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座談側記
文|王振愷
曉劇場劇作《魚.貓》將於10月12、13日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後簡稱衛武營)演出,戲劇改編自臺灣國寶級文學作家黃春明的《莎喲娜拉!再見》之短篇故事〈魚〉及〈溺死一隻老貓〉,由鍾伯淵編導以共融劇場形式,邀請聾人及劇場演員共同演出。在8月31日下午,衛武營特別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後簡稱臺文館)跨界合作,特別邀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影響‧新劇場團長與藝術總監呂毅新,以及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三人共同以「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為題進行前導討論。
從文學劇本改編工作坊計畫談起
講座一開始,耿一偉先從衛武營與臺文館近三年合作的「文學劇本改編工作坊」計畫初衷談起。他最初意識到臺灣在兒童劇與成人劇之間,長期缺乏合適青少年觀賞的劇種,加上過去戲劇教材過度仰賴西方經典劇本改編,臺灣學生對此無法共感。在上述的需求下,透過戲劇與文學的館際合作,促成了「文學劇本改編工作坊」機制的誕生。此計畫目前已累積三屆工作坊的共創,以及三本劇作集出版,可供大眾免費下載進行教育推廣使用。
耿一偉再針對近年臺灣文學改編影視作品,進行幾點思考與觀察:首先,這攸關好的故事在兩種媒介間的轉換,發現到中短篇小說被改編的數量較多,關鍵在於導演有較大開展的詮釋空間。他認為傑出的原著如張愛玲、普魯斯特等大師的作品,作者們都善於多感官、感受性的細節描述,而非一昧地使用戲劇衝突。
如何挑選改編文本?以《魚.貓》為例
接續,呂毅新分享到過去觀賞李安導演電影的經驗,發現許多精彩作品都出自於文學作品改編,包括最為人熟知的《斷背山》、《色戒》,而且都來自短篇小說。又或是從臺灣電影史看起,新電影時期的開端之作《兒子的大玩偶》裡頭的三部短片作品,皆出自小說家黃春明的同名短篇小說。她進一步向在座的《魚.貓》導演鍾伯淵提問:「創作者是用什麼標準選擇自己想改編的文本?」這也包含後續有觀眾提問到:「在如此眾多的文學文本中,如何尋找到適合的文本?」
鍾導演就以此次的劇作為例,他選擇改編的兩篇短篇原著〈魚〉及〈溺死一隻老貓〉,皆出自黃春明經典小說集《莎喲娜拉!再見》:前者背景設定為戰後初期的宜蘭鄉村,以魚作為美好未來的象徵,描述獨自下山做學徒的孫子,希望能實現阿公吃魚的願望,卻在買到後因為一連串的意外遺失了魚,還引發子孫之間的兩代爭執;後者是一則農村開發轉型的寓言,描寫一位清泉村的老人因反對現代化泳池的開發,最後決定跳水自溺的悲劇。
當時閱讀完這兩篇小說,鍾伯淵就投射自身的情感經驗在文本上。因為童年的他也住在山邊,很能感同身受〈魚〉作品裡的生活環境,又或是〈溺死一隻老貓〉裡對於土地的關懷。他期望透過戲劇去捕捉臺灣因傳統禮教所引發某些特殊的情感結構,或是即將消逝的文化情懷。
不同於鍾伯淵從創作者角度分享,耿一偉則從實務的面向進行討論。他提到美國作為影視大國,持續建制一套公開的文本買賣系統,類似代理人的方式販售文學的改編權利,好萊塢相關影視團隊能在平台上直接進行採購、媒合。他期許未來衛武營與臺文館能在「文學劇本改編工作坊」計畫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置相關系統。
多元族群的參與,共融劇場的內涵
講座的最後,三位講者一同分享大眾較陌生的「共融劇場」內涵及實踐。呂毅新分享過去她編導劇作《聽見》的經驗,她暫時放下視覺為主導的路徑,以城市「音景」(Soundscape)發想,期望能觸發常民生活及記憶裡的聲音;過去她所帶領的「影響.新劇場」也曾與美善基金會合作,邀請智青們共同參與戲劇演出,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不僅使演員們能夠表現與闡述自我,也在過程中不斷使戲劇工作者反思既有的創作框架與倫理關係。
在《魚.貓》戲劇表演中,鍾伯淵不僅嘗試將偶戲融入,創造出非人觀點的詮釋角度,他也邀請聽障演員以具象徵性的手語演繹台詞。透過聲音塑造環境、量身打造舞台配置,讓觀眾找回過去因慣常使用語言文字、視覺表達而忽略的其他感官意識。回應著共融劇場的意涵,《魚.貓》作為鍾伯淵在編導上的實踐,他期望在舞台上能去除所有限制,讓眾人都能參與其中,落實多元族群參與及無障礙的文化平權。
節目詳情
10/12 (六) 14:30、10/13 (日) 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匈牙利鋼琴家朗基的音樂不思議
你還記得戴佐・朗基(Dezsö RANKI)是誰嗎?就是那位1969年於德國贏得舒曼國際音樂大賽的匈牙利鋼琴家,自此邀約不斷,合作的指揮包括梅塔(Z. Mehta)、桑德林(K. Sanderling)、費雪(I. Fischer)、馬捷爾(L. Maazel)、蓋提(D. Gatti)等人,但等等,如果他這麼厲害,現在的朗基在哪裡呢?
追焦,舞踊時的身體訊號
「我」的存在,來自意識,而早於「我」的認知之前,身體就已存在,因此相對年長許多,即使未來對「我」的認知因年老消逝,身體仍相伴至末。至始至終,身體都存在。儘管蒙受教育、社會化後,「我」之意識已經先行於身體,導致嚴重與身體脫節,身體依然不斷發送訊息,只是訊號強烈與否。在需要重新與身體同步並審視與其關係之重要途徑,便是舞蹈,因而「舞蹈,是一部身體史」為題、關心藉由舞蹈開展出對身體及身分種種省思的舞蹈影像徵件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