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古典音樂界的超級巨星,瘋迷24系列迎來貝多芬,一窺他的生平
文|連士堯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7~1827/3/26
1770年12月17日,貝多芬出生於德國西部靠近科隆的萊茵河畔古城波昂(Bonn),他被命名為路德維希(Ludwig),與身為職業男低音兼教堂音樂總監的祖父同名,貝多芬似乎也得到了他的音樂基因,5歲時展現過人天份,但在父親的嚴厲管教下,貝多芬的童年相當不快樂,甚至多次遭到掌摑責罰,據信是造成日後失聰的遠因。13歲時貝多芬就成為波昂最知名作曲家的助理,同時也首次出版作品,開始受到貴族與音樂圈矚目,17歲曾在波昂宮廷贊助下前往維也納欲拜莫札特為師,卻因母親病重而提早返鄉。
22歲時,貝多芬再度前往維也納,這時莫札特已經去世,貝多芬轉往與曾在波昂有過數面之緣的海頓求教,具有新穎寫作洞見的貝多芬,與海頓的傳統曲風有著極大不同,師生關係不算好,但貝多芬仍因此層關係,在維也納得到許多機會,也在眾多貴族贊助下出版作品,日後得以靠著樂譜版稅維生,扭轉當時音樂家皆需至宮廷服務的「僕從」地位。1795年到1802年,是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的早年時期,不只維也納,各個歐陸重要城市都有他的足跡,當中像是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月光》鋼琴奏鳴曲、《春》小提琴奏鳴曲等,皆預示了貝多芬提升音樂形式的野心。
好景不常,貝多芬注意到自己的聽力嚴重喪失,他在1802年曾居住於維也納著名的溫泉區海利根城(Heiligenstäd),希望治療耳疾卻不見好轉,陷入憂鬱的貝多芬寫下了著名的「海利根遺書」,文字的力量恢復了貝多芬的心靈意志,讓他決定要在音樂中解放自我。
1804年,貝多芬發表了第三號交響曲《英雄》,此作被視為開啟了音樂史上的「浪漫時期」,也就是音樂創作脫離了「為宮廷服務」的功能性,成為作曲家展現自我主張的藝術品。此後至1817年是貝多芬創作的黃金時期,發表了包含《命運》與《田園》的第四至第八號交響曲,擁有《華德斯坦》與《熱情》等名作的中期鋼琴奏鳴曲,以及小提琴協奏曲、歌劇《費黛里奧》等,他的名聲也達到頂峰,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作曲家。
1818年,貝多芬已全聾,需要靠著紙筆才能溝通,加上給予侄子卡爾的高壓式音樂教育得到反效果,讓48歲的貝多芬離群索居,創作也進入了晚年時期:此階段的貝多芬,反而無聲勝有聲,不再考慮樂器技術與演奏技巧的侷限,寫下的晚期弦樂四重奏與鋼琴奏鳴曲,都是當世不可解的高深作品,直至今日依然是古典音樂的最高傑作。在第四樂章加入人聲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是打破形式窠臼的曠世巨作,引用席勒詩作的《歡樂頌》,更以簡單樂曲帶出四海一家的和平嚮往。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逝世於維也納,三日後的葬禮有超過一萬民眾前來致哀,深遠影響至今不輟。
貝多芬年表
1770-12月17日,出生於德國波昂
1775-開始學習音樂,受到嚴厲管教
1782-成為波昂宮廷管風琴家助理
1787-首次前往維也納深造,因母親病重提前返鄉
1792-再度前往維也納,拜海頓為師
1795-首次在維也納舉辦音樂會,演奏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大獲成功
1796-巡迴演出布拉格、布達佩斯、柏林、萊比錫等地
1800-完成第一號交響曲
1802-聽力惡化,至溫泉區休養,寫下「海利根遺書」
1804-完成第三號交響曲《英雄》,標示「浪漫時期」到來
1808-於12月22日同時發表第五號交響曲《命運》、第六號交響曲《田園》、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與《合唱幻想曲》,處於創作極盛期
1812-寫下著名的情書「致永恆的愛人」,至今仍未解收信者是誰
1818-聽力完全喪失,需要透過紙筆溝通,創作則進入晚年顛峰
1824-發表第九號交響曲《合唱》,觀眾反應熱烈
1826-完成最後五首弦樂四重奏與《大賦格》,並自認第14號是生涯最高傑作
1827-3月26日,逝世於奧地利維也納,享壽56歲
節目資訊
3/1(五)19:30
►貝多芬《費黛里歐》歌劇音樂會
3/2(六)-3/3(日)
►《瘋迷24貝多芬》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座談側記
曉劇場劇作《魚.貓》將於10月12、13日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後簡稱衛武營)演出,戲劇改編自臺灣國寶級文學作家黃春明的《莎喲娜拉!再見》之短篇故事〈魚〉及〈溺死一隻老貓〉,由鍾伯淵編導以共融劇場形式,邀請聾人及劇場演員共同演出。在8月31日下午,衛武營特別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後簡稱臺文館)跨界合作,特別邀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影響‧新劇場團長與藝術總監呂毅新,以及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三人共同以「文字躍動!文學改編劇場魅力—淺談為愛而生共融劇場《魚.貓》」為題進行前導討論。
雖然高雄不下雪,但我們有學姊-《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1987年,有一隻死去的藍鯨被海浪沖上加拿大的岸邊,人們決定原地把鯨魚埋起來,二十年後再挖出來,以求一副完整鯨魚骨骸。 「20年?埋上20年?」我心想「這太驚人了,人們要對環境的穩定多有信念,才會做出這種橫跨20年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