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邁向大師之路-普契尼的《瑪儂・雷斯考》
©Tiberiu Marta / Slovene National Theatre Maribor
文|蔡永凱(東海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
普契尼畢生所完成的十部歌劇,除了最早的兩部之外,其他八部即使受歡迎的程度略有不同,至今都仍持續被國內外劇院演出。如此高濃度的成功率為歷來歌劇作曲家中少見,而他的第三部歌劇《瑪儂・雷斯考》無疑成為他邁向大師之路的里程碑。
普契尼的前兩部作品雖未能在票房上獲得成功,但他的才華已受出版商黎科迪認可,將其視為年邁威爾第的接班人。為此,他出資讓普契尼兩次前往拜魯特音樂節,希冀他能見識這股從十九世紀下半葉就持續延燒的新德意志潮流,以延續義大利歌劇作曲家的領導地位。除此之外,歌劇發展史上優秀的歌劇劇本始終難尋,黎科迪亦在尊重普契尼意向之餘,竭盡所能為其網羅歌劇劇本作家人選。《瑪儂・雷斯考》的歌劇劇本前後至少有七位人士傾注心力,充份反映此困境。雖然充滿波折,但不僅最終建立起與賈科薩和易利卡的合作關係,成為普契尼日後的堅實團隊,過程中也已能證明普契尼卓越的戲劇構思。
眾所周知,《瑪儂・雷斯考》劇本出自普弗神父於1731年出版的《騎士德・格里厄與瑪儂・雷斯考的故事》,其中對人性善惡的辯論,在啟蒙時期引發許多討論。進入十九世紀,陸續有歐貝爾及馬斯內取其譜寫成歌劇。特別是馬斯內的《瑪儂》,在1884年問世後就非常受到歡迎,該作也極可能是普契尼知悉此題材的管道。雖然取同一素材創作,但普契尼卻為自己設下了一個挑戰:不只在音樂上,即使在劇情上都不能與《瑪儂》重複。譜寫之初,由普拉賈和歐利瓦所擬定的劇情大綱裡包含四幕:「第一幕:亞眠。兩位戀人相遇。/第二幕:瑪儂和德・格里厄在巴黎的公寓,賭博,瑪儂別抱。/第三幕:傑隆特豪宅,瑪儂被捕。/第四幕:瑪儂在路易斯安那沙漠死亡。」在普契尼主導下,他刪去第二幕,將原有第三幕前移。新的第三幕除了前方安排「幕間曲」,還增添了眾妓女當眾被押解上船的場景。瑪儂和德・格里厄起初的幸福生活被移除,直接從瑪儂接受傑隆特包養開始,顯然為了直陳她內心物質和精神層面之衝突。更進一步來看,不管在普弗原著或馬斯內版本中,瑪儂的個性較為主動,雖不見得投懷送抱,但經常勸說男主角德・格里厄接受事實。在普契尼的版本中,瑪儂則更像被命運擺佈的受害者。即使在死前,仍深信自己係受美貌所詛咒。如此因個性缺陷所導致的、無可迴避的命運,在之後的普契尼傑作中亦成為女主角之一大原型。
《瑪儂・雷斯考》的另一關鍵意義,在於吸納華格納的「主導動機」手法,並將其轉化爲自身風格。《瑪儂・雷斯考》的第一幕中,男高音所演唱的「不曾見過這樣的美人」(Donna non vidi mai simili a questa!)相當受到喜愛。這段獨白中,男主角回顧初見時的悸動,藉引用瑪儂「我名叫瑪儂・雷斯考」(Manon Lescaut mi chiamo)的語氣,讓聽眾憶起當時並不在舞台上的瑪儂風采。但這首詠嘆調在開始前已有細緻鋪陳。當瑪儂偕同其兄和傑隆特抵達客棧時,原先笑鬧的學生及女孩們詫異於她出眾的美,道出「快來看」(vediam)時使用的下行兩音,透過弱起拍表達驚嘆、警告,實也預告了「我名叫瑪儂・雷斯考」的主題。同一主題在第二幕的「在那些精細的蕾絲下」(In quelle trine morbide)下,又如被壓扁的花朵,哀嘆著富裕生活的空虛。此外,同一主題最末,即呈四度下行兩音與「我從未見過」之頭三音結合,在第二幕後半的重逢及第三幕前方的幕間曲中頻繁出現,可視為兩人愛情的符碼,註解殘酷外在下的內心激情。
《瑪儂・雷斯考》於1893年2月1日首演,威爾第的《法斯塔夫》則在稍晚的1893年2月9日舉行。黎科迪特別把前者安排於杜林而非總部所在的米蘭,既出於對威爾第的崇敬,也是對普契尼的保護。讓普契尼早於威爾第的新作首演,不但能避免被前輩的名聲吞噬,也能承大眾對威爾第的期待而成功造勢。果然,從《瑪儂・雷斯考》開始,義語歌劇走向一新的紀元。
節目資訊
9/5(四)-9/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