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關於記憶與死亡的流動之詩:布瑞頓《戰爭安魂曲》
文 |周佳欣 文字工作者
照片|Richard Hubert Smith
布瑞頓(1913-1976)的《戰爭安魂曲》是高雄衛武營歌劇院在2020年推出的跨國歌劇版製作,選擇在2月28日和平紀念日上演實則寓意深遠。
這部大型作品於1962年首演,時值冷戰時期,是二十世紀英國古典樂壇的重量級人物布瑞頓受委託之作,獻給毀於1940年德軍空襲的英國考文垂大教堂的重建竣工的祝聖慶典。布瑞頓特別要求觀眾在演出完畢後不要鼓掌,期望在肅穆之中哀悼戰時的死者,撫慰生者的心靈。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指出悲劇的作用是淨化人心,布瑞頓則曾在首演之後向家人表示希望這部樂章至少能夠發人深省,誠如他在《戰爭安魂曲》歌譜首頁上所引用的詩文:
我的主題是戰爭,以及對戰爭的悲憐,
詩文沈浸於悲憐之中⋯⋯
今日的詩人能做的就是告誡提醒。
這是英國軍人暨詩人威爾弗雷德・歐文(1893-1918)的詩文,表達詩人自許的警世之責。布瑞頓畢生崇尚和平,認為自己的職責是創作而非毀滅,故而拒絕於二戰時為英國上戰場殺敵,轉以譜曲創作來撫慰人心,而在一戰時為英國戰死沙場的歐文用詩歌寫下了親身經歷的戰火殘酷與人的脆弱,他的詩句於是成了布瑞頓不在場的見證。
布瑞頓當時希望邀請二戰戰時敵對國的藝術家攜手合作,一同象徵性地在舞台上彌平傷痕,他的創作對象因而包括了德籍男中音迪特里希・費雪迪斯考、英籍男高音彼德.皮爾斯、以及俄籍女高音卡麗娜・維許涅芙絲卡雅,無奈在演出前十日,俄國卻不准許她出席首演,只好由北愛爾蘭女高音希瑟・哈潑頂替上場。
2018年,英國國家歌劇院再度搬演此劇目,並且以全舞台的形式演出,由甫卸下劇院藝術總監之職但仍擔任顧問的美國導演丹尼爾・克萊默所執導,距其首演已超過半世紀之久,不變的是這同樣是一部跨國之作。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的音樂依舊是新版製作的靈魂核心。《戰爭安魂曲》分成六部,其唱本並置了拉丁文的亡者彌撒與歐文的英詩,一方是聖潔裁判者與慈悲拯救者的耶穌基督形象,一方是交織著希望與絕望的戰爭意象,一古一今,相互呼應,超脫了宗教神聖與世俗現實的界限。布瑞頓的音樂於傳統之中流露著現代感,在旋律的和諧之中突顯出情感的衝擊。演出中,女高音與合唱團偕同交響樂團,演繹的是驚恐的人心因希望而群聚一起;兒童與管風琴吟唱著希望與純真;男高音與男中音偕同室內管絃樂團則是演唱歐文的詩,並演出戰士的角色。剛柔並陳的聲音景觀似乎深化了性別的分野,以此呈現了戰爭對人性與社會關係的考驗。
至於舞台呈現則是以三面巨大銀幕投射來創造出時空的流轉,藉由視覺意象與虛實交錯來為這部經典做下當代註解。德國知名攝影師沃夫岡・提爾曼斯的影像作品串連展示了一首流動的視覺之詩:和平主義者的書、傷殘的士兵、羔羊、海浪、污染、拔根的樹根、白菊花、足球暴動、以及「勿忘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的宣傳等等,偕同舞台眾多表演者創造出了攸關戰爭的劇場奇觀與氛圍,讓生者在哀悼亡者之際,感受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以及對戰爭的困惑與無助。
歷史的記憶與創傷尚待時間撫平,透過這部21世紀臺英製作的《戰爭安魂曲》,讓我們在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一同沉浸於布瑞頓發人深省的樂章,探問人性並獲得救贖。
推薦閱讀
《瘋迷24柴可夫斯基》達人指路
一年一度的衛武營音樂馬拉松又要開跑了,這項最具創意的樂迷運動會,2025年邁入堂堂第四屆,「吉祥物」從德奧樂派的舒伯特、莫札特、貝多芬,輪到來自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
「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座談側記
曉劇場劇作《魚.貓》將於10月12、13日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後簡稱衛武營)演出,戲劇改編自臺灣國寶級文學作家黃春明的《莎喲娜拉!再見》之短篇故事〈魚〉及〈溺死一隻老貓〉,由鍾伯淵編導以共融劇場形式,邀請聾人及劇場演員共同演出。在8月31日下午,衛武營特別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後簡稱臺文館)跨界合作,特別邀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影響‧新劇場團長與藝術總監呂毅新,以及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三人共同以「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為題進行前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