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理想、愛情、自由與滅亡 威爾第的「大」歌劇《唐卡洛》
文|車炎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唐卡洛》:高「貴」歌劇難得一見
出自十九世紀義大利歌劇巨擘手筆,卻名列法國大歌劇經典鉅作之一,《唐卡洛》號稱威爾第近三十齣歌劇作品之中演出篇幅最長的歷史大戲。正因如此,演出此劇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製作經費昂貴,成為世界各大劇院製作此劇時勢必衡量取捨的關鍵因素。是故,此劇不僅不曾出現在臺灣各大表演場館,歐美各大歌劇院欲於樂季規劃此節目時也需考量該劇龐大的製作成本與財務平衡問題,甚至連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於近期(2022年3月)製演的五幕法文版《唐卡洛》,也創下該劇院自開幕營運以來破天荒頭一回的歷史記錄。(註1)這次衛武營引進比利時列日皇家歌劇院兩百週年的特別製作《唐卡洛》,即將成為該劇空前僅見的臺灣首演,受困於流行疫情難以出國的臺灣歌劇迷而言,終於有機會在自己的國土親炙威爾第名作《唐卡洛》,勢將成為臺灣全體愛樂者永難忘懷的記憶。
《唐卡洛》劇情與改版
歷經多次改版,以歷史真實人物為藍本,十六世紀國力鼎盛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國與法蘭德斯領地為時空背景,講述西班牙在義大利戰爭取得勝利後,法國將公主伊莉莎白許配給西班牙王儲唐卡洛作為求和條件。這對年輕男女本已一見鍾情,但沒想到最後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竟決定父佔子媳,強娶伊莉莎白,還企圖藉機消滅法蘭德斯新教勢力,導致最終令所有人盡皆遺憾的悲劇。全劇刻劃當時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緊張對立,劇情摻雜複雜深沈的利益算計,反映自古至今變化不大的社會底層窮苦百姓生活困境,以及命運之輪無情輾壓下的動人真愛。場景還原政治聯姻和嚴酷宗教審判的歷史過往,傳達驚心動魄的戲劇張力和人心嚮往的自由真理,藉著優美動人的豐富旋律創意、精湛的管絃樂團與歌聲表現,將觀眾引入遙遠時空的浪漫想像,同情那令人悲憐惋惜的殘酷現實。
接受巴黎歌劇院委託,威爾第同意法國劇作家提議改編德國文豪席勒的原著同名詩劇。歷經二年創作期,最後譜寫成演出時間總長超過三小時、包含芭蕾場景的五幕法文大歌劇,1867年3月11日於巴黎歌劇院首演。這是他第四度挑戰改編席勒戲劇作品,相較以往,威爾第的生命經驗與作曲技術更加成熟,加上他歷經義大利統一運動洗禮,親身投入政治工作,對於席勒筆下宣揚的真理信仰、自由價值,以及建築在革命與犧牲之上的烏托邦理想,思考與感受更加深刻。然而,巴黎歌劇院向來主動干預作曲家創作過程,作品被大幅更動、過於冗長,導致威爾第萌生動手修訂的想法。《唐卡洛》後續歷經數次改版,其中以1884年米蘭斯卡拉劇院版幅度最大:威爾第刪去原本法文版的第一幕以及芭蕾場景,同時還原、精簡或改寫部分唱段,成為這次衛武營演出《唐卡洛》的四幕義大利文版本。
法國大歌劇之於威爾第
