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生機盎然的歌劇花園裡,百花各自芬芳 ── 台北歌劇劇場《50年回顧展演》
文|崔雅婷
你或許會問,歌劇和日常生活的關係是什麼?
源於17世紀初義大利的歌劇,由於許多經典作品所使用的語言、描繪的時空背景,讓身在亞洲的我們感到有些陌生,因此不少人認為歌劇是非常難懂的西方傳統藝術,但是,有著精彩閱歷、被譽為臺灣歌劇教父的曾道雄卻說:「歌劇是一種入世的藝術。」他認為即使我們不熟悉歌劇的對白或歌詞,但當著眼於其中的故事,會發現歌劇裡刻劃的人性是普世共享的,無論是生命中的矛盾、衝突、慾望與悲歡離合,都足以超越地理與時間,連結每個人的生命經驗。
熱愛歌劇的曾道雄,也因此希望歌劇能「讓男女老少都可以了解和感動」,他在70年代創辦了台北歌劇劇場,半世紀後的今天,台北歌劇劇場已演出超過五十場歌劇,不僅僅是德語系與拉丁語系的歌劇代表作,更包括首創之中文歌劇。
義大利文、法文、德文,還是中文?
「就像平劇有時候也會聽不懂歌詞,這並非是東方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問題,只要對歌劇有興趣,想要理解它,就一定有方法可以理解。」曾道雄不僅不認為語言是隔閡,更突發奇想的讓1979年在台灣首演的莫札特歌劇《魔笛》的部分對白翻譯成中文、保留歌詞為德文原文,讓經典傑作的故事更渾然天成的深入在地觀眾的心,同時也保留了音樂作品的完整性。
曾道雄曾留學西班牙,也深受西班牙作曲家法雅(Manuel de Falla)所影響,他說,法雅是第一位將佛朗明哥文化融入交響樂創作的西班牙作曲家,且一生以自己的文化為榮,這讓他深受啟發。曾道雄也進而在國內引進西方歌劇近二十年之後,創作了歌劇《稻草人與小偷》,他結合童年生活在彰化的鄉間回憶,透過自己的語言和音樂表達對自然生態的關懷。
音樂 x 戲劇的完美砌合
歌劇是結合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等等而成的一種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可說是一種各部門合作協調運作的「科學」,曾道雄這樣形容:「歌劇是一座由各單元藝術完美砌合而成的宏偉金字塔。歌劇中的音樂與戲劇相互加乘的成效與功能,不只是100 + 100 = 200,而是 100 x 100 = 10000 ! 其中音樂和戲劇若有一方缺失,歌劇則可能將失去它黃金比例的端正而形成斜塔。」即使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為了忠實傳達歌劇的精髓,他依然戰戰兢兢。
「歌劇的園地就像花園,各自芬芳」
「我喜歡的歌劇太多了,我喜歡華格納、莫札特、普契尼,我也喜歡馬斯內、韋瓦第……每個人的東西都不同,歌劇的園地就像花園,不同的花卉長出來,各自芬芳。」談起歌劇總是如數家珍的曾道雄,曾在訪談中充滿熱情地說著。
將在今年六月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登場的台北歌劇劇場《50年回顧展演》,正像是他口中所說的一方花園,從上半場德語系歌劇的精華場景,包括莫札特、韋伯、華格納,以及史特勞斯之歌劇代表作,到下半場義大利、法國以及西班牙等拉丁語系歌劇,包括羅西尼、威爾第、古諾、馬斯奈、法雅,終曲則演出曾道雄親自創作之作品。這場目不暇給、集結國內外歌劇選粹的盛會,不只是用以紀念台北歌劇劇場五十年的演出,更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每一個人透過歌劇的視野,歡慶人性的光輝與藝術之美。
照片:威爾第歌劇《馬克白》©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節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