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在高雄遇見想要跳舞的身體
文|周書毅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
透過這次波麗露在高雄的活動,我才知道原來高雄有好多喜歡看現代舞的觀眾,只是過去從來沒有機會遇見!也發現比想像中更多的人喜歡跳舞,而且是隨心的自由舞蹈。
為什麼說是「自由舞蹈」呢?這個詞源自於這次活動中,一段非常美妙的經驗。位在高雄旗山的旗美社區大學裡有一堂課叫作「自由舞蹈」,由美濃在地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劉崇鳳老師所開設。她希望帶來身體與土地的感知與連結,拋開局限與框架,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去學習如何自由的跳舞。透過鳳山在地「鳳東文創」的小翠與梅珠拜訪,以及藝術顧問林璟如老師的友人,我才得以與劉崇鳳老師和她的自由舞蹈相遇,因著波麗露這首樂曲串起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讓我有機會也來分享我的自由舞蹈。在那兩個小時裡,我們的內心靜了下來,手牽起手,感受前方的引領,以及後面的人的跟隨。全憑感受帶領身體來移動,在享受中淋漓盡致地完成了這場交流。
波麗露在高雄,我們在這個傾注了我全部熱情的活動中相遇,往後我也將繼續這樣自由的舞蹈,繼續與大眾一起發掘自己與身體的關係,享受每一個跳舞的當下。(寫於2022/05/16)
閱讀更多: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婚姻中容不下女性才華—晃晃跨幅町《海妲.蓋柏樂》
海妲・蓋柏樂是將軍的女兒,當時的名門女性除了結婚,沒有其他的出路,對於海妲・蓋柏樂而言,雖然丈夫尤根.泰斯曼是自己選的,但她被自己的選擇困住了,作為一個有想法的女性,她陷入抑鬱,想要尋找其他的生機。 寫到這兒,也許有些人會說「又來了,女人就是愛胡鬧,丈夫不是自己選的嗎?」工作也是自己選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被工作困住,不是嗎?
當獅子遇見柴可夫斯基:卡瓦科斯與NSO重現《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當柴可夫斯基在1878年寫下《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時,他的人生正被陰影籠罩。婚姻破裂、創作停滯、精神幾近崩潰。然而,從這樣的黑暗中,他竟寫出一部閃耀著陽光與激情浪漫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