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衛武營國際音樂節】瑪麗安娜.貝德納絲卡打擊獨奏會《鼓動》
融合口白、肢體與劇場元素的擊樂名作,拓展你我聽覺想像。
2019年日內瓦音樂大賽擊樂得主,同年亦獲頒瑞士信貸青年藝術家大獎,來自波蘭的貝德納絲卡(Marianna BEDNARSKA)近年以出眾的音樂表現和洗鍊技巧,成為歐陸最受矚目的新星之一。她的演奏曾被《琉森報》(Luzerner Zeitung)評為能「啟發聽眾」,《紐約時報》更以「耀眼的錄音」來形容她灌錄的丹麥作曲家柯佩爾(A. Koppel)四首木琴協奏曲專輯。
本次音樂會她除了將以木琴演奏多首弦樂改編曲,包括巴赫大提琴無伴奏與帕格尼尼隨想曲,展現詮釋底蘊和俐落身手,更挑選了融入多元表現形式的當代傑作以饗樂迷。無論是希臘作曲家阿貝爾吉斯用口白與手鼓,塑造兩人或兩物之間,纏鬥得難分難解的〈相搏〉;斯洛維尼亞作曲家葛洛波卡以身體為樂器,藉由拍打不同部位探索音響組合的〈?肢體〉;或是加入電子樂伴奏的哈奇斯《生之祭典》與賽瓊奈〈吸引力〉,無一不拓展你的聽覺體驗!
演出曲目
伊阿尼斯.澤納基斯:〈反彈B〉給綜合打擊樂獨奏
巴赫:第六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前奏曲〉與〈薩拉邦德舞曲〉(改編給木琴)
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隨想曲〉(由布里傑改編給木琴)
喬治.阿貝爾吉斯:《相搏》
克里斯托斯.哈齊斯:《生命祭典》
文科.葛洛波卡:〈?肢體〉
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夏天〉(由張鈞量改編給木琴)
赫蘇斯.托瑞斯:〈變形蟲〉
艾曼紐爾.賽瓊奈:〈吸引力〉(短版)
安可曲:
A. Piazzolla: Libertango (Arranged for Marimba by Eric Sammut)
文章閱讀
►【MUSICO特別報導】魔幻之擊,震響2024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專訪擊樂演奏家瑪麗安娜・貝德納絲卡
演出者
打擊|瑪莉安娜・貝德納絲卡
瑪莉安娜・貝德納絲卡是一位來自波蘭的年輕打擊樂手。她不僅以獨奏家身份,還以室內樂表演者、樂團成員和打擊樂教師等多重身份活躍於藝術界。她經常受邀至國際音樂節,且與音樂界中的多位著名人士合作。
於2019年,她榮獲第74屆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和瑞士信貸年輕獨奏家獎。在眾多國際打擊樂比賽中,她累計奪得24座首獎和特別獎,包括2016年的美國芝加哥、2016年的德國班伯格、2009年的法國巴黎、2008年的義大利費爾莫和2007年的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此外,她還是2009年波蘭歐洲之聲「年度優秀青年音樂家」的決賽選手。
她在歐洲和美國的音樂節上多次擔任獨奏家,如2019年的盧塞恩音樂節、2021年的達沃斯音樂節和2023年的索爾斯堡音樂節。她也曾與多支知名樂團合作,如瑞士羅曼德樂團、柏林喜歌劇院樂團、華盛頓國際室內樂團、奧爾堡交響樂團、波茲南愛樂樂團和波蘭華沙廣播樂團等。
她曾獲得波蘭、瑞士和德國的藝術獎學金。2013年,她因其在音樂上連結波蘭和丹麥兩國的獨特貢獻,被頒發波蘭-丹麥友誼獎;而在2017年,她又被提名為「波蘭音樂卓越獎」的年度新秀。
2014年,應知名丹麥作曲家安德斯・柯佩爾之邀,她成為第一位完整錄製他所有馬林巴協奏曲的打擊樂手。她的首張專輯《馬林巴協奏曲》在波蘭及國際都獲得了極大的讚賞,其中包括紐約時報、留聲機雜誌和德國廣播公司的肯定。作為獨奏家,她也參與了「100 for 100. Musical Decades of Freedom」等多個錄音項目,其中「100 for 100」在波蘭唱片學院的菲德烈克獎中勇奪兩項大獎。
瑪莉安娜最初學習的是鋼琴,但後來她的興趣轉向了古典打擊樂器。在完成波蘭齊瑪諾夫斯基音樂學校的學業後,她在德國斯圖加特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取得學士學位,接著在瑞士日內瓦高等音樂學院獲得碩士文憑,並於2021年完成學士後學業。
自2023年起,她在波蘭華沙蕭邦音樂大學擔任教職。除此之外,她也是山葉和Kolberg鼓棒的官方代言人。
在地藝文支持夥伴
【2024衛武營國際音樂節】瑪麗安娜.貝德納絲卡打擊獨奏會《鼓動》
融合口白、肢體與劇場元素的擊樂名作,拓展你我聽覺想像。
2019年日內瓦音樂大賽擊樂得主,同年亦獲頒瑞士信貸青年藝術家大獎,來自波蘭的貝德納絲卡(Marianna BEDNARSKA)近年以出眾的音樂表現和洗鍊技巧,成為歐陸最受矚目的新星之一。她的演奏曾被《琉森報》(Luzerner Zeitung)評為能「啟發聽眾」,《紐約時報》更以「耀眼的錄音」來形容她灌錄的丹麥作曲家柯佩爾(A. Koppel)四首木琴協奏曲專輯。
本次音樂會她除了將以木琴演奏多首弦樂改編曲,包括巴赫大提琴無伴奏與帕格尼尼隨想曲,展現詮釋底蘊和俐落身手,更挑選了融入多元表現形式的當代傑作以饗樂迷。無論是希臘作曲家阿貝爾吉斯用口白與手鼓,塑造兩人或兩物之間,纏鬥得難分難解的〈相搏〉;斯洛維尼亞作曲家葛洛波卡以身體為樂器,藉由拍打不同部位探索音響組合的〈?肢體〉;或是加入電子樂伴奏的哈奇斯《生之祭典》與賽瓊奈〈吸引力〉,無一不拓展你的聽覺體驗!
