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多重時空織寫,直探人性幽光—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
攝影:李建霖
文|許美惠
《臥龍:永遠的彼日》是唐美雲歌仔戲團2023年推出的年度創作。提到諸葛亮、孔明、臥龍先生這些姓名稱號,大家腦海中應該無意外會浮現「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形象,以戲曲橋段而言,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或是借東風火燒連環船、設計謀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等,觀眾早就耳熟能詳,他擅長計中計,將敵人玩弄於股掌之間,料事如神、幾無失誤,在數百年的傳唱中,孔明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2023年要再演孔明,應該如何演?談「忠孝節義」對現代觀眾而言可能疏離無感,講「英雄無敵」來造神是否了無新意?於是《臥龍:永遠的彼日》捨棄了上述豐功偉業,選擇從「後臥龍時代」開始談起,以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視角回望父親生平,把諸葛亮從英雄的神壇上請下,直寫人性中的各種情感。
當時天下雖已然三分,但各國都仍懷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蜀漢看似偏安實則暗藏凶險。對百姓而言,諸葛丞相已然仙去,他們把希望寄託在「臥龍之子-諸葛瞻」身上。但諸葛亮在兒子八歲之時就已溘然長逝,諸葛瞻對父親一點也不熟,只能從眾人的描述中,一點一滴拼湊父親印象。
攝影:李建霖
編導鋪排的情節推進是多時空跳接的、也是多重視角的,透過說書大娘、黃月英(諸葛亮之妻)、劉禪(阿斗)、姜維(以諸葛亮為師之蜀將)所帶出的橋段,塑造了以點串接的雙主軸敘事模式,一方面述說以劉備及諸葛亮為軸線的故事,另一方面透過諸葛瞻與眾人的互動,來表陳自己對於諸葛亮的不諒解、不認同,帶出千古以來父子之間從不曾消失的矛盾。
從兒子/家人的視角來看,諸葛亮不是百姓眼中呼風喚雨的英雄,而是你我彷彿都不陌生的,那個在工作上是拼命三郎,卻早出晚歸平常也沒能跟你講上幾句話的父親。劇中諸葛亮/諸葛瞻、劉備/劉禪、諸葛亮/劉禪,甚至是諸葛亮/馬謖,多組父子親情的相互觀照,即使跨越數百年依然清晰,相當觸動人心,使人在劇場中熱淚盈眶。
攝影:李建霖
《臥龍:永遠的彼日》不談英雄事蹟,反而呈現諸葛亮面對困境及敗績的情感及反應。演出諸葛亮的唐美雲,從英雄少年演到風霜暮年,從意氣風發一心逐夢到身形佝僂勉力堅持,終究不敵時勢與歲月,讓人不禁浮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詩句,把諸葛亮請下神壇,讓我們更有機會見到他身為平凡人的不凡之處,直探人性的幽光。
節目資訊
10/07(六)14:30、10/08(日)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舞蹈南方,大卷狂潮── 衛武營2025舞蹈節目指南》
2025年6檔舞蹈節目當中,有三部以翻轉經典名作的作品,都從女性視角出發:由阿喀郎.汗(Akram Khan)為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創作的《吉賽兒》(Giselle)、英國潔思敏 ‧ 瓦丁蒙舞團(Jasmin Vardimon Company)所帶來的《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ALiCE),以及衛武營為高雄打造的新傳統,由身體家葉名樺與指揮張尹芳聯手推出的音樂芭蕾劇場《遇見胡桃鉗的女孩》第三部曲。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匈牙利鋼琴家朗基的音樂不思議
你還記得戴佐・朗基(Dezsö RANKI)是誰嗎?就是那位1969年於德國贏得舒曼國際音樂大賽的匈牙利鋼琴家,自此邀約不斷,合作的指揮包括梅塔(Z. Mehta)、桑德林(K. Sanderling)、費雪(I. Fischer)、馬捷爾(L. Maazel)、蓋提(D. Gatti)等人,但等等,如果他這麼厲害,現在的朗基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