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衛武營粉墨登場
文:簡文彬(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讓我試著讓大家了解這座建築物的規模:它佔地約10公頃,等同於10個足球場,或是一座壽山動物園。沿著本體外牆走一圈是600公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屋頂綜合劇院,使用了2萬公噸鋼鐵,約是三座艾菲爾鐵塔的用量,而鋼骨承軸結構數量等於2個台北101。它擁有台灣唯一的葡萄園式音樂廳,裡面的音場無與倫比。數量高達9085支音管的管風琴,則是亞洲同類型最大。這樣一座華麗的綜合劇院,不在其他地方,就在高雄。
再過一個月,位於高雄鳳山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就要開幕了。除了專業的空間之外,人才永遠是劇院的核心。在正式開幕之前,營運推動小組練兵超過3年。我們每年推出藝術祭、童樂節等節目;從2016年起,也連續策劃執行了3次總統府音樂會。所以,這不只是世界屬一屬二的場館空間,這裡也有鬥志高昂的技術和藝術行政團隊。未來,台灣的樂迷、戲迷不需再飛到柏林或維也納——我相信,反而是歐洲、日本或是東南亞各國的朋友,會專程來到高雄觀光兼看表演。
這幾年,我很習慣跟來衛武營休閒的鄉親聊天。我感受到大家對這座綜合劇院的期待。我也很喜歡觀察各年齡層朋友,用各種方式使用這個沒有圍牆的藝文空間。衛武營已經是這座城市的一份子,我們也發願要用文化和藝術的力量,為這座城市提供更多轉型的動力。
2012年,當時的文化部長龍應台邀請我協助籌備衛武營的營運。常有人問我,是什麼原因讓我放棄德國萊茵歌劇院終身駐院指揮?是什麼原因,在人生半百的時候,要接下這個從零開始的挑戰?我沒有其他答案。我的答案就是「台灣」。這是旅歐將近30年後,想再為故鄉做一點事情的心情。這是身為台灣人,覺得台灣表演藝術不會輸給世界的自信。
感謝鄭麗君部長帶領文化部團隊完成這個艱鉅工程,也感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朱宗慶董事長所給予的各種支持,讓我們盡情去發揮。此刻我想起20幾年前的一段故事。1996年8月,我還是萊茵歌劇院的菜鳥歌劇伴奏兼指揮。隔年一檔作曲家貝爾格的歌劇《伍采克》重製演出,原先安排的客席指揮因故取消,劇院「破例」讓我這個新人試試。就在首演過後,劇院總監立刻改聘我為專任指揮,後來我也成為德國劇院史上第一位獲得終身聘任的亞洲指揮。
21年前的那個晚上,我得到一個站上歐洲樂壇的機會。那時候沒有包袱,才能自在地演繹自己的風格。那時候也不怕失敗,覺得可以把世界打造成我們希望的樣子。今天的衛武營也有一個在世界劇院史留下名字的機會。但這次不只我一個人站上舞台,而是整個衛武營團隊、整個高雄、整個台灣的表演藝術原力將一起粉墨登場。讓自己像菜鳥一樣勇敢吧,我相信嶄新的衛武營一定能走出獨樹一幟的文化風格。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歌仔戲本是場大冒險,這回跳進迷宮裡闖: 專訪一心戲劇團執行長 孫富叡
那一年,就讀國小的同伴們,週末多是在外頭跑跳,獨有一個男孩被父親領著到新公園安靜看戲,看的還是劇團的年度公演大作《虞美人》。在那野台戲現場,明明可以自由來去,但無論大人小孩卻都被釘在位置上,專注看著舞台的表演。
在每個分岔路上,都重新一次的「我願意」:專訪《文雄與秀英》演員 巴鈺
近年來以主持闖出為自己立下名號的巴鈺,其心從未離開過戲劇。事實上,除了電視圈的經歷之外,巴鈺在出道初期,便曾與臺灣最早嘗試音樂劇製作「嵐創作體」合作。體驗過劇場的人,心中將會永恆的被打上一道聚光,心心念念著場上的光與熱。以至於,數年之後,即便巴鈺演過電視、拍過MV,主持過無數行腳、綜藝節目,且數次入圍金鐘獎。她仍然一有機會就向舊識詢問,何時還有機會再一次走進排練場?