演出曲目
伊阿尼斯.澤納基斯:〈反彈B〉給綜合打擊樂獨奏
巴赫:第六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前奏曲〉與〈薩拉邦德舞曲〉(改編給木琴)
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隨想曲〉(由布里傑改編給木琴)
喬治.阿貝爾吉斯:《相搏》
克里斯托斯.哈齊斯:《生命祭典》
文科.葛洛波卡:〈?肢體〉
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夏天〉(由張鈞量改編給木琴)
赫蘇斯.托瑞斯:〈變形蟲〉
艾曼紐爾.賽瓊奈:〈吸引力〉(短版)
安可曲:
A. Piazzolla: Libertango (Arranged for Marimba by Eric Sammut)
文章閱讀
►【MUSICO特別報導】魔幻之擊,震響2024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專訪擊樂演奏家瑪麗安娜・貝德納絲卡
演出者
打擊|瑪莉安娜・貝德納絲卡
瑪莉安娜・貝德納絲卡是一位來自波蘭的年輕打擊樂手。她不僅以獨奏家身份,還以室內樂表演者、樂團成員和打擊樂教師等多重身份活躍於藝術界。她經常受邀至國際音樂節,且與音樂界中的多位著名人士合作。
於2019年,她榮獲第74屆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和瑞士信貸年輕獨奏家獎。在眾多國際打擊樂比賽中,她累計奪得24座首獎和特別獎,包括2016年的美國芝加哥、2016年的德國班伯格、2009年的法國巴黎、2008年的義大利費爾莫和2007年的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此外,她還是2009年波蘭歐洲之聲「年度優秀青年音樂家」的決賽選手。
她在歐洲和美國的音樂節上多次擔任獨奏家,如2019年的盧塞恩音樂節、2021年的達沃斯音樂節和2023年的索爾斯堡音樂節。她也曾與多支知名樂團合作,如瑞士羅曼德樂團、柏林喜歌劇院樂團、華盛頓國際室內樂團、奧爾堡交響樂團、波茲南愛樂樂團和波蘭華沙廣播樂團等。
她曾獲得波蘭、瑞士和德國的藝術獎學金。2013年,她因其在音樂上連結波蘭和丹麥兩國的獨特貢獻,被頒發波蘭-丹麥友誼獎;而在2017年,她又被提名為「波蘭音樂卓越獎」的年度新秀。
2014年,應知名丹麥作曲家安德斯・柯佩爾之邀,她成為第一位完整錄製他所有馬林巴協奏曲的打擊樂手。她的首張專輯《馬林巴協奏曲》在波蘭及國際都獲得了極大的讚賞,其中包括紐約時報、留聲機雜誌和德國廣播公司的肯定。作為獨奏家,她也參與了「100 for 100. Musical Decades of Freedom」等多個錄音項目,其中「100 for 100」在波蘭唱片學院的菲德烈克獎中勇奪兩項大獎。
瑪莉安娜最初學習的是鋼琴,但後來她的興趣轉向了古典打擊樂器。在完成波蘭齊瑪諾夫斯基音樂學校的學業後,她在德國斯圖加特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取得學士學位,接著在瑞士日內瓦高等音樂學院獲得碩士文憑,並於2021年完成學士後學業。
自2023年起,她在波蘭華沙蕭邦音樂大學擔任教職。除此之外,她也是山葉和Kolberg鼓棒的官方代言人。
在地藝文支持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