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踩在黑暗之中,不再畏懼深淵: 丞舞製作團隊十週年鉅獻《深深》
前言|
若說丞舞製作團隊的第一支舞《浮花》,是生者凝視死亡的光輝,溫暖而深刻倒映在世間的舞作;那麽他們十週年的最新作品《深深》,或可視為一張鏡子,與《浮花》對視,從死亡回看生者,展現黑暗的力量與震動。
這是蔡博丞所領軍的丞舞製作團隊所推出的最新作品,在疫情的大浪以後,創作者的身體誕生的新的意志——「我們把自身,當成獻祭的角色,當作祭品一樣,通過這個意念,轉化成一股力量,向下猛踩,找到吞噬『黑』的勇氣。」面對《深深》,蔡博丞的眼中也有股不可動搖的自信。
文字|郝妮爾
攝影|郝御翔
深淵盡頭,誰看向我?
《深深》的原型,來自二O一八年的一支短篇作品。
「那一年我們受廖末喜舞蹈劇場邀請,要在臺南發表一支二十分鐘的舞作。當時邀演的主題,是以『污染』來進行編創。我也因此注意到水污然這個議題。」蔡博丞聊道,當時他注意到廢棄工廠排處的水源,帶有粉紅、紫色的漸層色調,他內心感到一股奇異感,「我知道那是一種廢料,那絕對是種污然源,可是竟然這麼漂亮?」
惡,並非總與絕醜有關,有時惡的本質,甚至可能美到刺痛你的眼睛。善惡的疆界,明白此理後,開始在蔡博丞心中動搖。
後來,他又閱讀到尼采《善惡的彼端》這本著作,類似概念更加找到了解釋的方向,書中那句話「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這句話,開始如雨滲透石頭那樣,點滴穿過蔡博丞的心,浸透內部,他反思自問,若以類似的邏輯回推:「在深淵的盡頭,是誰看向著我呢?」
其實,答案非常明顯。
蔡博丞的深淵,就是他自己。
十年一瞬,蹲低再跳
記憶開始不斷回溯、回溯,回到2014年,蔡博丞帶著全新作品《浮花》入圍舉世聞名的「漢諾威國際編舞大賽」,並獲得史無前例的製作獎,爾後這個作品便巡演歐洲。
自那時開始,深淵盡頭就有一雙眼睛張開,凝視著二十歲初頭的蔡博丞——當時離開台灣的他,還是默默無名的編舞者,投案的所有補助全數落空,未料《浮花》以後,他忽然成為台灣之光的編舞家,彼時風光熱鬧,同時混亂,他登上聯合報頭版,抱了一堆獎,成立丞舞製作團隊,年復一年排定國際巡演。
丞舞製作團隊《浮花》
然而,第一次飛翔的人,若一瞬間靠得離陽光太近,必然會被灼傷。蔡博丞說當時他被貼上無數「台灣之光」的標籤,其實也顯得不知所措。
為了站穩步伐,不被高空的風給推使著走,在創團之初,他便明確知道自己要走一條與主流不同的路,比如說,得想辦法不倚賴政府補助的狀況下生存,又比如,即早排定演出計畫、作品時序依照歐洲巡演季度在走。蔡博丞固然年輕,想法卻深成篤定,每支作品都有大規模與精簡版本,任何一個單位邀請,他們都要能隨時準備好上場。
十年一瞬,如今望向2014年,那是看向起點,也看向深淵的一條回顧之路。
作為編舞家的蔡博丞,在此十年間的淬煉,越發意識到藝術的存在不僅是推向光,也是走向暗影,他與夥伴共創的丞舞製作團隊,不是只有幸福快樂的日子而已,更是一條生存與反覆詰問的道路。
生存之路,包括在疫情期間,他們立即轉向電影製作、早在臺灣封城以前就推出線上演出;詰問者,則是年年思考,商業價值與藝術行為之平衡基準——在一連串的問與答之中,善與惡的界定也將變得模糊:背離純藝術的創作,是一種惡嗎?而主流的商機中,難道不存在善的可能嗎?
