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當代首席聲樂名家的非凡魅力: 狄杜娜朵與她的《伊甸園》
文│焦元溥
2009年年底,英美許多古典音樂雜誌與樂評,都選聲樂家狄杜娜朵(Joyce DiDonato)為年度人物。不少臺灣愛樂者好奇,這位次女高音究竟何德何能?嗯,我倒是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我可是幸運地目睹了原因:那年七月,倫敦皇家歌劇院新製作羅西尼《賽維亞理髮師》,邀來這位美國名家擔任女主角。就在首演當晚,狄杜娜朵唱完著名登場詠嘆調〈我聽到一縷歌聲〉後,竟不慎踩空滑倒,右腳當場骨折。西方上台前常說「Break a leg!」以避禍,殊不知這次,狄杜娜朵貨真價實地「break a leg!」
這位「摔斷腿」的次女高音,出乎意料,並沒有取消演出。相反地,她忍著劇痛、撐著枴杖唱完了整部歌劇。台上其他角色也各顯神通,即興改戲,擔任男主角的男高音巨星佛洛瑞茲(Juan Diego Florez)一度攙扶著狄杜娜朵,好讓她有能力唱完該唱的段落,演完這部經典喜劇。之後,狄杜娜朵坐著輪椅,唱完了接下來的場次。這個演出有DVD為證,用任何角度來看都是嘆為觀止的舞台傳奇。不用說,如此堅毅與實力,為狄杜娜朵掙得了眾人的尊敬,古典樂界年度風雲人物當之無愧。
如此意外,對狄杜娜朵的名聲而言堪稱水到渠成。早在兩年前,她就已登上大都會歌劇院舞台,並在歐美各歌劇院擔任要角,在皇家歌劇院《賽維亞理髮師》之後,她扶搖直上,成為一線歌劇明星,也展現足以擔當名氣的演唱實力。狄杜娜朵雖以演唱次女高音的曲目劇碼為主,嚴格來說,她的聲音比較接近女高音,也跨足些許女高音角色。她能展現輕盈快速的花腔,在巴洛克、古典與美聲曲目上尤其有傑出表現,也穩健地拓展至較重的戲劇性角色。她對錄音有相當的見解,以這個媒材展現不同於現場的處理,包括更多語氣式的唱法與轉折變化強烈的表情,配合她的精湛演技,可謂戲感十足。她的專輯與演唱會,皆是精心設計的戲劇,有自成一格的起承轉合,充分和歌劇新生代溝通。
說到溝通,那是狄杜娜朵的強項。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古典音樂家要做什麼?身為指標性的當代名家,狄杜娜朵不僅擁有足夠的號召力推出更具創意的音樂會與錄音計畫,包括《女神與男神》與《戲劇女王》,更以音樂會回應時事。她2016年11月的專輯《戰爭與和平》,就是對一年前巴黎自殺炸彈客的藝術回應,也證明巴洛克的作品一樣能有現代精神,古典音樂可和當代現實緊緊互動。這個製作延伸成叫好叫座的音樂會,曾在2019年造訪臺灣,愛樂者應當記憶猶新。
音樂會可以是社會溝通,教學當然也可以。她從2015年起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的聲樂大師班,就是最好的例子。無論你有沒有學習聲樂,是不是音樂家,都可以欣賞,因為狄杜娜朵的大師課就是有超越聲樂教學本身的魅力,讓人跟著思考藝術與人生。這位樂壇當代寵兒,並非天之驕子。當她在休士頓歌劇院學習時,被老師評為「唱法有問題」,經歷好一番技巧改造,但到二十九歲仍找不到經紀人,連在考入休士頓歌劇院後也不被看好。挫折沒有擊倒她,反而成為她不斷前進的養分。也因為曾有這樣的過去,狄杜娜朵對後輩與觀眾的心得分享總是格外感人且具啟發性。如此看來,當年她能忍著痛楚唱完整部歌劇,也是飽經淬鍊後的綜合實力大爆發。
如此國際當紅名家,此次獨家來到衛武營,帶來最新製作《伊甸園》,必然能在美好演出之外,給予我們多方面的啟發。狄杜娜朵二度訪台,希望愛樂者珍惜和國際無縫接軌的機會,切勿錯過她的精采演出!
節目資訊
6/6(四)19: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婚姻中容不下女性才華—晃晃跨幅町《海妲.蓋柏樂》
海妲・蓋柏樂是將軍的女兒,當時的名門女性除了結婚,沒有其他的出路,對於海妲・蓋柏樂而言,雖然丈夫尤根.泰斯曼是自己選的,但她被自己的選擇困住了,作為一個有想法的女性,她陷入抑鬱,想要尋找其他的生機。 寫到這兒,也許有些人會說「又來了,女人就是愛胡鬧,丈夫不是自己選的嗎?」工作也是自己選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被工作困住,不是嗎?
重新定義Mise en scène(場面調度)的舞蹈劇場《Kiss & Cry》
賈柯.凡.多梅爾出生於比利時,在德國長大,這個曾經在馬戲團當過小丑的人,出生時差點被臍帶勒死,有人把這個創傷連結到他的創作——持續探索生與死,作品有著嘉年華的歡愉,卻又在瞬間被突如其來的悲傷淹沒,總是在童真無邪與憤世嫉俗中擺盪,精神與身體可能分離然後又逐漸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