興起於一八三○年代前後的法國大歌劇,係因應七月王朝(July Monarchy)統治下的巴黎政局而生,以浩瀚史詩回顧重大歷史事件,並試圖在其中刻畫最珍貴的愛情、人性、善惡意念的價值抉擇,迎合當時新興的中產階級觀眾群喜好,成為巴黎藝文界熱門話題,亦是日後華格納打造巨大歷史神話聯篇樂劇的催化契機之一。旅居巴黎的威爾第深諳箇中道理,他不僅清楚過去義大利前輩羅西尼是如何憑藉《威廉泰爾》(1829)攻佔巴黎歌劇巿場,也親身驗證改編文豪小說或舞臺劇本為歌劇帶來的好處──原著的崇高文旨、感人內涵與觀照深度皆可轉化進入歌劇。過去獲得空前成功的《弄臣》(1851)、《茶花女》(1853)等威爾第歌劇名作即為佐證。
自始至終屹立不搖的十九世紀義法歌劇(Italo-French Opera),早已形成與貝多芬之後的形式邏輯嚴謹、樂思崇高抽象的德奧器樂藝術分庭抗禮的泰勢。義法歌劇形成雅俗共賞的表演藝術,係根植於商業劇院的文化通俗性與娛樂性,其精華就在傑出作曲家為了演繹劇情而創造的美好旋律裡,不僅音樂蕩氣迴腸,還能令觀眾在劇院聽過一回便可朗朗上口。潛移默化之間,毋需多作解釋,威爾第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頂級高手之一。
《唐卡洛》經驗開啟威爾第鉅幅名作
法文和義大利文雖然同屬拉丁語系,但二者的語韻特徵有諸多不同之處(例如法文沒有重音節、義大利文有),導致威爾第最初以《唐卡洛》法文劇本創作時,即已出現某些和過去使用義文劇本寫歌劇時迥然不同的樂音特徵。雖因篇幅有限無法多言,然而正是因為《唐卡洛》讓威爾第更能掌握大型歌劇群戲排場創造張力與高潮的技術,和以音樂斧鑿角色情感的秘訣,讓語言成為音樂表達的利器而非限制。所以,威爾第得以繼《唐卡洛》之後,產出豪奢排場與之相互媲美的《阿依達》(1871),戲劇張力強大的《奧泰羅》(1887),以及旋律新穎、極富新意的《法斯塔夫》(1893)。
盼能親炙《唐卡洛》之「大」
改寫成義大利文四幕的1884年版《唐卡洛》究竟是何風貌?僅憑過往留下的歷史錄音,也許只能略窺其輪廓,卻無從親炙其「大」。期待十月能在衛武營和臺灣全體觀眾一同見證這難得一見的歷史時刻。
節目資訊
2022/10/27 (四) - 2022/10/30 (日)
衛武營歌劇院
7/21前早鳥75折
圖/威爾第歌劇《唐卡洛》(照片版權|2020年比利時列日皇家歌劇院首演劇照)
註1. 大都會歌劇院曾於1980、1983、2010年製演《唐卡洛》,但都是義大利文修訂版,過去尚未有任何法文版《唐卡洛》影音製演記錄(法文首演版演出時間約4.5小時)。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戴佐・朗基:謙沖自牧又卓爾不凡的鋼琴大師
【2025衛武營國際音樂節】邀請匈牙利鋼琴巨匠戴佐・朗基(Dezsö RANKI)演出,除了有獨奏會《朗基的鋼琴宇宙》,還有與指揮簡文彬、高雄市交響樂團合作的閉幕音樂會《四種氣質》,兩場節目以多樣的曲目選擇與演出配置帶給樂迷兩種截然不同的聽覺盛宴。
神祇般的愛與恨,Emma Rice 的《咆哮山莊》如何重塑經典?
原本在小說《咆哮山莊》裡,主角希克里斯夫是一位英國的孤兒,可是導演Emma Rice對於幾年前,法國加萊難民營(Jungle de Calais)的非法移民偷渡到英國引發熱議的事,讓她深感氣憤。於是她做了一點挪動,將希克里斯夫變成是一位膚色黝黑的難民小孩(戲中用操偶的方式來呈現)。從這個點,我們就可以知道,由英國國家劇院、布里斯托老維克劇院、約克皇家劇院三館所共製,於2021年底首演的舞台劇《咆哮山莊》,並不是在講一個十九世紀的愛情故事,而是在談我們這個時代的愛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