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尋找下一個起舞的地方 周書毅全新創作《我所起舞的地方》
credit Bernie Ng - 吳凱怡
文|劉竹晴
你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兒歌嗎?你曾經在看電影前先起立唱國歌嗎?
第一個問題,是《我所起舞的地方》的演出內容,第二個問題則是我在訪談編舞家周書毅後忽然冒出來的回憶。而這個作品,是書毅行走江湖多年,累積許多對於自己與社會的提問後,覺得終於有勇氣和氣力來面對與挑戰身份認同這個艱困議題。
編舞家怎麼變成了社會學者?
credit Jootz See 齊裕盛
周書毅,生理男,1983年桃園出生,10歲開始習舞,畢業於新北市的台藝大舞蹈系,2009年在紐約、巴黎駐村創作,2010年創立舞團周先生與舞者們,2016年獲選雲門流浪者計畫,前往中國旅行3個月,2019年與香港不加鎖舞團合作,與創辦者馬來西亞華人王榮祿共同創作與演出《無用》,同年也為香港城市當代舞團舞者、中國第一個現代舞者喬楊編創獨舞《Almost 55喬楊》,該作品2020年在新加坡巡演,開啟了《我所起舞的地方》的創作契機,2020年書毅受邀擔任衛武營首位駐地藝術家。因為書毅,正式串起了新加坡與衛武營的共製計畫《我所起舞的地方》。
周書毅為BIOS monthly撰寫的文章提及:我從出生開始,有意識以來,至今所面對的都是兩岸的關係,華人/中國人/臺灣人的矛盾。
因此他像個社會學者與歷史學者來面對這次的創作,大量搜集資訊,雲端創了好幾個檔案,他說手寫筆記也很多,細細爬梳前因後果,尋找合適的夥伴,一同討論,最後將這一切轉化為舞台語言帶到劇場,希望能在觀眾席也激盪出些什麼。
該作今年2月已在新加坡首演,5月將在衛武營演出。製作演出團隊來自臺灣、香港與新加坡,包含四位臺灣演出者、五位新加坡演出者、一位臺灣音樂設計和一位香港舞台燈光設計。
誰來跳?如何跳?
作品想透過演出者的個人故事與身體學習歷程來討論華人的身份認同。為了能夠有效展現多元性,書毅選擇的演出者,需有下列條件的其中一項:1. 有移地居住的經驗,因為人在他鄉,會對自我的存在與他人的異同更加有意識;2. 對於性別認同持開放態度,這是因為在傳統的舞蹈學習環境中,性別總是被簡單的二元處理;3. 身體的差異性,該演出有兩位身障者,在制式主流的舞蹈教育場域中,身障人士是被排除在外的。周書毅企圖透過這些特質,來折射出各種面向,讓想討論的內容可以更清楚的展現。
credit Jootz See 齊裕盛
臺灣與新加坡的演出者分別在兩國各排練一個月,週一到週五,早上十點到晚上六點,排練初期為了讓彼此更加熟悉,從分享時間展開練習,每個人分享對於對方國家的多個疑問或一件有趣的事,藉此有更深度的交流。再來是暖身,因為劇組裡有兩位腳不方便的身障人士,但書毅要全體共同練習,所以身體課有大量的手部動作練習,以及地心引力和重心轉換的訓練,例如如何用不同方式且讓對方舒服的、不受傷的抱起每一個人,光是這樣的練習,大概就有一萬種方法。再來是個人故事與大歷史的分享與討論,在演出內容比重上,有三成的演出者個人故事與七成的華人大歷史,演出者有大量的口說與動作,並且還有身體與語言的有趣設計,例如演出者相繼用國語、閩南、福建話、客家、粵語和英文發號施令:坐、站、趴、跪,演出者們一開始動作整齊劃一,漸漸地已各自發展,甚至完全不按照指令,指涉了被規範的身體,以及語言與身份的對應關係。
無所不在的光
credit Jootz See 齊裕盛
舞台燈光設計李智偉,在兩地共兩個月的排練期,全程跟排,這在大多數的劇組並不常見,智偉不僅看,還一邊打燈、調燈,一同參與創作,舞者余彥芳說他是排練場最溫暖的存在,書毅也發現演出者因此對於光線更加敏銳。智偉與書毅的首次合作在2019年的《無用》,《無用》6月在臺灣演出時,剛好是香港反送中最激烈的階段,兩人在接下來的《Almost 55喬楊》和《阿忠與我》持續合作,到這次《我所起舞的地方》是第四次合作。關於燈光,書毅說他這次幾乎只有很小很小的微調了。而對於這次的參與,智偉也很感性的表達作為香港人,能參與臺灣和新加坡的製作,感到夢幻。他認為人類都有類似的天性喜好,喜歡舒適多於辛苦,喜歡方便多於麻煩,認為資源多比貧乏好,認為自由一定自在。但這些可能都不是這個作品的方向,他隨著這個作品前進,企圖找到好與壞,美與醜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和價值觀,並在過程中忘記自己的國籍與身份,專注投入其中,對他而言,是一個美好的禮物。
身聲呼應
音樂設計王榆鈞,是書毅的老戰友,創作上已有絕佳默契,在與書毅的溝通中,她了解到這個作品有許多的提問,因此她捨去較抒情的音樂寫法,並嘗試加入大量的聲音採集,來自多年在不同地方採集的錄音,有香港、新加坡和臺灣,呼應這次的演出背景,同時利用樂器創造出新的表現方式,這樣多元交雜的聲音元素也呼應了表演者的語言及語言背後的象徵。
繼續尋找下一個起舞的地方
書毅認為《我所起舞的地方》的討論主題可以繼續發展,並預計兩年後推出他自己演出的獨舞,也希望可以找各地的華人表演者,以這樣的創作模式,獲得更多的聲音與故事,讓世界各地,都是可以起舞的地方。
節目資訊
5/3(五)19:30、5/4(六)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