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衛武營粉墨登場
文:簡文彬(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讓我試著讓大家了解這座建築物的規模:它佔地約10公頃,等同於10個足球場,或是一座壽山動物園。沿著本體外牆走一圈是600公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屋頂綜合劇院,使用了2萬公噸鋼鐵,約是三座艾菲爾鐵塔的用量,而鋼骨承軸結構數量等於2個台北101。它擁有台灣唯一的葡萄園式音樂廳,裡面的音場無與倫比。數量高達9085支音管的管風琴,則是亞洲同類型最大。這樣一座華麗的綜合劇院,不在其他地方,就在高雄。
再過一個月,位於高雄鳳山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就要開幕了。除了專業的空間之外,人才永遠是劇院的核心。在正式開幕之前,營運推動小組練兵超過3年。我們每年推出藝術祭、童樂節等節目;從2016年起,也連續策劃執行了3次總統府音樂會。所以,這不只是世界屬一屬二的場館空間,這裡也有鬥志高昂的技術和藝術行政團隊。未來,台灣的樂迷、戲迷不需再飛到柏林或維也納——我相信,反而是歐洲、日本或是東南亞各國的朋友,會專程來到高雄觀光兼看表演。
這幾年,我很習慣跟來衛武營休閒的鄉親聊天。我感受到大家對這座綜合劇院的期待。我也很喜歡觀察各年齡層朋友,用各種方式使用這個沒有圍牆的藝文空間。衛武營已經是這座城市的一份子,我們也發願要用文化和藝術的力量,為這座城市提供更多轉型的動力。
2012年,當時的文化部長龍應台邀請我協助籌備衛武營的營運。常有人問我,是什麼原因讓我放棄德國萊茵歌劇院終身駐院指揮?是什麼原因,在人生半百的時候,要接下這個從零開始的挑戰?我沒有其他答案。我的答案就是「台灣」。這是旅歐將近30年後,想再為故鄉做一點事情的心情。這是身為台灣人,覺得台灣表演藝術不會輸給世界的自信。
感謝鄭麗君部長帶領文化部團隊完成這個艱鉅工程,也感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朱宗慶董事長所給予的各種支持,讓我們盡情去發揮。此刻我想起20幾年前的一段故事。1996年8月,我還是萊茵歌劇院的菜鳥歌劇伴奏兼指揮。隔年一檔作曲家貝爾格的歌劇《伍采克》重製演出,原先安排的客席指揮因故取消,劇院「破例」讓我這個新人試試。就在首演過後,劇院總監立刻改聘我為專任指揮,後來我也成為德國劇院史上第一位獲得終身聘任的亞洲指揮。
21年前的那個晚上,我得到一個站上歐洲樂壇的機會。那時候沒有包袱,才能自在地演繹自己的風格。那時候也不怕失敗,覺得可以把世界打造成我們希望的樣子。今天的衛武營也有一個在世界劇院史留下名字的機會。但這次不只我一個人站上舞台,而是整個衛武營團隊、整個高雄、整個台灣的表演藝術原力將一起粉墨登場。讓自己像菜鳥一樣勇敢吧,我相信嶄新的衛武營一定能走出獨樹一幟的文化風格。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穿過劇場的鏡頭—— 愛在指尖顯影時
用食指和中指當腳,大拇指和小指當手,模擬人的姿態,大概是小時候遨遊於創造宇宙最簡單的方式,再進階點兒,戴上工作手套還能彩繪服裝或表情,充滿童趣與想像力的表現,因為手的表現能力有限,可以專注在故事上的發展。
一座跨接時光的橋樑 漢堡愛樂的歷史與未來
德國北部的漢堡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因人口流動而促成豐富的文化交流。早在一六七八年,這裡便誕生世界上第一座公共歌劇院——鵝市場歌劇院(Oper am Gänsemarkt),韓德爾與泰勒曼等大師的作品都曾經在此上演。聖米迦勒教堂(是漢堡的宗教、音樂與藝術中心,從教父泰勒曼手中接下漢堡市音樂總監的C. P. E. 巴赫就安葬在那裡。漢堡不僅是布拉姆斯的故鄉,更是孕育漢堡愛樂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