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疫情緊張,藝術怎麼辦?2020 衛武營國際論壇 側記
受疫情影響,今年許多跨國活動都宣告暫延或改採線上方式進行;在臺灣的FACP亞洲文化推展聯盟年會,雖也配合調整,但幸運的是,完善的防疫措施下,在臺灣的會員及關心表演藝術的朋友,仍可親臨會場與世界各地的與談人一同探討『疫情緊張!藝術怎麼辦?』
觀眾&科技 多變的藝術參與
今年由「公民論壇」揭開論壇的序幕,四位和衛武營有某些連結的公民,分享踏上衛武營舞台的經驗及與衛武營息息相關的日常。公民包括:身分是學校音樂老師而來參與《武營歐普拉》的素人歌手、參加讀劇活動的高中生、喜愛表演的聾人朋友、以及每天接觸最多觀眾的警衛大哥。這四位『半素人』,代表著衛武營與眾人的連結,不再只是「表演者」與「觀眾」的二分法,透過新的表演內容,衛武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方式,並創造了與舞台的各種距離。
數位典藏 有趣的藝術教育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不僅僅提供了表演方式與內容的新可能,同時也為正規教育內的藝術學分注入養分。素人歌手鍾梓瑄老師分享,除了實際踏入表演廳,讓學生感受到課本上的音符跳動的魅力外,教學中導入各表演藝術中心的線上教材,等同用『趣味性』敲門,讓藝術的種子有了發芽的機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的對談中也補充,今年與學校的合作專案很豐富,不管是讀劇課程、劇場禮儀講座,都受到各級學校的歡迎,甚至激發出超乎預期的學生回饋,也承諾這樣的互動將持續在衛武營發生。
數位典藏早在疫情爆發前就早早展開的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林國平處長提出,雖然今年博物館的到訪人數減少了八成,但他們同時也發現線上平台的點閱數呈現6到8倍的驚人成長,是文物與潛在觀光客持續接觸的方式。
創意激發 卻不可取代的藝術體驗
在觀眾無法進場的情況下,表演藝術紛紛走向線上,但這樣的趨勢是否會造成觀眾不再回歸現場?從幾位與談者的解答中,可以發現「疫情緊張!但藝術沒那麼緊張。」
FACP主席祖・席德克在專題演講中,回顧人類歷史上碰到的疾病大流行,每一次浩劫中,表演藝術都能找到新的方式,展現聚集的能量。如同今年的疫情影響下,反而激發了表演者無限的創意。此外,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黃文浩提出,「表演藝術在虛擬世界的可能性,是從思考方式開始改變的。」臺北藝術大學王連晟講師也強調,加入直播等數位科技,絕對不是表演的再現,而是創作能量相同的另一種詮釋,提供觀眾新的想像。
第二天的對談主持人耿一偉顧問則認為,數位化讓觀眾的選擇變多了,但這些選擇並非相互排斥的,且現場的演出仍是獨一無二的體驗。就像網路發明後,並沒有讓人們選擇待在家裡,而因為對世界多了想像,更樂於出國親身體驗。既然現場演出與數位作品是各自獨立的表演經驗,數位科技的加入當然不會影響觀眾進場的意願。
沈澱、起步 藝術的在地省思
除了數位化,表演藝術在疫情期間的另一大趨勢,就是在地化。因為有了線上接觸國外觀眾的機會,作為表演者要端出什麼內容,成了另一項課題。菲律賓文化中心副主席克里斯・米拉朵表示,這次的疫情雖然嚴重影響當地文化產業發展,但他相信這也是一個重新商榷、思考的機會。
文化內容策進院丁曉菁董事長叩問,因為疫情,臺灣品牌受到全世界前所未有的關注時,我們最基本的挑戰,就是能做什麼樣的轉型與發展?臺灣在地故事的製作,讓臺灣人說臺灣人的故事;參考韓國大邱模式,以高雄作為音樂劇的發展基地,都會是我們加深文化厚度,躍上國際的有力支撐。
結語
在2020年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國際論壇中,可以發現科技不僅能克服距離的障礙,更為表演藝術注入創新的力量。數位化不僅提供了跨越時空傳播的可能,更激發了全新的表演內容。『越在地,越國際』談的不只是內容的在地元素,也強調表演型態的改變,拉近了與眾人的距離。
《疫情緊張!藝術怎麼辦?》觀察兩天的專題演講與對談分享,在現階段表演藝術形態的轉變中,是越來越往『眾人的藝術』這個方向邁進。
閱讀更多: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挑選屬於你的舞蹈聖代:臺灣舞蹈平台的風味指南
「身體,是一部舞蹈史」是今年衛武營臺灣舞蹈平台的策展主軸,身體的歷史可以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人的——比如我從小在什麼城市長大,成年後又去哪一個國家發展,那些所旅居的城市、所待過的學校、所受過的舞蹈訓練加總起來,就像堆疊在身上一層又一層的皮膚,每一層都是身體的歷史。
以身體引航,探尋南方的舞蹈史—2024臺灣舞蹈平台
「你的身體,訴說著什麼樣的歷史? 看看這些以身體為職業的人,也看看你自己。」 兩年一度,由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主辦的「臺灣舞蹈平台」(Taiwan Dance Platform)於2024年來到第五屆,藉著過去累積的國際交流,打造為每兩年秋天必訪的重要亞洲舞蹈盛事;與此同時,臺灣舞蹈平台也藉著在地優勢,持續將屬於臺灣的舞蹈能量推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