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是水、風、光,將遠距離的你我、創作者聯繫在一起:2022衛武營舞蹈平台空間設計「李維造物」、策展人周書毅專訪
採訪|KUO sinsin/文章整理|康世剛
眾所周知,疫情所致的實體交流中斷一度成為所有創作者的背景,然而隨著相關限制逐漸放鬆,跨國移動再次被提上日程,衛武營舞蹈平台的任務,也不僅限於思考舞蹈如何在全球封鎖期間有力量的與人接觸,還將擴及「連結」的可能性。策展人周書毅指出,梳理創作者在疫情下產出的作品只是第一步,爬梳過後將之媒合、串聯,才是本屆舞蹈平台所欲敲燃的火花。
「串聯可適用於創作者、他們的作品,以及舞台本身。三個展演空間是彼此分隔卻有聯繫的島嶼,如榕樹廣場,是可以容納許多人停泊的大島,樹冠露台則是中型島嶼,人們可以靠得更近,一探島上究竟,展覽廳則是流動的島,身體在虛擬空間中飄移。」周書毅說:「在把舞台視為島嶼以後,我開始想像觀眾能從島上接收哪些訊息——文化、藝術觀、身體姿態、舞作內涵,它們將透過影像展、國際論壇、現場展演及身體工作坊,進一步呈現身體未止的動能,撞擊出舞蹈的未來之身。這就是『島嶼連結:身體上線』的題旨。」
舞台只會是主題的延伸。為本屆舞蹈平台操刀空間規劃的「李維造物」負責人李維睦,以策展人周書毅設定的主題「島嶼連結,身體上線」為方向,分提出水、風、光,三個舞台設計元素,其中水代表令人類得以航向各大洲、島嶼的海洋,風呼應台上舞者的身體流動,光指的則是光纖,暗示疫情下人們與遠方親友進行互動的唯一憑藉。
由於兩大主舞台(榕樹廣場、樹冠露台)各有多組舞者演出,是以在設計上,李維造物追求簡潔洗練,概念掛帥,未配合特定節目的創作內容,令所有舞者皆能不受拘束地發揮。李維睦將之形容為「中性」的場地,並依據實際場地使用狀況對應調整。
「就在不久之前,人們出入公共場合都需要掃QR Code,可以說身體天天都在上線。因此我們的最初發想,是以QR Code為主意象進行空間規畫。」李維造物與策展人周書毅最初達成的共識,是在舞台上使用近於波紋漣漪的圖案形象,隱喻訊號傳遞的過程,並削弱其過分清晰直白的符號性,以免影響表演者對環境的理解。在榕樹廣場,考慮到該地點屬於一般民眾能夠自由穿梭的公共特性,最終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將會是與環境更相容的有著山形背板的圓形舞台。有趣的是,看似一般裝飾的山形背板,其實也有著巧思。李維睦說,對榕樹廣場舞台的初始規劃,其實是沒有後台的,直到後來發現讓舞者直接上下台將對觀眾在視覺上和對作品的理解上造成干擾,才增設了背板,「給一部作品有清楚的開始與斷點,讓表演更加的乾淨純粹。」
相反的,平日不對外開放的樹冠露台,則允許李維造物更大膽地實踐他們的構想。除樹冠露台的節目有外國舞者參演,在形式上又更貼近「島嶼連結」的主題,在「身體上線」部分,李維睦於舞台後方設置以QR Code的前身一維條碼為概念的簾幕裝置,該項裝置除可區隔前後台,亦可發揮掩映的功能,觀眾可由條碼的間隙,看見舞者在後台活動的不連貫模樣,直到登台那一刻才能呈現出完整連續的動作,宛如訊號傳遞不穩定到輸送完成的過程,也代表著在疫情兩年造成的世界劇變後,人們終於可以在實體空間中會面。
而QR Code的意象則保留給舞蹈影像展覽廳,將潔白的展覽廳地板改裝為間錯黑色色塊的符碼,呼應「身體上線」的數位感。該空間由李維造物的展場空間設計黃湘淳統一規劃,黃湘淳解釋她如何詮釋該概念:「表演藝術在疫情期間要登台演出非常困難,我們注意到舞者們開始在家中創作影像,因此在這次展覽中,想為觀眾帶來深入後台、個人工作室的體驗。」反映這樣的構思,展覽廳可分為影像、音樂兩個區域,並以不同的方式與過道融合。
於音樂區,觀眾可以在五個獨立的小隔間中,使用耳機與iPad聆聽不同音樂創作者創作的曲目,其靈感皆來自本屆衛武營舞蹈平台呈現的舞蹈作品,並且以吸音棉營造出與錄音室相仿的情境,而在舞蹈影像區,李維造物配合展覽廳既有空間的弧狀特色,陳列八座電視牆。有趣的是,這八座電視牆也如同舞台上的大型景片般,繞到後頭便能看見木造結構。黃湘淳表示,相較光鮮亮麗的舞台,後台是幽微、帶有隱私性的,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予觀眾一種窺伺候台的感覺,「在硬體動線安排上,我們想帶來包覆感,這種包覆感除呼應本來的空間,也希望觀眾在看影像的過程中,是相對沒有障礙的。」
「在我獲任策展人,開始梳理『島嶼連結:身體上線』概念以後,便決定要找南部的舞台設計擔任統籌。」周書毅說:「只有他們才知道如何在南方特殊的氣候、環境下將概念轉化為舞台空間,也只有他們對土地的深厚感情,才能喚起觀眾的經驗,引導進入主題——我想,這也是另一種層次上的,舞台島嶼與觀眾身體的連結。」
了解更多: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以身體引航,探尋南方的舞蹈史—2024臺灣舞蹈平台
「你的身體,訴說著什麼樣的歷史? 看看這些以身體為職業的人,也看看你自己。」 兩年一度,由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主辦的「臺灣舞蹈平台」(Taiwan Dance Platform)於2024年來到第五屆,藉著過去累積的國際交流,打造為每兩年秋天必訪的重要亞洲舞蹈盛事;與此同時,臺灣舞蹈平台也藉著在地優勢,持續將屬於臺灣的舞蹈能量推向世界舞台。
天團養成術-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睽違六年,眾樂迷翹首盼望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RSO)終於要來臺巡演。2024年正逢BRSO成立75週年,其實和動輒上百年歷史的名團相比,尚屬年輕。然而該團為何能從一個地區型樂團,成為出類拔萃的至高標竿,且讓我們細說從頭,看看BRSO的天團養成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