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立足百年經典,眼下當代社會——身體與觀看《火鳥.春之祭》
攝影:陳健豪
文|王祖鵬/地下電影
上個世紀初,美好的黃金年代在歐洲奔放,尤以花都巴黎盛開了一朵朵名為藝術文化的花,無論是畫作、文學、音樂、舞蹈乃至於劇作,皆各自豔麗。
此時,由史特拉汶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劇《火鳥》和《春之祭》分別於1910年、1913年在巴黎展演,擁有鮮明善與惡的《火鳥》、試圖顛覆傳統的《春之祭》——逐步被後世稱作標誌舞蹈和音樂史上的轉捩點,當然,也讓史特拉汶斯基的生涯再抹上了一層傳奇暈塗。
《春之祭》本就是藉以打破常規秩序的芭蕾舞劇,也因此,百年之後的當代社會再演繹之際,如何賦予這齣擁有反叛精神的作品另一層新意,成為一個必須思考的有趣路徑。
來自西班牙的編舞家伊凡・沛瑞茲的做法是,將《火鳥》、《春之祭》共同鏈結,幾乎是以《火鳥》作為序曲、《春之祭》視作主軸的方式一脈相承,形成所謂立足於經典的新舞作《火鳥.春之祭》。
而我認為,編舞家伊凡・沛瑞茲藉由舞作映照社會框架的能力是突出的,《火鳥.春之祭》是表述「關係」的縮影,而「關係」的正與反,就強化彰顯於《火鳥.春之祭》的「火鳥」以及「獻祭者」之中。
首先是身著黑衣的神秘火鳥,舞蹈家駱宜蔚在此展現了不墨守成規的獨舞狀態,而對我來說,真正有趣的是在「一二三木頭人」以及看似「鬼抓人」的童玩遊戲現形時,在這種一抓一放、你追我跑的互動間,就此體現出火鳥,乃至於群體之下的個體精神。
在此,編舞家伊凡・沛瑞茲幾乎帶著挑釁的意味,透過身體的展演,去逼近、去觀看霸凌以及被霸凌者的關係,當然,身體不單單僅能輻射情緒與表達,它更是一種政治和律法的「客體」再現——身體實際上也是一種體現社會結構的政治容器。
也因此,「動」這件事情就不單純僅是「動」,而是在這樣的狀態中,得以展現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從身體內在的能量出發審視,觀看乃至於社會外在逐步內化於個體肉身、精神的影響。
事實上,英國藝評家約翰・伯格於書籍《觀看的方式》提到「觀看先於言語」,在其論述中,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
在此簡短的陳詞論調中,可以視作某程度捨棄了言語的功能性,將「觀看」的動作置放於「言語」之前,而在漆黑的劇場空間之中,「觀看先於言語」恰恰正是最為根本的迫切問題。
於是乎,我們幾乎不需要言語,無需對話,只要回歸至人類身體透出的基礎/複雜情感,就能夠感受《火鳥.春之祭》展示這世界的幽微暴力性——無論是被霸凌的火鳥,乃至於《春之祭》當中的獻祭者,恰恰皆是在群體之下的個體,而顯得孤單、脆弱,但又同時強大。
是的,強大來自於舞者賦予的動能,「火鳥」駱宜蔚、「獻祭者」蘇冠穎的肢體與動作,雖非傳統芭蕾舞的諸多跳躍、旋轉、彎曲等等,但在寬19米的舞台上,兩名舞者展示了不卑不亢的樣態,這源自於平時訓練有素的傳統舞蹈動作,並轉化成恣意瀟灑的現代舞蹈語彙。
於是乎,我們似乎斷斷不能忽略身體在表演或是敘事時的重要性,當舞作圍繞著「動」與「身體」時,得以發現,當放大了身體感官,並產生動能時,它是一種與精神、內在情緒息息相關的橋樑,乃至於轉化爲某種工具,成為自我和世界共處的一種中介。
當身體展演來到了舞台上,現形於劇場時,「身體」的概念成為表演者與自己、表演者與自己與音樂、表演者與觀者彼此間的關係。
而且,就在「看」與「被看」同時存在之際,觀者與被觀者在某種目光交會中,不斷連續地勾勒彼此的符號意義,透過「觀看」體認「真實」,而這樣的視覺流動無需對白交談,甚至就是人類初始的體驗——「觀看先於言語」,先觀看、才辨識、才能體會,才有了傳統的言語,甚至是另一種非言語的對話。
於是,或許我們能說,「觀看」或「凝視」的舉動,讓人與人、人與空間、人與社會,雙方、三方乃至於多方,皆形成了某種互為主客體的對話進程,進而在這種觀看對話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能夠好好地觀看」,是理解舞作,乃至於自我與世界的重要渠道。
所以,《火鳥.春之祭》在這種觀看的過程當中,幾乎是以一種模仿、擬態的形式,讓觀眾終於洞見了人類社會的微型縮影,甚至是,在其中從《火鳥》到《春之祭》時,兩者間抽離音樂的過渡時期是重要的,這種不規則狀態的打鬧嘻戲,舞者散落成個體戶而後又群起相連,幾乎從中定調了兩支舞作以及編舞家伊凡・沛瑞茲哲思的關聯性。
在抽離音樂的空白過後,音樂似乎是一種制約式的開關,舞者的動作就開始逐漸同步,但在同步中又有相異,獻祭者在結尾又出現了與他者的慢拍,於是至此,《火鳥.春之祭》拋出的提問是,該怎麼確定自己和群體和社會的關係?
