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空氣的和諧——「衛武營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伊甸園合作計劃」教學經驗分享
文|楊雨樵
本次很榮幸,能在衛武營學習推廣部的支持下,基於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和國際教學藝術家聯盟(International Teaching Artist Collaborative, ITAC)共同推出「伊甸園合作計畫」。作為本計畫下的教學藝術家,我從2024年三月開始,前赴高雄的仁武國小和後庄國小,進行為期十三週的合唱、聲響與環境永續議題跨領域教學課程。
這次的跨域教學,牽涉到多種不同的技藝與知識領域。因此在正式的課程開始前,一方面我開始參考伊甸園計畫在其他城市所設計執行的教案內容,另一方面則從兩間學校的老師那裡,初步了解兩間國小過往在音樂教育與環境議題教育上的經驗。仁武國小的學生,長年由老師帶領,探討空氣汙染與相關議題的課程;後庄國小的學生,則從曹公圳的水利灌溉工程開始,理解水資源與農業之間的緊密關係。同時,我也觀察並紀錄兩間學校的學生在上學路途的通勤狀況,評估學生在其起居與上下學過程中,所能接觸到的環境與生物樣態。
課程開始的前四週,我帶領學生從認識自己的身體出發,逐步引導他們聆聽周遭的聲音:除了汽機車與工廠的聲音外,是否注意到還有許多生物的聲音,閃現在人造物的聲響群之間。讓兒童的耳朵轉向鳥鳴聲與樹葉摩擦聲,以及其他更細微的環境聲響,並讓同學理解自然界的聲響,如何被作曲家轉化成音樂。韓德爾如何將庭園景觀譜寫成音樂作品?二十世紀的作曲家柯普蘭如何基於艾蜜莉‧狄金森的詩句,將夜晚寂靜的萬籟化為藝術歌曲?以此聯繫到第四週至第八週的課程:和學生討論女高音Joyce DiDONATO在伊甸園音樂會中選擇演唱的作品,如何與植物和自然產生關聯?並適度引進更多的發聲與咬字技巧,同時進一步加強學生聆聽的能力與專注度。畢竟有好的聆聽是合唱的基礎。
除了讓學生漸次深入音樂,我還設計了一個作業:「風之聲板」,讓學生搜集校園與住家旁的落葉,浮貼在重複利用的舊紙板上,並寫上周圍環境聲響的狀聲詞,讓這些彷彿樹葉標本的紙板,變成可以朗讀的「落葉譜」。兩間國小的學生,發揮了驚人的創意,於是當這些紙板在衛武營歌劇院前台展示時,可說是學生對於環境、生物與聲響的記憶群像。
最後四週的課程,學生花更多的時間練習音準與分部,而被選為獨唱者的四位學生,也逐步精進自己的歌唱技術。到了正式音樂會的那天,這些未受正規音樂訓練的學生們,做出了超水準的演出,不僅讓Joyce DiDONATO極為驚艷,也讓《伊甸園》演出有了一個令我們感動不已的成果。這次的跨領域與議題教學經驗,給了我新的啟發,重新思考音樂教育在新領域上開花的可能性。
註:衛武營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自2020年啟動,由劇場專業教學藝術家與學校教師共同備課完善「讀劇課程」及「體驗課程」之教學架構。2024年以13週「讀劇課程」為架構首度導入合唱演出形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