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在古典中叛逆、當代裡找到破口 — 跑跑機器人Go Go Machine Orchestra極微又磅礡的樂曲
照片提供:跑跑機器人Go Go Machine Orchestra
文|地方賊
就像機器人一樣,勞動的生活約束我們成為一個重複動作的人。每日規律的的上班、上課,週間下班自由時間,只能與朋友吃個晚餐、回家看劇、酒吧微醺生活,有些人甚至得趕著隔天要教的報告,似乎沒什麼其他娛樂選項。
不同於多數表演藝術都在假日演出,「衛武營小時光」是衛武營提供給觀眾的療癒選項。讓週間因忙碌而感到疲憊的人們,因這短短一小時特別且輕鬆的表演,重回身心愉悅的狀態,也更加認識衛武營的空間。而小時光所邀清的演出者相當廣泛,包括歌手、樂團、脫口秀、日韓傳統演出等,可以持續關注。
說到機器人,雖然人工智慧不斷進步,但在我們的想像中,它仍是行動緩慢的機械人。「跑跑機器人Go Go Machine Orchestra」是一組從高雄發跡,以極微主義聲響表演為特色的樂團。英文團名率先被提出,因為極微主義不斷重複同樣的旋律,很像機器或機械在運行一樣,Machine的單字先跑了出來。
Go Go Machine Orchestra 在2017年成團,從 Machine再加上go go。團長在訪談時笑著說「因為那時gogoro剛起步啊」讓人哭笑不得,但go go 也有加油的意思。末尾會加上Orchestra,除了致敬前輩坂本龍一曾組成的電子樂隊 Yellow Magic Orchestra外,也因Go Go Machine Orchestra 著重的就是他們的聲響,聲音壯大到像交響樂團而取了這英文團名。
照片提供:跑跑機器人Go Go Machine Orchestra
雖然是極微主義的音樂,但Go Go Machine Orchestra 的音樂絕對不像機器人一樣不斷重複,少了人性。因此,中文名取為「跑跑機器人」更能感受樂曲前進的奔放與跳躍。就像吉他手在訪談時所說,「雖然我們不斷loop,但我們還是希望有『人的情感、氣息』能被觀眾感受到,所以別太制式化,保留原音樂器的聲響。」
在訪談前,搭高鐵南下高雄時,我聽著跑跑機器人2019年發行的專輯《Time時間》,今年金曲獎不少專輯,都以時間為題入選,我滿心期待這張專輯的時間敘事而戴上耳機。在不斷重複行進的樂曲中,我似乎被困在某個奇異點,看著周圍的人,隨著旋律不斷前進,而我唯有在換下一旋律或另一樂器疊加進來時,才感受到我是存在於此刻時間中,這感覺相當奇妙。
「冷熱反差」會是我對跑跑機器人的形容。純聽他們專輯的音樂,會以為樂手們高傲冰冷,沒想到他們親切且熱情如火,不愧是高雄在地團隊。從2017年到現在,跑跑機器人已經進到第三代團員。最早是三位從古典音樂出身的音樂家,因參與2016年在高雄文化中心的《無擊限〉音樂會,開啟了他們想往電子樂發展,進而創團的源頭。目前團隊有四位成員,分別是鋼琴湯妮莉、模組合成器王品心、吉他陳冠穎與打擊葉庭均。
由左至右:模組合成器王品心、鋼琴湯妮莉、打擊葉庭均、吉他陳冠穎(照片提供:跑跑機器人Go Go Machine Orchestra)
早期的跑跑機器人很少在舞台上解釋音樂的創作或想法,甚至可以直接演奏一個小時;但他們改變了,為了讓觀眾更投入在音樂中,他們在Taking時告訴觀眾關於創作想法、演奏難度等。只是偶爾會不小心變成搞笑橋段,而當下一秒彈奏時,又回到專業的演出模式,冷熱交差的表演,反而讓現場觀眾為之瘋狂,尤其近期在英國的演出,更是受到熱烈的迴響。「演奏像音樂家,但談話時很像斷了線」這是別人給他們的有趣評語。
跑跑機器人跑了不少國家,波蘭、英國、巴塞隆納等,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新加坡,當地觀眾聽的音樂較為廣泛,接受度相較臺灣高。這也是跑跑機器人開始前進校園的原因,希望從教育開始,帶領年輕學子認識電子樂文化與器材使用,擴大音樂的定義與接受度。
近期在英國的演出現場(照片提供:跑跑機器人Go Go Machine Orchestra)
而臺灣的觀眾朋友或許可以從衛武營小時光開始,聽聽這個類型的表演方式。跑跑機器人建議觀眾「坐下來,腦袋不用想太多。思緒太亂可能進不去音樂,用心感受音樂的行進與變化,可能會因自己不同的親身經歷而觸動,也或者想像山、海、星辰,那就是我們的樂曲與你有了溝通與連結」。
6月21日晚上八點,在衛武營小時光登場的《時間密碼》節目,除了帶來新專輯中的曲目,也如過往一般加入影像,在VJ(影像設計)的堅持下,團隊更是斥資加入自製燈光,以特殊的燈具呈現舞台氣氛,讓觀眾搭上跑跑機器人太空船,在飛行中感受時間的過去或未來,那種被擠壓的魔幻世界。
禮拜三晚上放自己一個假,給自己一個小時的時間,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吧!
節目資訊
時間:2023/06/21 (三) 20:00
地點:衛武營表演廳
推薦閱讀
《舞蹈南方,大卷狂潮── 衛武營2025舞蹈節目指南》
2025年6檔舞蹈節目當中,有三部以翻轉經典名作的作品,都從女性視角出發:由阿喀郎.汗(Akram Khan)為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創作的《吉賽兒》(Giselle)、英國潔思敏 ‧ 瓦丁蒙舞團(Jasmin Vardimon Company)所帶來的《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ALiCE),以及衛武營為高雄打造的新傳統,由身體家葉名樺與指揮張尹芳聯手推出的音樂芭蕾劇場《遇見胡桃鉗的女孩》第三部曲。
回想看看:「女作曲人」很稀有嗎?作曲人又何必特別加上「女」呢?
不論是華語或臺語的流行歌,女聲幾乎已經是定番,作詞也不乏女性筆觸。但說到女性作曲者,就算是每首金曲都能跟唱的人,都不一定能信手拈來吧?對女性作曲家的陌生,就和錯過她們在臺灣歷史上的影響力一樣可惜——不光是在現代或戰後,而是早在日治時期,作曲的女性就隨著流行樂的興起,搭上唱盤的轉速開始發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