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牛娟娟-NSO《詩琴畫語》 觀後心得
文|牛娟娟
位置特意選在二樓,能看到陳美安指揮的表情、手部動作,還有鋼琴家手部動作。
因此這次觀察角度擺在指揮對樂團的掌控、安排器樂演奏的能力、與團員的互動。
演前導聆提到指揮像老虎,但從柴可夫斯基:第二號交響曲《小俄羅斯》來看,
感覺更像豹!
音節處理得簡潔有力,乾淨不拖泥帶水,震撼度也夠;
曲中也以拍胸動作鼓勵讚美團員,樂曲結束後也不吝鼓舞樂團,感覺符合其個人美式熱情、Power俐落等特質。陳美安不愧是在國際頻頻獲獎的指揮!這才深刻了解指揮之於樂團的重要性。
此次是被 "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F.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吸引,茲拉塔‧喬基耶娃看似瘦弱,但鍵音有力,國際享有美譽,其技巧不在話下。琴鍵一落,即吸引強大注意力,但總感覺指下情感壓抑、小心翼翼,理性大於感性。直到第二樂章後段,才顯出感性情緒,讓我眼眶稍稍濕潤。
而陳美安指揮一改老柴樂曲風格,器樂伴奏轉為溫柔纏綿風格,也一改蕭邦慣以單調的器樂伴奏,譜出節奏、樂拍有變化的風格,暗暗叫好稱快!
歸家再度聆聽一直很喜歡的阿格麗希版本,情感奔放充沛、既熱情又柔媚,鍵音有力且圓滑流暢。
還是喜歡這樣的表現方式,融合愛戀、欣喜、落寞、憂鬱等的完整情感展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RIBgYAXDQ&t=50s
好希望能有機會到波蘭華沙,親眼朝見鋼琴詩人蕭邦,聆聽多場音樂會!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座談側記
曉劇場劇作《魚.貓》將於10月12、13日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後簡稱衛武營)演出,戲劇改編自臺灣國寶級文學作家黃春明的《莎喲娜拉!再見》之短篇故事〈魚〉及〈溺死一隻老貓〉,由鍾伯淵編導以共融劇場形式,邀請聾人及劇場演員共同演出。在8月31日下午,衛武營特別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後簡稱臺文館)跨界合作,特別邀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影響‧新劇場團長與藝術總監呂毅新,以及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三人共同以「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為題進行前導討論。
在《魚.貓》遇見共融劇場的新可能
我與曉劇場的緣分始於十多年前,記得那時我在萬華的一棟民宅地下室觀賞了幾齣戲劇。曉劇場的作品總是充滿了柔軟而堅定的力量,總可以給予觀者無盡的啟發與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視力問題,我逐漸無法頻繁地進劇場欣賞演出,但我依然持續關注曉劇場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