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用音樂帶著夢想起飛 《雪人》與《我們要去捉狗熊》
文 | 藍祖蔚
《雪人》與《我們要去捉狗熊》的原著都是世界知名繪本,兩者的相似特色在於如果爸媽不在家,孩子可以怎麼去冒險?不論是一位或五位孩子,帶著童心,懷著夢想,再踏上音樂旋律,這場童年冒險就浮現出無限的憧憬與想像。
英國著名童話繪本大師雷蒙.布里格斯在1982年由167幅圖組成的《雪人》,是一則耶誕節傳奇,明明只是一個晚上的故事,卻說出了多數孩子曾經有過的夢想:我打造的雪人,不只是呆立在前院中的玩偶,還是可以陪我嬉戲,分享心事的朋友,更可以帶我飛向聖誕老公公的國度,見證那個美麗的神話並非神話,它真的確實存在。
《雪人》的魅力在於互動,也在於飛行。自從雪人在午夜十二點「顯靈復活」後,他先在小男孩的帶領下,享受了做人的樂趣以及家居的溫暖,他們的友情始自了解,繼而才從騎摩托車的風馳電掣,進展到一飛沖天,掠過山河冰洋安抵北極的生命冒險。就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繪本不用講任何一句話,任由作曲家霍華.布列克先用音符模仿及描述小男孩與雪人的互動故事,再以《漫步在雲端》的主題旋律帶出了人生想飛,卻也真能飛上天的華麗想像。
英國兒童文學的桂冠作家麥可.羅森在《我們要去捉狗熊》上,用了不少擬聲字來形容這五個孩子穿過草叢,跋山涉水去尋找大熊的旅程,每段歷程都是一般城市孩子很難實踐的山林冒險,然而透過「swishy swashy!掠過草叢的窸窸窣窣」、「Splash splosh!涉過河水的叭叭叭」、「Squelch Squelch!踩過爛泥巴的黏噠噠」、「hoooo woooo!hoooo woooo!暴風雪吹吹吹」、和「tiptoe tiptoe tiptoe!躡手躡腳進洞穴」這些擬聲字詞,聲音出現了,情境浮現了,更提供了作曲家史都華.漢考克用音符來重現這個冒險世界的靈光參考,每段音樂都符合了劇情的情境及情趣。
《雪人》強調了小男生與雪人的友誼,《捉狗熊》同樣也著墨在小女孩與狗熊的純真,它們同樣有著圓滾滾的身材,也享著你提供的食物,再聽見小女孩逼問狗熊說你究竟幾天沒刷牙了,你一定更加歡喜他們的純真友情。更巧的是兩則故事都提到了圍巾,《雪人》的男孩造訪了聖誕老人故鄉後,獲贈了一條藍花圍巾,《捉狗熊》的小女孩則是怕狗熊冷,把自己的綠色圍巾繫上了狗熊的脖子。雪人冰消化散後,只有這條藍花圍巾,可以證明這趟旅程不是夢,至於狗熊最後繫著圍巾走回洞穴時,這份真實的禮物同樣也是它永難忘記的美麗回憶吧。
讀完男孩與女孩的故事,只要再聽見《雪人》的《漫步在雲端》,或者《捉狗熊》的《我和你》這首歌,你都會再次想起雪人與狗熊陪我們長大的這趟尋夢之旅。
推薦閱讀
在英國創團的以色列鬼才編舞家Aka侯菲胥的前老闆——雅絲敏・瓦迪蒙的舞蹈拓荒路
第一次看到雅絲敏・瓦迪蒙(Jasmin VARDIMON)的作品,其實是因為侯非胥.謝克特(Hofesh SHECHTER)而誤打誤撞,侯菲胥離開以色列巴希瓦舞團後,來到巴黎學習音樂同時組成一個樂團,後來樂團到英國演出後解散,他重回舞蹈懷抱,加入了雅絲敏・瓦迪蒙舞團,在2003年演出雅絲敏的作品《Lullaby》,因而找來《Lullaby》影像觀看。原本是想要看看侯菲胥青澀的舞者樣貌,沒想到卻被雅絲敏充滿肢體劇場的編舞風格所吸引,像是DV8《阿基里斯進場》enter achilles與莎夏瓦茲《太空人巷》Allee der Kosmonauten的結合。
靈魂的琴鍵上,有首旋律叫皮耶絲
2022年11月22日中午12點12分,一檔名之為《皮耶絲在台灣》的獨奏會、也是大師首度在臺舉辦的音樂會,在眾人的注目下,準時開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