社會既有的秩序,在被觀看的空間中,遭到破壞與重組,《火鳥.春之祭》大聲疾呼的,其實是可視見的另一套現實——正反是並存的。
這體現在同時規則卻又同時不規則的舞蹈編排動作之中,當然,衣服布料也做到了畫龍點睛之意,從舞者們初始拋向空中的自由浪漫(場景讓人想起《雙面勞倫斯》),到舞者們最終加諸於「獻祭者」的束縛綑綁——服裝被同時賦予了正反兩面特質,正如同《火鳥.春之祭》,它是同時異化與同化的舞作。
最終,透過「火鳥」、「獻祭者」彼此的映照、互文,當「身體」成為一種可視的工具,「遊戲」變成一種顯而易見的秩序時,社會運行的法則、條律終於在身體強化的戲劇性中「被看見了」,這恰是坐在舞台前的觀眾們,用眼睛定調的事實,而這種事實,是透過藝術強化放大,至此才得以驚覺人類社會運作的齒輪。
於是乎,從上述脈絡檢視,《火鳥.春之祭》似乎對提問給了某種意義上的反思——這是從個體到群體,從自我對他者,從團體至社會,層層演進,不斷由小放大探尋「關係」的作品,而這是觀看舞蹈帶來的意義,從中建構出秩序,並崩毀於秩序——建構與崩毀、自我與他者、團體與社會、男與女、光與影、正與反,其實是息息相關,一體兩面。
當然,編舞家伊凡・沛瑞茲也就成功在這兩部作品,找到了連結性,同時鋒利——火鳥就是獻祭者,獻祭者就是火鳥,所以,將傳統舞者的性別置換,與百年之前拉開距離,以眼下當代社會,又有何不可?
最後,我確實認為,《火鳥.春之祭》從過往經典眺望當代社會,對性別、自我、異同提出叩問。編舞家伊凡・沛瑞茲在瘋狂慶典中保持了節制,冷靜挖掘人與群體的主客關係,不落俗套地妝點、拓展了自身舞蹈疆界。
節目資訊
5/4(六)14:30、5/5(日)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5檔開放舞台的無限能量,歡迎自由入場
2024臺灣舞蹈平台在樹冠露台西側的作品,都與動力/重力相關,一支是水平動力機械的《In Factory》,一支是圓盤離心力的《轆轤》。外在物理動力如何影響舞蹈呢? 滯留島舞蹈劇場《In Factory》處理的是人類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處境—活在當代社會下,人人都是身不由己與不斷對抗的交替循環。《In Factory》採用動力機械舞台,舞者在左右移動的平台上與機械動力相抗衡,舞作中所展現對抗與掙扎,既是概念上的,也是物理上的。編舞者張忠安藉由動力機械讓他所欲詮釋的概念有了更上一層樓的發揮。
在沒有下雪的城市裡,做著胡桃鉗的夢
在亞洲的華人世界裡,我們會過聖誕節嗎?我們有自己《胡桃鉗》的芭蕾舞劇嗎?如果有,那會是什麼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