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阿喀郎.汗《吉賽兒》的五種方法
阿喀郎·汗原籍孟加拉,1974年生於英國,7歲學習印度卡達克古典舞。14歲演出彼得·布魯克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 ,融合卡達克與現代舞肢體,融合敏捷與沈穩、東方與西方,是上世紀末英國力推的舞蹈金童,也是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的舞蹈總監,與臺灣關係密切,作品曾經八度來臺,還幫雲門舞集編創了《迷失之影》,與許芳宜合作《靈知》Gnosis。
對於觀眾建立,圖雷克有著長遠的眼光,「很重要的部分是讓小朋友也喜歡,很多觀眾是從小看到大」。因此馬戲節也舉辦給兒童和青少年的營隊,以默劇、肢體喜劇的課程為主,搭配一些馬戲訓練,在馬戲節最後一天成果展演。
這個營隊「本來只收到14歲,但很多學員年紀到了不想離開,我們就再成立一個15到17歲的組別……有些從小到大都參加馬戲節的小朋友,長大後就會進到我們團隊。(這些經驗讓)他們的態度、專業性和視野完全不同。」也許最好的例子之一,是圖雷克一雙分別讀高中和大學的兒女,兩人近年都開始參與馬戲節工作。而他的兒子已能獨當一面,擔任製作專案的統籌。
夏日之夏馬戲節的策展機制與參訪觀察
作為一個民間主辦的節慶,夏日之夏馬戲節的經費約有三分之一來自市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補助,剩下籌措自票房和企業贊助。問到是什麼讓他一年又一年持續策畫馬戲節,圖雷克笑而不語。同行的製作經理茲丹娜‧圖可娃,也是他的太太,代答道:「這個節就像是他的孩子」。她為我指出名片上的身影,其中一面是十歲的兒子牽著圖雷克的手,另一面則是他們的女兒。這個馬戲節期間之餘只有五到七人的團隊,似乎也有著傳統馬戲文化中的家庭事業色彩。
在講座中被問到策展機制時,圖雷克說明:「我很注重多樣性,自己挑節目,沒有公開徵件。」他首先自問:為什麼要把這個表演帶進馬戲節。圖雷克表示,數位檔案讓策展比以前更容易,但他盡可能親自看演出,「就算是以前來過的團隊,不代表他們的新作也適合」。身為主辦方,除了會安排「馬戲明星」,他最想做的是邀請尚未成名、充滿潛力的藝術家。若能引起關注,就會對其發展有所助益。
圖雷克注重創新精神,好讓二十歲的藝術節保持活力。過去規模較小時,目標是逐年擴大,現在則是持續調整戶外活動和體驗規劃。「因為注重多元,想帶很多節目進來。目前沒有變更大的計畫,但希望找到一些全新的新馬戲團隊和表演」。如何為執行與策劃團隊帶來啟發,也是他認為的重要任務,「如果某天沒有創造性想法時,就會結束,但不是現在」。
被問到選作品的標準時,圖雷克表示自己並沒有單一準則,「但要能帶給我靈感,像是沒看過的,或從不同角度討論同樣的主題」。加上對於多元的追尋,他認為與其說找共同點,不如說在找特殊性。但話鋒一轉,回到參訪期間的感受,除了顯著的文化差異,他仍認為許多馬戲演出的基礎還是相通。「我們還沒有邀過亞洲地區的作品,我現在有很多點子…我在這邊也看到多樣性」。圖雷克的參訪之行,能為臺灣與捷克的馬戲圈帶來什麼樣的漣漪,令人期待。
阿喀郎·汗原籍孟加拉,1974年生於英國,7歲學習印度卡達克古典舞。14歲演出彼得·布魯克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 ,融合卡達克與現代舞肢體,融合敏捷與沈穩、東方與西方,是上世紀末英國力推的舞蹈金童,也是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的舞蹈總監,與臺灣關係密切,作品曾經八度來臺,還幫雲門舞集編創了《迷失之影》,與許芳宜合作《靈知》Gnosis。
你還記得戴佐・朗基(Dezsö RANKI)是誰嗎?就是那位1969年於德國贏得舒曼國際音樂大賽的匈牙利鋼琴家,自此邀約不斷,合作的指揮包括梅塔(Z. Mehta)、桑德林(K. Sanderling)、費雪(I. Fischer)、馬捷爾(L. Maazel)、蓋提(D. Gatti)等人,但等等,如果他這麼厲害,現在的朗基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