若蔡博丞僅只是一名創作者,他恐怕不會有那麼多細密的思慮參雜其中,不過他亦是整個舞團的核心,感性的腦賦予創作,理性的自我則決策團內大小事。換句話說,他不能自己一個人蹲低跳遠就可以,他要蹲得更低,低到下一次跳躍,有能力拉著整個團隊一起向上才行。
他是為了找到跳得更遠的力量,所以才遇見了《深深》。
「當你無法向上跳起的時候,我們就向下蹲低,踩穩步伐,踩在原本以為是黑暗的能量當中,接著你會發現,你找到往上跳的力量了。」蔡博丞說。
以力量取代黑暗的恐懼
「蹲低再跳」,這句話不只是一個隱喻而已,而是在《深深》中會明確看到的意象。
「在這個作品裡面,我們營造一股『儀式感』很深的氛圍,例如祈雨的姿態、求偶的動作,也都有攜手與蹲姿的樣貌。如果看過《浮花》的觀眾,不妨就把這個作品當成黑化版的《浮花》吧?不只視覺如此,聽覺感受上,也會有大量的銅鈴、木質調的聲響,搭配舞者踩踏地板的重擊。」蔡博丞說,他相信在這一層一層的概念相疊之下,觀眾能感受到的,將不只是他們所以為的——不會是恐懼的氛圍,而是力量的迸發。
談到舞作,最怕有人說「看不懂」,然而之於《深深》,其實已然脫離這個問題了,蔡博丞創作的舞作,不僅只是「看」,更強調感官、意志、整個身體性的傳導,當你整個身體都受舞者、舞台的震動而跟著發顫的時候,也許我們便不會急著問作品的隱喻、編舞家的意涵是什麼了。
——說實在,丞舞製作團隊的魅力也恰好在此。蔡博丞的創作核心,經常不是「我的感受為何,我看見的世界長什麼樣」,而是汲取「身而為人」的最大公因數,發現集體性的力量,看似平凡卻如神諭,展現出一股強大的動能出來。我們無須定義那股力量究竟是否為「藝術」,
因此,期待觀眾看完以後有何感受呢?「看完嘛,就是覺得爽快。」蔡博丞說,語氣非常堅定,解釋:「這聽起來是一個很膚淺的目的,對吧?但是在這個世代,要讓觀眾震撼、要震出那個爽快感,難道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嗎?激起五感的震撼,那表示當下的畫面脫離了他個人經驗過的、觀賞過的,《深深》要挑戰的就是這件事情。」
是的。進入《深深》,不需要去尋找更深層的隱喻,或者有什麼哲學層次的思考,僅僅是在燈光、音樂還有整體畫面的相加之後,物理性的感受到自己身體與台上舞者之間的震動連結。
這便是丞舞製作團隊即將交出的十週年大作:望向深淵,發現自己,使力量顯現。
BOX-人物小檔案
蔡博丞
丞舞製作團隊藝術總監。2014年起多次發表原創舞作並廣受國際青睞,2018年德國tanz雜誌評選為「最具潛力之青年編舞家之一」,2020年獲法國表演藝術評論協會「年度最佳新興編舞家」肯定;廣獲世界知名單位邀約擔任客席編舞,包括瑞士琉森舞蹈劇場、瑞士伯恩劇院、德國斯圖加特高提耶舞團、荷蘭Introdans舞團及德國美因茲州立劇院等。2021年獲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及2022 年獲選為天下雜誌跨日線『亮點人物』。
節目資訊
10/21(六)14:30、10/22(日)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挑選屬於你的舞蹈聖代:臺灣舞蹈平台的風味指南
「身體,是一部舞蹈史」是今年衛武營臺灣舞蹈平台的策展主軸,身體的歷史可以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人的——比如我從小在什麼城市長大,成年後又去哪一個國家發展,那些所旅居的城市、所待過的學校、所受過的舞蹈訓練加總起來,就像堆疊在身上一層又一層的皮膚,每一層都是身體的歷史。
不一樣的拉圖,不一樣的BRSO
2023/24樂季起,拉圖爵士成為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接任楊頌斯逝世後,懸缺已久的位置。他在接受「慕尼黑藝術文化中心」(Gasteig)專訪時,說明了他與BRSO的關係:「一方面,我可以感受到庫貝利克(R. KUBELÍK)在這個樂團中留下的精神……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與團員緊密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