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愛我就吻我,不要問我:《羅恩格林》的幻想與追尋
© Matthias Jung / 2014年德國萊茵歌劇院演出劇照
文|瓦力唱片行
就像太陽餅裡沒有太陽只有糖、熊貓眼裡沒有熊貓,只有加班和失眠,德國的新天鵝堡當然也沒有天鵝。
那新天鵝堡有什麼?
有一位成天幻想的國王、一座用傳說與音樂築成的夢之城、有乘著天鵝而來的神祕騎士,還有一段問了就會灰飛煙滅的愛情。
這一切,都從一部歌劇開始。
1859年,16歲的巴伐利亞王子路德維希二世,第一次在劇院聽見華格納的《羅恩格林》。那天之後,他彷彿被什麼召喚,從此活在自己的幻想裡。三年後他即位,沒有變成一位深知民疾苦的君主,而是成了一位愛玩cosplay的白日夢冒險王。
他蓋了一座森林懸崖上的城堡,不為政務,不為防禦,只為紀念那部讓他魂牽夢縈的歌劇。他把《羅恩格林》變成建築上的奇蹟。牆上畫著艾爾莎、羅恩格林與天鵝船,燈飾上雕著天鵝的羽毛,每個轉角彷彿在低鳴著華格納的旋律。
新天鵝堡不是現實裡的王宮,是一座由音樂與神話撐起的夢。
而那部讓他著迷的《羅恩格林》,到底在說什麼?
故事發生在一座德意志中世紀城市。女主角艾爾莎被誣陷謀害弟弟,陷入絕望之際,一位神祕騎士乘著天鵝船而來,為她出戰、為她辯護,也向她求婚。但條件是:永遠不能問他是誰,從哪裡來。
艾爾莎答應了。然而婚禮的隔天夜裡,她還是問了。
一問出口,一切幻滅。羅恩格林告訴她真名與來歷,然後像預言般,騎士轉身離開,搭上天鵝船消失在霧裡。
這不是一場英雄救美的神話,而是一段關於信任、沉默、與無法兌現之承諾的故事。
而華格納,用三幕長達四個小時的音樂,讓這段寓言像河流一樣流進人心。從絃樂層層堆疊的前奏,到艾爾莎孤絕的女高音獨唱,再到如今婚禮上仍常被演奏的〈結婚進行曲〉,《羅恩格林》的每一個段落,未必都是讓你輕鬆欣賞的旋律,卻都緊緊叩問著愛情的本質,引發思考,也引發著美。
路德維希二世一生蓋了三座城堡,但他最愛的,始終是新天鵝堡。他拒絕現實,拒絕政治,拒絕婚姻,也許他只是想做那個不問也不被問的騎士:活在自己的神話裡。
他最終被政敵罷黜,在湖中離奇溺斃,死因至今是謎。但他留下了城堡,留下了夢,留下了一場他一輩子沒能走出來的音樂。
而現在我們何其有幸,能夠接續著這場未竟之旅的幻夢,在九月迎來德國萊茵歌劇院和衛武營攜手打造的《羅恩格林》,以現代金融企業為舞台,重構聖杯神話與權力鬥爭的當代寓言。這是臺灣史上首次的該劇全本演出,也標誌著兩大歌劇院十年有成的合作里程碑。
無論你是歌劇老饕,還是第一次走進劇場,《羅恩格林》都將帶你進入一個既遙遠又貼近人心的世界。這不只是聽一齣歌劇,這是一次與信任對話、與夢相遇、與自己內心最柔軟角落交會的機會。
九月,來吧。坐在劇場裡,看騎士悄悄現身,看幻想緩緩展開。
節目資訊
9/4(四)-9/7(日)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別說沒提醒你!傳奇爵士薩克斯風大師 Joe LOVANO降臨衛武營,這場不聽你會後悔!
這是2025年最重量級的一場爵士演出之一,無論你是喜歡爵士樂的樂迷、抑或是唱聘廠牌Blue Note與ECM的虔誠教徒,都一定聽過這鼎鼎大名的薩克斯風大師喬·洛瓦諾(Joe LOVANO),而他即將再度來台、並在高雄的衛武營演出!
一座跨接時光的橋樑 漢堡愛樂的歷史與未來
德國北部的漢堡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因人口流動而促成豐富的文化交流。早在一六七八年,這裡便誕生世界上第一座公共歌劇院——鵝市場歌劇院(Oper am Gänsemarkt),韓德爾與泰勒曼等大師的作品都曾經在此上演。聖米迦勒教堂(是漢堡的宗教、音樂與藝術中心,從教父泰勒曼手中接下漢堡市音樂總監的C. P. E. 巴赫就安葬在那裡。漢堡不僅是布拉姆斯的故鄉,更是孕育漢堡愛樂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