8be1e922653299f3286c0e86a4860a0",title:"彈無虛發的劃時代經典~淺談韋伯的《魔彈射手》"}],relatedPrograms:[]},fetched:!0},shippingAreas:{rows:[],load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nited:!1,data:null,showNsoOverlay:!1},announce:{show:!0},youthOverlay:{show:!1,showed:!1},featureCategories:{rows:[],loaded:!1,loading:!1},features:{rows:[],loaded:!1,loading:!1},newsCatalogs:{rows:[],loaded:!1,loading:!1},chronologies:{rows:[],loaded:!1,loading:!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