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李佩璇《路上行舟的十二種表情》觀後心得
文|李佩璇
這天傍晚,我在衛武營看著「狂夢藝術」的表演者們透過肢體、聲音與其手中的道具, 一步一步地帶領觀眾走進他們所建構出來的世界。
起初,我還不敢任意遊走,但隨著表演者的不同行動,我開始渴望能看清楚演出全貌, 任何一幕我都不想錯過,於是當表演者再次起身移動時,我隨即毫不猶豫的跟上腳步,但 有些片刻卻又想駐足,想把他們正在詮釋的事情理的清楚。
在觀看近距離演出的同時,我不斷地被表演者們的動作吸引,那些神情、那些舉動都 激發了我深藏好久好久的好奇心,我不自覺的想猜測表演者們的下一個動作會是什麼?我 像是回到過去,像個保有童年純真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故事的下一個情節。
我很喜歡其中一幕,一位女子坐在被堆疊起的高位,她望向手中亮著光的扯鈴,身旁 簇擁著人群,這一刻,她就像是被眾人所依賴的、遙不可及的信仰,而在邊界不斷攀附著 的那些人啊,就像是我們,我們相信空中那端高尚的存在、相信祂能夠為生活帶來轉機。 我們渴求,所以祈求。
我們希望捕捉到那道光、被光照亮。
觀賞過程中,表演者拿著各自準備好的道具,與自己的道具夥伴們相處得很有默契, 表演當下,我感受到人與物就像是一體的。當觀眾看見你們的演出道具時,多半會覺得很 稀奇,但我們的理解其實也僅此而已,我們看見的只是一個純粹的實物;但你們不一樣, 它們在你們的手中並不純粹只是物,只有擁有者才真正懂得它,就像只有伯樂理解千里馬。
很喜歡這種看似隨性,實際上卻是精心打造出來的劇情,我們跟著移動,也像是在創 作,我們搭著手扶梯上上下下、我們在場館中隨著表演者們奔走,以從未體驗過的形式認 識衛武營,此外,當表演者們觸碰場館中的任何物件時,那些動作都像是賦予物件感情的 點綴,我抽離了我自己,我只專注於欣賞,我只看著他們的眼神不斷發著光亮,而在直視 他們發亮的雙眼時,好像,好 像...一切都會有希望。
謝謝「狂夢藝術」這場精心籌備的表演,打破了我對於表演藝術的想像。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在英國創團的以色列鬼才編舞家Aka侯菲胥的前老闆——雅絲敏・瓦迪蒙的舞蹈拓荒路
第一次看到雅絲敏・瓦迪蒙(Jasmin VARDIMON)的作品,其實是因為侯非胥.謝克特(Hofesh SHECHTER)而誤打誤撞,侯菲胥離開以色列巴希瓦舞團後,來到巴黎學習音樂同時組成一個樂團,後來樂團到英國演出後解散,他重回舞蹈懷抱,加入了雅絲敏・瓦迪蒙舞團,在2003年演出雅絲敏的作品《Lullaby》,因而找來《Lullaby》影像觀看。原本是想要看看侯菲胥青澀的舞者樣貌,沒想到卻被雅絲敏充滿肢體劇場的編舞風格所吸引,像是DV8《阿基里斯進場》enter achilles與莎夏瓦茲《太空人巷》Allee der Kosmonauten的結合。
《文雄與秀英》讓你再一次__愛情!
我的好友、同時也是知名編劇詹傑曾說過一句至理名言:「電視劇像老公,電影像一夜情」。我每次都想問,那劇場呢?假若串流媒體只要點點滑鼠,就有各種驚心動魄、高潮迭起、峰迴路轉、還看都看不完的多國影視作品,排解不甘日常寂寞的一顆心,我們又為何需要大費周章走進劇場,看單單兩名演員演繹平平淡淡、細水長流的一輩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