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跨越生命的意外 起舞
文|周書毅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
9月18日的下午,我在高雄市立圖書館三樓階梯教室有場講座,是分享今年夏天「波麗露在高雄」從籌劃到演出的旅程,現場來了很多看過十場、二十場的觀眾,更為驚訝的是他們很多都是第一次看現代舞的演出。有一位家住在彌陀的先生,特地來聽這場講座,他說他是因為家附近的人口耳相傳,然後他隔天才出門去看的;還有一位是一直到整個旅程快演完,才趕到衛武營觀賞最後兩場,一看見黑衣服的舞者,還以為自己是走錯場了,因為網路上看到的活動照片舞者總是穿得五顏六色的,後來才知道這場是特別版。
講座一開始,就發生了芮氏規模6.4的地震,造成花蓮玉里嚴重的災情,有橋梁斷裂,還有地區的火車出軌,月台屋頂也被震垮。那個當下我們正在分享關於看表演的動力,我站著感受到地板先是上下晃動,然後左右搖動,我請來聽講座的民眾不要驚慌,拿起椅墊保護自己的頭部,隨著搖晃停止,講座繼續進行。此時,衛武營的總監正在國家兩廳院指揮新古典舞團的《布蘭詩歌》,而衛武營正在上演無垢舞蹈劇場的《觀》,一個有指揮坐鎮中央,一個在慌亂中臨危不亂的前行,兩場演出都暫停了片刻後再接續完成。面對生命的意外,每一個人都用盡全力去抵抗,希望等意外過去,會帶來更多的勇氣前行。我想起這兩年多的疫情,好似也能視作一場耗時許久的意外,它造成藝文界的巨大變化,只是我們都漸漸習慣。在這場意外中,有人找到更意想不到的創造力與可能性,同時也讓身為臺灣舞蹈平台策展人的我,在策劃上有了非常大的轉折。
我曾經在衛武營公共空間見證許多感動的瞬間,像是蒂摩爾古薪舞集兩年前在臺灣舞蹈平台的四步舞推廣活動,榕樹廣場傳來的歌聲與舞步帶來極大的觸動與回響,也因此今年臺灣舞蹈平台有了「開放舞台」的節目策劃,加上「波麗露在高雄」的經驗,希望邀請更多藝術家參與藝術公共性的展演,幫助更多人接觸舞蹈,並增加觀賞者的年齡跨度。我們邀請在地致力於兒童肢體創意開發的藝術家左涵潔創作《小孩筆記-身體是我的搭檔》、邀請於臺南台江文化中心駐館,歷經兩年與素人合作的賴翠雙舞創劇場帶來《他們的故事-白晝》,還有今年走入30週年的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將與編舞家葉名樺合作《跳芭蕾》,也讓蒂摩爾古薪舞集重返榕樹廣場,帶來他們首位駐團藝術家林文中的《去排灣》。我想創作者們跨越的不僅是疫情,更多的是這段時間生命所帶來的挑戰,而後者才是最值得我們到場支持與分享的。
走入「連結舞台」的劇場你會遇見同台共演的《連篇歌曲》與《少女須知》,編舞家田孝慈與蘇品文不約而同都將與音樂家合作演出,並帶來各自不同的身體觀點。驫舞劇場《自由步-搖擺歲月》,則是由蘇威嘉召集五十歲以上的素人表演者共同合作。王宇光與Danang Pamungkas的跨文化之作《去你的島》,翃舞製作的《羽人》與秋杉所在的《採 身》將在「亞洲連結」的主軸下,分享他們追尋生命與身分的故事。
2022年臺灣舞蹈平台「島嶼連結-身體上線」有十組現場展演的作品,還有近二十部國際舞蹈影像作品放映,另有四場談舞說舞的講座與攝影回顧展,希望為疫情下帶來新的運轉動能,在劇場與非劇場之間,真實與虛擬的表演下,傳遞出這座島嶼在南方匯聚的能量。身體承載著我們的文化語言,透過身體我們探索未知,透過創造的力量,讓舞蹈藝術能夠將瞬間轉化成永恆,以此跨越生命的種種意外。
了解更多:
10/22(六)-11/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